□劉 凱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鼻О倌陙恚淮嘀T葛亮一直以能臣、賢相的形象而倍受后人景仰,神州大地上留下了多處光耀千古的“武侯祠”,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城西臥龍崗上的武侯祠便是其中之一。
沐浴著駘蕩的春風,我和家人離開南陽城,驅(qū)車向城西的臥龍崗駛?cè)ァ?/p>
車子駛過一脈橫亙的臥龍崗,遠遠望見一座高大威武的門樓。穿過門樓,便是武侯祠。武侯祠又名“諸葛廬”“諸葛庵”,位于南陽市西郊臥龍崗上,東漢時,一代名相諸葛亮曾隱居于此,結廬躬耕,過著“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的布衣生活。后來受劉備“三顧茅廬”之邀,隨軍征伐,曾任蜀漢丞相,爵封“武鄉(xiāng)侯”。諸葛亮為“興復漢室”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被后世尊稱為“智圣”“武侯”。
據(jù)史書記載,武侯祠始建于魏晉,后世多有修葺。從歷史的風煙中一路走來的武侯祠依崗而建,南濱白河,北障紫山,地勢開闊,勢如臥龍。祠園占地200余畝,現(xiàn)有明清建筑155間,對聯(lián)70多副,碑刻300余石,是我國紀念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整個祠園以中軸為線分列景觀,較好地體現(xiàn)了中國建筑學的“對稱美”。祠園保持了元明兩代的布局風格,建筑景觀布局嚴謹,疏密相宜,殿堂宏偉,亭臺壯觀。
穿過“千古人龍”的石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漢昭烈皇帝三顧處”古牌坊。穿過三顧坊和仙人橋,是郭沫若先生手書“武侯祠”的正門。進了正門便是大拜殿,殿內(nèi)是諸葛亮、諸葛瞻、諸葛尚“一門三英”祖孫三代的塑像。諸葛亮居中端坐,面目凝重,不減當年羽扇綸巾的倜儻英姿。殿前有明代碑廊,上刻岳飛書寫的《出師表》。導游謂之:蜀相撰詞,宋將手書,既見“人龍”之胸懷志略,又可賞“帥雄”之翰墨神工!
殿后主要建筑有諸葛茅廬、野云庵、古柏亭、伴月臺、寧遠樓等。諸葛茅廬亦非當年的“草廬”了,而是磚木結構的八角樓,覆以茅草。古色古香中,映襯著郭沫若先生題寫的“諸葛茅廬”匾額。
一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的對聯(lián),把我們引入了“三顧堂”。這里翠柏蓊郁,曲徑通幽,別有一番天地。祠內(nèi)塑有諸葛亮和劉、關、張兄弟三人,再現(xiàn)了當年“三顧茅廬”的典故。人物塑像栩栩如生,性格鮮明,尤其是諸葛亮縱論天下、指點江山的神態(tài)舉止,傳神地塑造出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智大勇和卓越膽識。
異代相知習鑿齒,千秋同祀武鄉(xiāng)侯。諸葛亮被史學家稱為政治、軍事、經(jīng)濟“三絕”,譽為“千古第一完人”,在國人心中,他是智慧、忠誠、仁勇的化身。千百年來,人們來這里瞻仰他,不獨是對一代名相風范的景仰,更是對中華五千年文明與智慧的頂禮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