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晗
學徒期
十三層,氣壓再歸納不出任何經(jīng)驗。
菠蘿躺在地板上,輕微的重力
暴露生活并非平整,而是有待論證的凹面。
像鳥類,以餅干碎屑為生,
卻練習著拼圖的技術(shù),練習自我克服
直到局限成就出遠景。
穿過叢林時我疑惑,這是內(nèi)心的霧
還是尚不可見的進步史?
暗柳拂煙的時刻,也恍惚
學區(qū)是永恒的異地,一口密匝的巢,
玄黃時伸出主義的觸角采露。
從園內(nèi)到園外,要幾次斑斕的蛻變?
一次從故里到北平,
一次從林語堂到魯迅,
再攀緊西園的密竹,有勇氣
對著河山陳情。
談完這些,我們便走去湖邊,
一塔也看得糊涂
是偶然拼出的兩顆字母,
等待詞句的判決。結(jié)論呢——
被煙霾包裹的音的刺戟,
無法說出的,只能由丟失的群眾證明。
那缺口拒絕了有形之物,
無力占有更無力放棄。
金絲的暗影中,石榴仍急著結(jié)籽,
輪廓因清晰而扮演中立。
我停下拍照,假意到來或即將離開。
就在這微汗的一瞬,
長風萬里吹開發(fā)炎的深心。
食客
鐵路附近的小面館
臨近正午,日光是冰涼的
桌前泡著酸蘿卜,幾粒大蒜
也早已成熟,安靜地
懸在北中國的邊緣
這村莊是一面閃光的白瓷盤
坐著工人和列車員
三個閑游的人,像他們脫下的影子
偶爾興奮地叫喊
你相信嗎?我的視線可以輕易地
穿透那些拱形的背
穿透飄在空氣中的麥麩
當他們在碗里堆起鹵好的豆皮
一枚雞蛋,幾顆干的紅辣椒
不關(guān)心任何,除了倒映在
熱湯里融化的臉
猜猜吧,或許是餓了,或許
只為了背對我們,藏起富足的法則?
人們從灰土地中探出頭
帶著紅紅的線帽
三五成群,打量這三個跛足的人
——還會吹起口哨嗎?
會邀請巡游者坐到曬場中央
打開空空的胃
使彼此的羞愧更易于理解嗎?
哦,故事演過一次
便不會再演
這是失去了方言的北中國
不再憤怒,倦于交談
只有動物感到饑餓,撿麥子
眼睛閉上又睜開
兩個放學的男孩逐鬧
更多鮮艷的男孩插滿了窗臺
細小的風車載著他們
這平原滾滾向前
我們?nèi)焕頃?/p>
我們像走失的小牛一樣埋頭大嚼
吞著濃褐色的醬汁
牙齒粗大
發(fā)出短促而幸福的呼嚕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