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收藏家馬躍的遞進人生

2023-07-19 01:29:46講述馬躍采寫于鳴非北京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23年6期

◆講述:馬躍 采寫:于鳴非(北京)

吾舍西南廳 攝影 劉佳悅

前些日子,我們來到京郊面積約一千平米的“吾舍”,專程拜訪著名收藏家馬躍先生。何謂“吾舍”?有三重意思:其一,首先是馬先生自己的家,這是通常的理解;其二,“吾舍”隱喻主人樂善好施、不吝割舍,任何時候都能夠保持善念;其三,若將“吾舍”反過來看——“舍吾”,其誰?就頗有一些超拔于俗世、“四海無人對夕陽”的意味了??v覽馬先生這幾十年的變幻生涯,二十多歲時他就已是獲得多項國家級科研成果、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的科技精英,再轉場到企業(yè)家、實業(yè)家、行業(yè)領袖,再到經(jīng)濟學教授、“石造像收藏第一人”的大收藏家,自然當?shù)闷疬@份寥廓的鷹睨。

“吾舍”的案桌上有好茶好煙好酒。我們在近千件橫跨七千年文物藝術藏品的環(huán)視中靜聽馬躍的故事。馬先生見聞廣博,幽默風趣,端的是錦心繡口,出語成章。這一聊,就是四個多小時。下面的文字,基本上是訪談實錄的截取,小標題為采寫者所加。

大學開始招生,這是我過往生命里邊第一個最好的機會

你問我這幾十年多次轉身的起因是什么?,F(xiàn)在想起來,其實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都跟時代大格局的變化密切相關。也就是我們沒有辦法孤立地脫離時代的背景,來孤立地說自己突然有個什么沖動,有個什么靈感,然后我們就開始有了新的想法,應該不是這樣。比方說從念書開始,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時代的變化,我根本讀不了大學。我曾寫過雜文歌頌鄧小平。為什么歌頌他?從我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來看,我算是趕上了“文革”的尾巴,那時候有兩個讓我們到現(xiàn)在還記憶猶新的特征:一個是基本吃不飽,另一個是全社會倡導不念書。這個吃不飽不是裝的,那時候社會整個的資源太匱乏,真的是吃不飽。我們家姊妹4個,當時正是在長身體的時候,三年自然災害,我還小沒怎么趕上。但是后來的1970年代一直是處于相對缺嘴,就是處在那種不溫不飽的狀態(tài)。我后來為這事問過我母親,其實我們這個家從來沒有感覺到缺錢,因為我父親是舊社會過來的知識分子,按照那個年代說工資算比較高的。那時的一個學徒工進單位十八塊錢,大部分人二三十塊錢的月工資。如果一個人能夠達到月收入一兩百塊,那就能養(yǎng)活幾家人,對付著活都不是問題。但那個年代即便是不缺錢,也買不著東西。很多東西都要憑票,什么雞蛋票、肉票、糧票、油票等等。當然,這種按人分配的好處就是,反正你想過富裕日子做不到,即便是窮,也都能活著。

我這個話題可能扯得有點遠,但是我剛才聽到你提的這個問題,記憶首先被召回的就是我們經(jīng)歷過的那個時代。時代突然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驚喜,鄧小平說大學要恢復招生,再不辦大學不行了。那個時候我們所得到的信息是,不要按部就班,馬上立刻。所以就有七七級和七八級兩屆學生同一年進校,相隔只半年。這是歷史上的特別之處。為什么相隔半年?照理說如果不是這么饑渴,拖半年不是事兒。當時胡耀邦是總書記,執(zhí)行力很強,先把學生招進來再說。我是恢復高考后全國統(tǒng)考的第一批考生。1978年進校,1982年畢業(yè)。在大學招生開禁之前,其實大家都是游移和迷茫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是主流,所以最好的出路就兩條,一條是去當兵,我哥哥就是當了兵,這是全社會都羨慕的事;另一條是留在城里找一份工作。這兩條我都沒輪上,恰逢其時就趕上了進大學這樣一個福利,我覺得這是我過往生命里邊第一個最好的機會。

