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韻儀
摘 要:吳健雄出生于太倉縣瀏河鎮(zhèn)的書香門第,在數(shù)理方面展現(xiàn)出很高的天賦,成為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實驗物理學家。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生在中國,常年身處國外,仍牽掛著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屢屢出資出力。
關(guān)鍵詞:吳健雄;核物理;太倉;瀏河;太倉明德學校
江南小城太倉,瀏河穿城流淌,女科學家吳健雄安息在瀏河畔,這里是她的家鄉(xiāng)。她從這里出發(fā),走向世界,成就卓著,被譽為“東方居里夫人”“世界核物理女王”“原子彈之母”。26年前她最后一次回到了家鄉(xiāng)瀏河鎮(zhèn),魂歸故里,長眠于她父親栽植的紫薇樹下。
1912年5月31日,吳健雄出生于太倉縣瀏河鎮(zhèn)的書香門第。父親吳仲裔在院里栽下一棵紫薇樹,并為心愛的女兒取了一個好聽的乳名“薇薇”,希望女兒長大后像紫薇花一樣清麗、淡雅、甜美,健康幸福。吳氏族人按照家譜,依次以英、雄、豪、杰為孩子取名,薇薇屬于健字輩,作為家中的第二個孩子,“健雄”這個氣宇軒昂的名字便成了她的大名,也許冥冥之中就注定這位女孩將來會成就一番不輸于男子的大事業(yè)。
父親的啟蒙,為她打開求知的大門
幼時的吳健雄長得眉清目秀,乖巧玲瓏,沉靜聰慧,討人喜歡。她跟著族里的男孩讀書、寫字、學算術(shù),總比其他孩子學得快,又善于思考,且過目不忘,記憶力驚人,顯示出高智商。其父親崇尚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在太倉瀏河鎮(zhèn)創(chuàng)辦了明德女子職業(yè)學校,鼓勵女孩子也要上學讀書。吳健雄7歲時,進入父親創(chuàng)辦的學校,接受小學階段教育。為了幫助女兒增長見識,父親給她組裝了一臺收音機。這個小小的方盒子,在當時的小健雄眼里充滿了神奇,因為它里面不僅有人唱歌,每天講不同內(nèi)容的故事,還讓她知道了許多連父親都沒有告訴過她的有趣的事情,小健雄對這個小盒子愛不釋手。她不明白,為什么這個小盒子樣樣都知道呢?看著小健雄深思的模樣,父親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因為女兒超出同齡人的聰慧他都看在了眼里。父親會給她講一點簡單的無線電知識,經(jīng)常搜集一些科學趣聞、科普小故事,講給她聽。父親潤物細無聲的啟發(fā),慢慢為她打開了一扇求知的大門。
1923年,吳健雄小學畢業(yè),11歲的她以萬名考生中排名第9的成績進入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1927年改名為蘇州女子師范學校)。從此,她離開家鄉(xiāng)和親人,踏上了一條漫長而又艱辛的求學之路。
巾幗不讓須眉,勇攀科學高峰
在蘇州女子師范學校求學期間,吳健雄在數(shù)理方面展現(xiàn)出很高的天賦,6年的求學生涯為她插上了追逐夢想的翅膀。1929年,她被蘇州女師保送進入中央大學。1930年,吳健雄進入中央大學數(shù)學系學習。讀書對她來說是輕松又愉快的事情,她經(jīng)常利用課余時間,去學校圖書館翻閱自己喜歡的有關(guān)科學領(lǐng)域方面的書籍。因被相對論、電子、放射性等物理學科知識所吸引,第二學期她向?qū)W校提出申請,要求轉(zhuǎn)入物理學系。1934年,吳健雄從中央大學畢業(yè)后,先去浙江大學當助教,一年后又被推薦到上海的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從此,她踏進了物理學研究領(lǐng)域,加入到追尋科學奧秘的隊伍之中,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
1936年,吳健雄在父親吳仲裔和叔父吳琢之的支持和資助下,離開家鄉(xiāng)遠赴美國留學。她進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跟隨當時的物理學巨頭勞倫斯、賽格瑞等人學習,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她積累了扎實的物理學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驗經(jīng)驗。1944年,她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在美國參加了世界著名的“曼哈頓計劃”,為原子彈試爆成功提供了精準的實驗依據(jù)。原子彈的研究成功,促使日本及早投降,也使中國民眾減少了戰(zhàn)爭痛苦。
1956年,吳健雄迎來了自己物理學研究的高峰。她在華盛頓國家標準局低溫實驗室里,經(jīng)過艱辛而又精確的鈷60的β衰變實驗證明: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稱并不守恒。她用實驗回答了李政道和楊振寧提出的宇稱是否守恒的問題,推翻了長期以來被視為基本守則的宇稱守恒。她的這一發(fā)現(xiàn),在世界物理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對“宇稱不守恒”這一原理的證實進行授獎時,授獎名單上只有楊振寧、李政道兩人,而證實該原理的吳健雄卻無緣該獎。但是她毫不介意,繼續(xù)鍥而不舍地探索科學的真理,并繼續(xù)獲得累累碩果。后來,吳健雄在實驗物理方面的杰出貢獻被國際物理學界所認可,成為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實驗物理學家。
