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金雯 任汝靜 王剛(上海瑞金醫(yī)院)編輯/一帆
剛過不惑之年的李女士,去年年底感染了新冠病毒,轉陰后竟然開始出現頻繁失眠,好不容易入睡,又很快會醒過來;白天工作時,時常感覺像在云霧中一樣,自感記憶力明顯下降,丟三落四。對于這位此前一直在同齡人中自詡睡眠好、記性好的女強人來說,實在是不小的困擾和打擊。
李女士帶著困惑走進了瑞金醫(yī)院,在主診醫(yī)生的查體及相關檢查和精心診治后,李女士的睡眠很快得到了改善,記憶力也逐漸恢復正常,最終又滿血復活了。事實上,像李女士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臨床上稱之為“長新冠綜合征(Long COVID syndrome)”,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新型疾病是新冠病毒流行后帶來的“副產品”,由于潛在患病人群巨大,表現各異,總體可逆,正越來越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
越來越多的現象和證據表明,當核酸檢測轉陰后,人體多器官和系統(tǒng)仍然可能持續(xù)受到影響,這種情況通常導致了長新冠綜合征的出現。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將長新冠綜合征定義為新冠病毒感染后3個月仍存在癥狀,至少持續(xù)2個月,且無法用其他診斷來解釋。而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對其的定義是:新冠病毒感染4周后檢測不到有復制能力的病毒,但仍然有癥狀或健康問題。
長新冠綜合征多表現為神經系統(tǒng)癥狀,2022年由瑞金醫(yī)院王剛教授參與的國際功能性神經疾病協會(FNDS)將長新冠綜合征正式列入功能性神經疾?。‵ND),其中最常出現的臨床表現是慢性疲勞綜合征、睡眠障礙、認知受損如(記憶力下降)等。
如今常提及的“腦霧”(brain fog)一詞其實是泛指思維遲鈍、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感覺,是認知功能受影響的表現。功能性神經疾病是一個臨床綜合征,包含運動、感覺或認知功能中異常的癥狀和體征,在疾病發(fā)展過程中表現為內部的不一致性,無法用其他疾病進行解釋,且與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特征不符。心理因素是常見的影響因素,但不再是診斷的必要前提。長新冠綜合征通常不存在明顯的器質性損傷,但因其癥狀變化多樣,又無特異性治療方法,常常對人們造成持續(xù)的痛苦或損傷。
長新冠綜合征發(fā)生的原因可能與中樞、外周、心理等因素相關。
新冠病毒可通過血行及神經元逆行神經途徑感染中樞神經系統(tǒng),引起中樞神經炎癥反應;病毒還可影響血腦屏障的通透性,使外周細胞因子和血源性物質進入中樞,進一步加劇炎癥。
病毒引起的長期免疫反應可激活神經膠質細胞,損傷神經元;持續(xù)的炎癥反應和高凝狀態(tài)可導致血栓風險增加。
而病毒感染和慢性神經炎癥可進一步導致認知障礙。腦內平衡紊亂是導致神經系統(tǒng)癥狀的重要可能因素。
此外,骨骼肌中病毒的直接侵襲導致肌纖維破環(huán)及神經-肌肉接頭處損傷等病變則可能導致持續(xù)疲勞、肌肉無力。
還需注意的是,社會心理因素也是人們感到長期不適的可能原因,例如感染患者在恢復期間以及康復后重返社會崗位時可能面對的心理及社會壓力。
神經系統(tǒng)的癥狀與主觀感受有明顯聯系,因此差異性很大,個體化治療也是目前倡導的治療方式。英國NICE協會提出自我管理和支持對于恢復慢性疲勞很重要。
科學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在最清醒、最集中的時候完成困難工作,并給予大腦充分時間恢復,恢復初期減少多任務并行處理。
對于睡眠障礙的人群,應盡量保證充足睡眠。若短期內有入睡困難、早醒等癥狀,更應放平心態(tài),減少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的產生,必要時可到??崎T診進行就診。如何恢復認知功能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治療意見。
Mayo醫(yī)學中心提出管理“腦霧”的策略如下:進行重復鍛煉;尋找可能的影響因素并給予相應改善;積極采取緩解和應對壓力的策略;藥物治療同樣在考慮范圍內。認知行為療法也在開展試驗研究其療效。
此外,保持良好生活作息和習慣、健康飲食、避免抽煙喝酒,在心肺承受范圍內的適當運動也能有效提升大腦的清醒度。
瑞金醫(yī)院功能性神經疾病多學科MDT門診也制定和提出了以慢病模式管理,從身體和心理層面盡早干預,引入藥物非藥物聯合治療的策略。
長新冠綜合征的癥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輕,總體來說,預后都是良好的,且癥狀是可逆的。但仍需要注意的是,在嚴重情況下也可能出現心臟、肺或肝等器官的損傷,具有相關危險因素如高齡、高血壓、肥胖、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預后可能不良。
目前,長新冠綜合征正式列入功能性神經疾病,癥狀表現和程度雖具有個體化差異,但整體上預后大多良好。無需過于杞人憂天,也不應置若罔聞,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從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