國家級科研成果,二十幾歲的研究室領導

第二個機會是什么?我一畢業(yè)就進了國家機關。如果跟當下的畢業(yè)生來比,當時給我?guī)淼母@@然大于和優(yōu)于現(xiàn)在。為什么?因為那個時代太缺人才了,對人才的需求太饑渴了!我還記得我們研究院七七、七八兩屆29個畢業(yè)生一塊進院的情景。隔了十幾年沒有新學生進來了,這29個人一來,個個都看得像寶貝一樣。畢業(yè)以后第二年,我就已經(jīng)開始接國家級的研究項目了,這就是福利,是不是?如果按現(xiàn)在的競爭局面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時候。那個年代論資排輩,但對于專門的技術人才尤其學自動控制的,是另眼相看的。我們同研究室的老同志,說實話因為六幾年畢業(yè)的,他們大多連計算機是個什么模樣都沒見過,你突然要搞自動化,我們自然就被當成了那個掌中寶。你申請一個立項,政府給你一筆錢,說你可以進實驗室了。這事擱現(xiàn)在怎么能信得過你?不熬個10年8年怎么可能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接下來的福利是什么?很快出成果,且一出成果就是國家級的,因為當時什么都是空白。我20多歲就有幾項國家級成果了,這個擱現(xiàn)在太難了!那時候我的論文在全國得了獎,我是被請到中南海去領獎,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的,現(xiàn)在想想這個有多炫。其實當年你不過就是踏踏實實地在實驗室里做了很多很具體的事情。我為什么要說這段呢,因為人的命運其實跟時代變革關聯(lián)很大。它不是你的選擇,它是和那個時代捆綁在一起的。因為那個時代重科技,有了成果,也就有了各種榮譽和光環(huán),所以提拔也很快。我二十幾歲,就晉升到了副處。這又是個運氣。為什么是運氣呢?因為我們研究院的院長資格很老,特別看重人才。當年提拔我的時候,我們同研究室的老同志去院長辦公室靜坐,因為混了半輩子了,現(xiàn)在卻要被一個二十幾歲的小伙子管,這太不像話。院長會見靜坐的老同志說,你們別老跟我嘚啵資歷,你們誰列舉一下自己比小馬有本領,我馬上就提誰。這是靜坐的人里邊后來傳話出來的。你看這就是時代,再趕上這么一個院長,他果斷重用你提拔你,很快我做了研究室的副主任。

從科研切換到企業(yè),成為中國自動化控制領域里的領袖

后來因為一個特別的任務,我被派到香港工作,實際上這個時候我已經(jīng)做研究做了7年了。在香港我很快構建了自己的人際資源。當你在進入新的圈層或者再度進入新的工作領域時,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人脈資源有意無意地會給你提供很多的幫助。1992年,小平同志又一次去了南方,我就是那一批在鄧小平講話的感召下果斷下海的“92商人”,創(chuàng)辦了邦澤機電。生產(chǎn)過程自動化所面對的是所有的行業(yè)。那時候基本上是以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為重點攻克對象。行業(yè)龍頭上了自動控制的項目,其他企業(yè)也會效仿。很快我們就在這個圈子里邊,做成了全中國的老大,我又是老大里的老大,所以我就被捧成中國自動化控制領域里的領軍人物。

隨著名聲的擴大,又帶來了另外一個福利,就是我很快積累了財富,對吧?我1992年下海,你們今天來的這個家,是1995年買的,在波士頓的第一棟房子,也是95年買的,后來我就一度夸張到在北京、青島、上海、香港到處買房,因為錢沒有其他的出處。那時候生活經(jīng)歷閱歷都淺。我后來回憶這段覺得很荒唐,因為當時并不是基于投資考慮去買的房子,而是那種小布爾喬亞情調(diào)作祟,所以還不出租,老覺得我們到哪都有家這多浪漫啊。后來我慢慢發(fā)現(xiàn)一年就來上幾天,還不夠打掃衛(wèi)生的。這是幼稚!這是體驗之后才逐漸明白的。我們這代人和我們的父輩不一樣,除了如何做人與價值觀的構建,他們對于生活上的很多體驗其實是教不了我們的。因為這個時代變革梯度太大了。你適應也得適應,不適應也得適應。這種大梯度讓很多人滑向了坡底,掉了隊,而我們應運而生趕上了。從傳統(tǒng)的科研崗位切換到企業(yè),實現(xiàn)了身份的轉換,這個階段我已經(jīng)當之無愧地成了企業(yè)家。

