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馨
輕輕剝開璀璨的七彩糖紙,將顆顆晶瑩的糖放入口中,一顆是酸酸的,一顆是甜甜的……酸甜交替之間,記憶倏然蘇醒。
兒時的我雖然年幼懵懂,卻總能清楚地記住去往外婆家的路——一條窄街,幾道曲巷,接著迎面便是外婆家的青色鐵門。只需踮起腳尖輕輕叩門,片刻之后就能看到外婆慈祥的笑臉。
外婆是中藥養(yǎng)生的虔誠信徒。每次拜訪,撲面而來的苦澀藥味總比外婆的身影更先觸動我的神經(jīng)。外婆家的空氣里充斥著艾葉味,家具散發(fā)著松脂味,甚至水也是被決明子浸泡過的。外婆常勸我喝點(diǎn)中藥茶,而我忍受不了這氣味,總是任性地喊:“苦!苦!”每當(dāng)這時,她都會笑嘻嘻地掏出一個小彩罐兒,變魔術(shù)一樣變出一罐七彩糖,樂呵呵地說:“不喊不喊,來吃糖!”我便會安靜下來,輕輕剝開糖紙,把晶瑩的糖粒塞入口中,感覺酸酸的、甜甜的。待在外婆家的時間是夾雜著苦澀的甜。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那酸酸甜甜的七彩糖滋味,卻時不時又會在我口腔中閃現(xiàn)。不經(jīng)意間,鼻間仿佛又聞到了淡淡的煎藥味。驀然意識到,我去看望外婆的頻率越來越低了。
再見外婆時,她已白發(fā)蒼蒼,蜷坐在病榻上。奇形怪狀的膠囊代替了外婆杯中的決明子,刺鼻的消毒水味代替了外婆身上的中藥苦味。外婆面對著大粒小粒陌生的西藥,額頭上不由得皺起道道溝壑,眼神中流露出無奈的迷茫:“我怕吃藥片……”外婆望著我,萬般不情愿地咕噥著,像極了曾經(jīng)拒絕中藥茶的我。
這可怎么辦呢?我無奈地雙手插兜,忽地摸到幾顆圓圓的東西——是幾顆水果糖,頓時心生一計。我像安慰小孩一樣勸著外婆:“外婆,別怕吃藥了,來吃點(diǎn)糖塊吧!吃完糖再吃藥?!蓖馄蓬澪∥〉貏冮_糖紙,輕輕嘬著,緩緩露出笑臉,小聲說著:“甜!甜!和你小時候吃的糖一樣!”
淚水倏地朦朧了我的雙眼,心緒再次飄飛回兒時那段亦苦亦甜的時光。想著,我也剝開一顆糖,塞入口中,先是酸酸的,又是甜甜的,原來,那段時光從未遠(yuǎn)離,酸甜交替之間,有著我與外婆共同的溫暖記憶。
‖江蘇省徐州市三十四中學(xué)‖指導(dǎo)教師:李春梅
[JIJIGONGZUOSHI][吉吉工作室]
本文就像一部微電影,畫面感極強(qiáng),而前后兩個故事,則如兩個長鏡頭,人物角色的反轉(zhuǎn),亦在歲月的流轉(zhuǎn)下,在“糖”這一物品的串聯(lián)下,顯得尤為動人。第一個鏡頭,是彼時身體尚且康健的外婆,為了讓作者喝點(diǎn)中藥茶,總是拿出糖果來當(dāng)“誘餌”,那七彩的糖果酸酸甜甜的,不僅抹去了中藥的苦澀,也為作者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第二個鏡頭則指向當(dāng)下。年邁的外婆纏綿病榻,面對各式各樣的西藥,一生信賴中藥養(yǎng)生的她,哪里情愿吃下?情急之下,作者忽然想到了糖果,于是她也像外婆當(dāng)年那樣,變戲法似的把糖果遞給外婆,有了糖果的甜和孫女的貼心陪伴,外婆終于不再拒絕吃藥。
兒時你是我的依賴,往后我是你的依靠。這種人物角色的反差帶給讀者極大的情感沖擊,祖孫之間的親情也因此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一塊糖果,一段記憶,就這樣溫暖著彼此,陪伴著彼此,直到永遠(yuǎn)。
【適用文題】______的滋味;溫暖的記憶;苦與甜……(高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