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屆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都離不開志愿者服務(wù)。從禮賓接待到觀眾指引,再到溝通聯(lián)絡(luò),志愿者活躍在奧運賽場的每個角落,用語言和行動提供細致入微的服務(wù),見證榮耀綻放,詮釋志愿精神。回望2008年北京奧運會,賽會志愿者報名人數(shù)曾創(chuàng)歷屆之最,志愿者的微笑成為“北京歡迎您”的最好名片。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順利舉辦,同樣離不開廣大志愿者的熱情參與和傾力奉獻,真摯的微笑和細致的關(guān)懷將成為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開幕式上,因為大學生志愿者孫澤宇的一句“歡迎來到中國”,美國單板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熱淚盈眶。從閉環(huán)駐地、賽事場館到城市的許多角落,都有志愿者活躍在這場冰雪盛會的不同領(lǐng)域,給參賽選手、海外來賓帶來溫暖和感動。熱情而周到的志愿服務(wù),不僅烘襯了冬奧會的歡樂氣氛,也架起了各國年輕人“雙向奔赴”的友誼橋梁。
適用主題:志愿精神;中國名片;青年姿態(tài)……
運用示例:從“鳥巢一代”到“平視世界的一代”,青年人通過志愿服務(wù)活動走向成熟,展示自我。在開幕式上大喊“歡迎來到中國”暖哭外國運動員的大學生志愿者孫澤宇,向世界傳遞出00后中國青年的模樣是蓬勃向上的,是開放包容的。這是中國青年的自信,也是實現(xiàn)中國民族偉大復(fù)興的希望。一屆奧運會值得被世人記住的不只是運動員的成績、賽場上的精彩瞬間,志愿者的青春姿態(tài)和奉獻精神,同樣是不容遺忘的“奧運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