葫蘆雙耳瓶,泥質(zhì)紅陶,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距今約6500年。攝影/馬躍

人頭鋬單耳杯,泥質(zhì)紅陶,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距今約4300年。攝影/馬躍

樸素地說,從窮到富,從富到貴,從貴到雅,也是一個遞進的過程

后來我投資做實業(yè),投資做實業(yè)的背景是因為正當我們在這個圈層里如日中天、越走越好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諸如西門子、ABB等國際知名企業(yè)開始成了我們強大的競爭對手,中國市場被逐漸瓜分,形勢就變了。不夸張地說,我們早期接一個項目利潤率在100%,因為我們的責任太大了,控制系統(tǒng)對于一個大的建設項目來說,是重中之重,但是它占整個投資的比例不大,卻非常重要。所以往往作為甲方只要你好好干,他并不在意錢的多少,只要早開工幾天,給你這點錢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使得我們有了很多機會,就是說你索要責任錢的時候刀子可以磨得很快。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我們營業(yè)額雖然越做越大,可是最后你一算總賬,集團匯總報表之后純利潤不過就百分之幾。想想看,從百分之百到百分之幾,落差很大的。

當然,后來我們有了所謂國際視野,再看大型企業(yè)的話,包括上市公司,規(guī)模大了以后差不多也就這樣,這是個常態(tài),但是那時候我們不懂。所以我一度有點焦慮,不知何去何從。你看現(xiàn)在我常常會提醒年輕人,要特別注重調(diào)動你善于觀察、獨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上帝給你關上那扇門的時候,他一定還給你留了一扇窗。如果忽略了那扇窗,就會錯失良機。有一次我去探訪朋友,朋友向我透露一個消息,說政府準備給國人把第一代身份證換成第二代身份證。獲得這個信息后,我快速做了市場調(diào)查,并且果斷決策了與山東魯能的合作。山東魯能那時候在國內(nèi)的企業(yè)里獨樹一幟,他們的賬面凈資產(chǎn)就已經(jīng)七八百億了。我們置換了魯能麾下出資1.1億資本的中卡集團的25%的股權,就這樣干起來了。你看這就是機緣。而且那個時代你要掏幾千萬出來,還要有決心和膽魄。

在拿項目的這個層面,說起這個故事來可能會說好久,具體過程我就略過。那時候參與競爭的國內(nèi)企業(yè)有上千家,因為這是一門大生意,可以帶動一個地區(qū)的新的產(chǎn)業(yè)。走運的是,最終我們還是贏得了這個項目。你看這個時期我又變成了實業(yè)家。

所以,我們來梳理一下,是什么原因讓你不斷轉身?其實跟我們個人關系不大。當然有個人審時度勢的敏感,有你捕捉機會的能力。但是如果大格局不產(chǎn)生這樣的變化,也許你挖空心思也未必如愿。我個人身份的切換跟時代變革關系很密切,很關聯(lián)。

至于收藏,表面看來只是個人行為,但仍與時代變革息息相關,這是不可或缺的客觀條件。換言之,若非時代變革創(chuàng)造了機遇,這幾乎是一項以一己之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誠然,就主觀和內(nèi)在層面來看,人們生存形態(tài)的軌跡大抵是,你充分體驗了物質(zhì)之后,你就開始嘗試尋找精神,你享受了形而下,某一天你開始琢磨形而上。樸素地說,從窮到富,從富到貴,從貴到雅,也是一個遞進的過程。我們都是這樣盤旋上升的。

收藏,其實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缽,泥質(zhì)紅陶,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距今約6500年。攝影/劉琦

雙耳罐,泥質(zhì)黃陶,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距今約4700年。攝影/劉琦

