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每一代人都有關于自己童年的獨家記憶。我小時候最愛的是玩泥巴。
玩泥巴是沒有成本的,不用費心思攢零花錢就可獲得樂趣。泥巴在鄉(xiāng)野隨處可見,也不用費力去尋找,在田坎邊隨處一摳,就可抓到一坨。但并不是什么泥巴都好玩,一定要在田埂處接近水源的地方,挑選一塊軟軟的、有濕度又不黏的,這樣的泥巴既不沾手,又便于塑形。
捏泥巴是沒有什么章法的,全憑揉捏時天馬行空的想象,仰仗著不同心情的不同力度,創(chuàng)作出“任意流”的作品。揉捏的時候最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玩鬧,或把泥巴甩在別人身上,或從別人做好的形狀里故意拿走一塊,在追逐打鬧中放肆地歡笑。我們是不生氣的,只覺得這樣的玩樂充滿驚喜,不拘一格,很是快活。有時也會舉辦一個“拍泥大賽”,把泥巴捏成一個碗狀,站起身來,抬起手臂,倒扣著往下扔。誰的泥巴拍得最響,炸出的洞最大,誰就最厲害。勝出者會被所有人齊呼“哇——”,這一天便不會有人去搶他的泥巴。
在泥土中玩過后,一定是洗干凈了臉和手再回去。盡管掩蓋了大部分“作案”痕跡,但衣服上的泥點子常常“暴露行蹤”?;氐郊依?,不免又被家長一頓數(shù)落。好在被泥土撫摸過的臉皮夠厚,罵完之后該玩還玩,一次都沒有落下。
什么時候不再玩泥巴了?回想一下,也許是作業(yè)越來越多,手在紙筆間飛快游走的時候;也許是檢查儀容儀表,指甲蓋里不許藏灰塵的時候;也許是學了微生物知識,害怕細菌侵襲身體的時候……總之,在年歲漸長后,泥土之氣漸漸離我而去。甚至在下雨天,我還會擔心褲腿被甩上泥點子,洗衣時特地用去污劑在污垢處反復揉搓。
近來因為研學的原因,我?guī)е鴮W生前往農莊體驗生活,其中有一項活動就是下田插秧。我本以為孩子們一定會扭扭捏捏不愿走到泥地中,沒想到一來到田坎邊,他們便齊刷刷脫下鞋襪,挽起褲腿,在泥地里奔跑。秧苗在哪里?不管了,先在泥土里盡情追逐一番再說。我在田埂上看著他們的身影,恍若隔世——用泥巴在臉上作畫,摳一塊泥土倒扣在地上“放炮”,捏出一個奇怪形狀……
原來,無論時代如何,年歲幾何,我們對快樂的追尋殊途同歸。不必小心翼翼,不必猶猶豫豫,自由自在便是最大的快樂。
此時,我也脫下鞋襪,加入他們的泥巴大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