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
吳健雄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生在中國。她家中客廳里掛著中國畫,書架上陳列有中國古籍,茶幾瓷盤里養(yǎng)著南京的雨花石。平時,她穿著旗袍進實驗室,只要有時間就給家人做紅燒獅子頭和餃子等傳統(tǒng)中餐。而且她的鄉(xiāng)音一輩子不曾改過,平時除了說英文,就是一口太倉家鄉(xiāng)話。她對祖國滿懷深情,她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1973年,已過花甲之年的吳健雄夫婦回到了闊別37年之久的祖國大陸。疼愛她的雙親早已去世,沒能給父母盡孝,始終是吳健雄心中的遺憾。她來到家鄉(xiāng)瀏河鎮(zhèn),站在她出生時父親為她栽種的紫薇樹下,感慨萬千。她來到父親當年一手創(chuàng)辦的明德學校,看望學校師生,關(guān)心母校的建設(shè)情況。為鼓勵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勤奮學習,激勵他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同時也為表彰老師們的辛勤教育和付出,平時以儉樸著稱的她在紐約以父親的名義設(shè)立了“紐約吳仲裔獎學金基金會”?;饡闪⒅两?,每年對太倉明德學校進行4萬美元的資助。
此后,吳健雄夫婦先后9次回國,并受到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的接見。周恩來在接見吳健雄夫婦時說:“你們是華人的杰出代表,為世界科學作出了巨大貢獻,你們是華人的驕傲,更是世界的驕傲?!?/p>
晚年的吳健雄更加深情地留戀著故鄉(xiāng)瀏河鎮(zhèn)。1982年回國時,她將祖產(chǎn)全部捐給家鄉(xiāng),用于明德學校的建設(shè)。1988年,她回故里出席父親百歲誕辰紀念大會,并向母校捐贈了一些當年父親與她的互通信件及個人照片,作永久紀念。她對家鄉(xiāng)、對母校一往情深。
雖然常年身處國外,但吳健雄心中始終牽掛著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通過她的介紹,國內(nèi)一些知名教授、學者前往明德學校講學、授課。為照顧奔波的教授和學者們,1992年,80多歲高齡的她回國捐資,在校園內(nèi)建造了用于接待、休息用的紫薇閣。同時,為了讓學生們在雨天也能有一個活動的場所,她又捐資建設(shè)了風雨操場。兩年后又捐資為明德學校建造教工宿舍大樓,用于改善老師們的居住條件。隨后出資購置30臺計算機,使學校有條件為學生開設(shè)微機課程。
1995年,吳健雄因突發(fā)腦血栓引起小中風而住院,不能回家鄉(xiāng)瀏河鎮(zhèn)出席計算機捐贈儀式和明德學校計算機中心揭牌儀式,只能由丈夫袁家騮獨自前往。袁博士在捐贈儀式上說:“健雄原本是準備一起回來的,飛機票都訂好了,可是幾天前她突患小中風住進了醫(yī)院。她在醒來后仍然在考慮怎樣改善學校師生簡陋的實驗條件。”現(xiàn)場所有人無不為吳健雄的桑梓情懷而感動。
就在吳健雄病逝前兩天,即1997年2月14日,她依舊牽掛著家鄉(xiāng)的教育,撥通越洋電話,囑托國內(nèi)的侄子一定要親自去家鄉(xiāng)瀏河鎮(zhèn)與相關(guān)部門聯(lián)系,表示愿意再出資200萬元為學校建造一幢現(xiàn)代化實驗大樓。至此,吳健雄夫婦已經(jīng)為家鄉(xiāng)教育事業(yè)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捐款達600多萬元。不幸的是,2月16日吳健雄突發(fā)心臟病,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85歲。
葉落歸根,這是吳健雄生前的愿望。她要回到生她養(yǎng)她的故鄉(xiāng)。如今,這位太倉的女兒、世界杰出的物理學家,就安葬在明德學校的紫薇閣旁,長眠在母校的懷抱,與明德師生朝夕相伴。
吳健雄的家鄉(xiāng)太倉,已建有一所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蘇州健雄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校園內(nèi)建有冠以她名字的廣場、紀念館,作為永久的紀念。紀念館展示著她當年工作時穿過的旗袍、用過的打字機等珍貴物件,一幀幀黑白且略微泛黃的照片正默默地回顧著她的成長歷程。
這位集美貌、智慧、堅強于一身的東方女性,正時刻勉勵著莘莘學子在求知的道路上心懷祖國,勵志圖強。她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堅毅的治學精神、滿腔的愛國情懷,將被世人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