好,現(xiàn)在我們回歸到收藏。每每復盤收藏,我腦海里總是會泛起一些偉大人物的名字,這些前輩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梳理人類生存行為和形態(tài)的軌跡,提煉出人類生存需求的普遍規(guī)律,用以解釋人類本身以及每一個生命個體的行為表現(xiàn)。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行為心理學的創(chuàng)建堪稱開山鼻祖,之后行為主義的崛起,以及馬斯洛基于人本主義需求理論的誕生,終于成為行為心理學的主流。馬斯洛不否認弗洛伊德性本能、攻擊性本能以及行為主義動物本能的心理解讀,但特別強調(diào)前二者忽略了人性中的自由意志和自主控制能力。就是說,人們對于環(huán)境的刺激做出反應,或許受制于本能,但人的自由意志有能力決定自己的目標和行動方向。也就是說,人應該也能夠?qū)ψ约旱男袨樨撠煛?/p>

人們好奇我從一個科技工作者到企業(yè)家再到實業(yè)家,又是如何轉身成了收藏家的,其實我一直不敢妄稱“收藏家”。在我看來,最初的收藏不過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剛剛我們聊到馬斯洛,馬斯洛梳理的需求層次論,像一個金字塔,是因需求層次的攀升所形成的軌跡。這個軌跡告訴我們,當人們滿足了基本生理需求,才開始有安全需求。當滿足了這兩個需求之后,才開始有所謂歸屬需求、獲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由此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人就是從低級到高級,從物質(zhì)到精神,從形而下到形而上,逐漸攀爬,螺旋遞進的,就是這樣。

我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之前聊到我那時候買房子,買房子還不出租,那就得在房子里陳設東西,終于有一天你買房子買多了,買吐了,買無聊了怎么辦呢?就想到買點藝術品吧,所以這是個順理成章的事。當你把注意力聚焦于審美的層面,說明你已經(jīng)開始關注精神愉悅了,從物質(zhì)到精神是一個很自然的過渡過程。當然,這樣一個軌跡它還會發(fā)生進一步的變化,因為當你潛心并且深入體驗之后,發(fā)現(xiàn)給你帶來愉悅的不僅僅只是審美的時候,你的意識才真正地覺醒了。對我來說真正展開收藏應該是在這個階段,這是后話。當年政府再度提出了用“文物創(chuàng)匯”的口號,現(xiàn)在想想很荒唐,可是那個時候,因為國門打開了,你得有外國錢,對吧?“文物創(chuàng)匯”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才逐漸消失。我印象很深,那時候我們只有一些很初級的紡織工業(yè)品可以出口換點外匯。北京的文物商店、友誼商店,燕莎商城的五樓都設有文物柜臺,都是收取外匯券的,那里有清代民窯的古玩出售。我那時候干什么呢?湊窯口,買各種窯口的中國瓷器帶回美國擺放在家里,是為炫耀和顯擺一種東方異國的調(diào)調(diào)。最初的收藏不過如此。

從文物商店切換到潘家園,是我產(chǎn)生質(zhì)變的節(jié)點

對我來講,真正開始產(chǎn)生質(zhì)變的節(jié)點,是我從這些官方開的店突然切換到潘家園古玩城,雖然潘家園古玩城也是政府批準開設的,但售賣的東西卻有著很大的不同。我在回國創(chuàng)業(yè)之前,曾經(jīng)有過游歷世界的經(jīng)歷。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我三十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jīng)去過四十多個國家了,這在當時來說是很寶貴的經(jīng)歷。當然,放到當今來說都不叫事了,現(xiàn)在國人一沖動買張機票就可以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那個時候出個國都很難。我去過世界很多城市,也算是鬼使神差,但凡得空,我都會去當?shù)氐牟┪镳^、美術館轉轉,這幾乎是一件最無心插柳的事了??墒悄骋惶飚斈惆l(fā)現(xiàn)原來在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這些世界頂級博物館里陳設的那些東方文明、中國文明的物質(zhì)遺存,被全世界視為珍寶的器物,你居然可以在潘家園古玩城看得到,那種興奮,就像一下子被打了雞血,你知道那種感受吧?

