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
作為全國首個音樂學科教學聲樂專業(yè)的視障碩士生,2022年畢業(yè)后,張晨重返母校任教?!皬男W到中學,我負責全校10個年級的音樂課,我能感受到孩子們對音樂的喜愛。”張晨說。做教案、報課題、辦社團,雖然有些忙碌,但她樂在其中。
13歲那年,張晨突然視網膜脫落,從此與黑暗相伴了20多年。失明讓走路、夾菜這樣的小事變得困難,也讓她深感自卑、無助。“看不見的時候很煩躁,直到與音樂結緣,我才找到一些光明的感覺?!睂埑縼碚f,通過音樂,她能“看到”外邊的世界。瞧不見琴譜,她就用手摸索盲文,背下音符,一節(jié)一節(jié)地學;分不清琴鍵,她就先試左手再換右手,夜以繼日,一遍一遍地練。音樂像一道光,照亮了她的心房。
如今,張晨牽頭組建了音樂社團,每周按時排練。一群小朋友學唱黃梅戲有模有樣,30名學生合唱真摯動聽,音樂教室不時還會傳出葫蘆絲和豎笛的聲音……在張晨看來,音樂給自己帶來了“光明”,她也盼著孩子們能在音符中感受生命的色彩。
觀點一覽
十指翩躚,在黑白琴鍵上跳躍;琴聲悠揚,在孩子們心間流淌。張晨與黑暗相伴20多年,卻用音樂給孩子們的生活帶來了光亮,用自己的微光照亮孩子們前進的方向。
生活給張晨關上了一扇門,音樂卻為她打開了一扇窗。面對挫折,她迎難而上,瞧不見琴譜,就用手摸索盲文,背下音符;分不清琴鍵,就夜以繼日,不停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她用音樂走出一條路,通過音樂“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張晨用驚人的毅力,讓美妙的音符滋潤心靈。
【楊海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