你突然發(fā)現(xiàn),哇塞!原來我們在博物館只能隔著玻璃罩看看而已的那些寶貝,在這里不僅可以捧起來仔細打量,還可以率性地甩了錢抱回家。這太神奇、太幸運、太了不起了!那時候的潘家園古玩城贗品不多,尤其是古代文物藝術品,賣的和買的,真正行家的比例不高。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市場的屬性是需求決定供給,那個時代還沒形成這樣的需求,造假沒有市場,也就鮮有獲利的機會和空間。那會兒也會有打眼的事發(fā)生,但制作的人只是發(fā)揮了一門手藝,并無造假的主觀初衷,古玩商懵著唬著把新東西當老東西賣,買的人也基本是懵著買。說白了,就是見得少,懂的人不多。這和后來,也就是近十幾年來以刻意制假造假和行騙所形成的高仿產(chǎn)業(yè)鏈魚貫市場區(qū)別很大。這也是為什么當下大眾只要一沾古董,第一反應總是: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歷來感恩我踏入社會第一份研究工作所受到的職業(yè)訓練,從事研究出身的優(yōu)勢開始凸顯,興奮之余,我把中國通史、美術史、世界藝術史、人類發(fā)展史、文化人類學等進行快速和高效地惡補,一部宏大的歷史被壓縮成了一幅畫卷存進了大腦。

“掐尖兒的”馬先生

進入世紀之交接下來的那幾年,活躍于京城的古玩商們送了我一個外號,叫“掐尖兒的”。意思是:手頭沒有好物件,就別去叨擾專門收集尖兒貨的馬先生。這背后掩藏的邏輯可想而知,你之所以能夠掐尖兒,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尖兒,然后呢,你肯,你愿意,你還買得起尖兒。過往博覽國際頂尖博物館、美術館的經(jīng)歷,那些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浸染,成為我國際視野的基礎,它給了我很大的啟迪。當你以這樣的眼界去觀察,去思考,就會有特別不一樣的感覺??陀^地說,是國際視野指引我闖入了收藏的世界。我曾一度狂熱到把中國的國家級博物館、省一級博物館、知名的遺址博物館,近乎不落地挨著去看。與此同時,我還把大量閱讀相關書籍、文獻、圖錄、考古發(fā)掘報告等也變成了常態(tài)。這段腿眼并用的經(jīng)歷,其實就是搜集和比照歷史遺存,給自己快速構建一個數(shù)據(jù)庫的過程,以類型學和比較學快速構建了一個頭腦里的框架和脈絡。這個框架和脈絡的完善以及框架內(nèi)數(shù)據(jù)的充盈,使得你終于有一天被市場認知—原來他是真懂,原來他知道什么才是尖兒,原來他知道什么是可以花大錢來收的尖兒貨。趕潘家園的鬼市,我雷打不動地堅持了十年。那時候有多狂熱?只要我在國內(nèi),為了趕星期六早上的鬼市,哪怕有一萬條理由攔我,我也必須在周五晚上回到北京。久而久之,這個市場你就混熟了,大家都知道有這么個買主,好東西也就源源不斷地來了。其實,萬事萬物都一樣,都是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質(zhì)變就會發(fā)生。終于有一天我混成了“腕兒”,哈哈,開個玩笑,坦率說,就是我已經(jīng)被大多圍繞在這個圈層開展生意的人認知以后,這個時候市場會發(fā)生反轉。從過去的“我要,我要”,反轉到古玩商會圍著你問“你要,你要嗎?”這種轉換使得我在收藏的路上奏響了大步流星朝前邁進的樂章。甚而,夸張到京城每個禮拜進來了什么好東西,大概我會是最早知道的。因為古玩商也會把客戶分成三六九等,所以一定是要先問問掐尖兒的馬先生是否有興趣?對吧?

有時,我也會使用一些小伎倆,我們有很多人跟古玩商打交道缺乏經(jīng)驗,特別是商界的朋友,依照商業(yè)的原則,誠實守信,一板一眼。但不同的圈層可以有不同的打法。古玩商大多受教育不多,也不那么在意什么規(guī)矩,他只是固守那些行內(nèi)約定俗成的東西。比方說給錢的時候,有時我會稍顯大方一點,多給一點,多給,當然不是白給。比如我應該結賬18萬,我就從銀行取出20萬,不拆封,你拿去吧,2萬是你欠我的。古玩商的想法很直接,他多拿了這2萬去流轉,并不想還錢給你,否則直接收18萬豈不干凈利落。那該怎么辦呢?想辦法把賬平掉。所以他一有好東西,他就會首先想到你,對不對?先把那2萬的賬抵了。下回給錢的時候我還多給一點,總是掛著那個賬,是他欠我的。當你的手通過他的手向外延伸的時候,你能夠得著的資源范疇也就擴大了。這是小伎倆,但這都是基于你對古玩商圈層心態(tài)的了解,是吧?

彌勒像,石刻,砂巖,北魏。攝影/羅薇

菩薩殘像,石刻,砂巖,唐代。攝影/劉佳悅

古代文物藝術品有一個很大的特征,就是沒有可循的定價原則,不像一般商品,諸如設計成本、原料采購成本、加工成本、營銷成本,再加上你預期的利潤,就構成了它的定價。大家都賣20塊,說明市場大約接受20塊,你突然冒出個要賣80塊來,就會被市場淘汰。但古代藝術品和普通商品沒有可比性,它的定價,基本上取決于上一藏家的入手價格,一般來說,不會低于這個價格,拍賣也是這樣。我們90年代就有了拍賣,但拍賣一直受到相關法律和監(jiān)管的制約,這個市場始終沒被放大。早期能上拍的,只到清代,300年前?,F(xiàn)在可以上拍到600年前了,拓展到了明代。有些拍賣會上,一些遼金時期的典型器,也被斷成明代,就是為了能搭上拍賣的車。所以早于這個限定時期的文物藝術品交易一直是一個純民間的市場。民間市場會造成信息不對稱,也就是說古玩商拿到一個好東西,他也許不一定知道這東西到底有多好,他也許不一定知道這東西到底該值多少錢。

青銅斝,酒器,商代。攝影/羅薇

收藏家的“五有”

客觀來看,我熱衷收藏的種子應該是當年游歷世界的時候有意無意間埋下的。常識告訴我們,種子的發(fā)芽開花結果,需要很多條件,比如溫度、水分、空氣和光照等等。那么收藏呢?這顆種子的發(fā)芽開花結果又需要哪些條件呢?十幾年前我曾發(fā)表撰文“收藏家的素質(zhì)養(yǎng)成”,清晰描述了收藏家的生活狀態(tài),所謂“有膽、有識、有錢、有閑、有緣”的五有狀態(tài),缺一不可。這不難理解,膽、識、錢、閑、緣,體現(xiàn)于收藏實踐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如影隨形,相生相伴。有人問我,馬老師,為什么還必須有閑?我說如果你朝九晚五,你試試?連心態(tài)都是不一樣的。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依然保持這樣的習慣,即便是半夜里收到一張圖片,只要這東西我感興趣,我的反應和當年的反應一樣,沒有差別,我就會一個電話打過去:“東西在哪?一個鐘頭我到?!蔽視靡徽薜臅r間跟古玩商暢聊,把他聊暈了算。這既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也是一種相互溝通增進感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還可以了解許多額外可以參考的信息。另外呢,一宿的長聊,感情也加深了,少花點銀子唄。終于天亮了,他也熬不住了,交易也達成了,哈哈!這時候,你就可以一路開著車,唱著歌,滿心歡喜,打道回府了。試想,沒有閑是做不到這些的?!熬墶弊趾苄?,所謂得也是緣,不得也是緣,無論垂手可得、擦肩而過,亦或失之交臂,這種對藏品得與失的達觀態(tài)度,在進入收藏的高級階段之后,特別受用?!拔逵小睜顟B(tài)既有嚴肅凝重的內(nèi)容,又有詼諧輕松的成分,其背后折射的是收藏家的個人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所謂“觀其所藏,知其所養(yǎng)”,再精準不過。瞧,一顆收藏種子的發(fā)芽開花結果,需要的正是這些不可或缺的條件。我之前說過,表面看起來只是個人行為的收藏,如果沒有時代變革創(chuàng)造了機遇,這幾乎是一項以一己之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很明顯,三十多年來中國大規(guī)?;A設施基本建設計劃的逐步實施,為世人呈現(xiàn)了意想不到林林總總前所未有的地下物質(zhì)遺存,這些豐富歷史遺存的重見天日,于收藏而言,是個莫大的機遇。

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的廣泛傳播,人們往往在引用這個模型時,順手拈來。但是我注意到很多人,至少不低于80%以上的人,并不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論最精髓的部分。在我的理解里邊,它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層與層之間,是一個必然的遞進過程,是完全不可以跨越的。所以,它告訴我們,處于第一層的人們,無法體驗第二層及其以外更高級的層面。所謂對牛彈琴,正是層與層之間的不對稱交流所引發(fā)的后果。層與層之間的必然遞進與不可跨越規(guī)律的揭示,使得需求層次論由理論轉化為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尤其在社交與日常交往中,我們可以用十秒八秒鐘,將對方的行為狀態(tài)快速掃描和歸類,然后用他聽得懂和喜歡聽的方式交流,從而提升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效率和效果,這個工具,在我以往的收藏實踐中亦被證實,很管用。

玩家不是收藏家,我們需要有與國際共振的收藏理念

你說我的個人收藏貫穿7000多年的華夏文明史,是不是像黃仁宇的大歷史觀一樣,也有一種大收藏觀?坦率地說,把我和黃仁宇先生相提并論,我受寵若驚,誠惶誠恐。我猜想,如果你所指黃先生的大歷史觀一如學界解讀重在看歷史的方法論上,那么依循人類文明的軌跡,即從文明的發(fā)端,到逐漸走向成熟文明,再由成熟文明所引發(fā)的各種文化形態(tài),圍繞著這樣的脈絡所展開的物質(zhì)遺存的系統(tǒng)收藏,同樣是著眼于觀史和證史的方法論上。僅從這一點來說,大收藏觀與大歷史觀或許有異曲同工之妙。你所能夠拿來比對的,無非是把國人當下開展收藏活動的主流形態(tài)與我所倡導的收藏理念進行比較,那些或因好物而占有,或因玩物而養(yǎng)性,或因投資而獲利,等等,盡管初衷多元,形態(tài)各異,但在“以物證史,文化傳承”的收藏目標之下,關乎格局,明顯不同。按說,既無對錯,亦無高下,但理念不同,必然導致格局不同。

你看,在我家里,可見在中國文明史上充當了逾4000年主角的高古陶器,可見步入文明中國的商周青銅器,可見圍繞主流文化形態(tài)的相關物質(zhì)遺存,比如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佛教造像,乃宗教文化物證,比如商周至明代的陶俑,乃喪葬文化物證,等等這些,沿著任何一條脈絡,都可以把我們引入相對應的那條歷史長河。以歷史的悠長時間和遼闊空間為框架所展開的收藏,其場面也必然是宏大的。以物證史,才是收藏的終極目標。

曾經(jīng)有一次我接受采訪,記者說,馬老師,能跟我們分享一下中國歷史上你所推崇和敬仰的一位收藏家嗎?你猜我是怎么回答的?我反問她,你覺得有嗎?記者一臉茫然說,馬老師不會吧。我說中國太大,而且歷史悠久,我們真的不能夠武斷地下一個結論說“沒有”,當然有,肯定有,但也一定是鳳毛麟角。為什么呢?我們來掰扯掰扯中國歷來沿襲的收藏理念,也就是中國收藏文化的構建,以及由此培育出的是些什么樣的人。中國歷史上幾次大的收藏熱潮,發(fā)生在北宋、晚明、康干,以及清末民初。北宋和康干,都是由皇帝和皇室引領,晚明和清末民初,則由文人雅士擔綱。而當下隨深化改革開放所興起的收藏熱,規(guī)模之大、人數(shù)之眾是前所未有的。問題在于自宋代以來,我們延續(xù)了一千年的收藏文化,從來都是建立在“大隱隱于市”文化基礎上形成的收藏,其核心在于欣賞和把玩。什么叫大隱隱于市?就是好東西因喜好而占有,然后呢,藏著掖著。好朋友來了,拿出來分享一下,把玩一下,好朋友走了再把它藏回鋪底下。這類人我們通常稱之為玩家?!按箅[隱于市”的收藏理念,最終培養(yǎng)出來的是玩家,而不是收藏家。當代收藏大家王世襄深諳此道,在受到國人交口稱贊時,亦曾吶喊出“我不是收藏家,我只是玩家”的自我身份認定,以期警醒世人。

我們來看看國際,舉世聞名的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等,我們?nèi)タ此能壽E,它當然也是從個人收藏到家族收藏,最后變成了公眾收藏。美迪奇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摩根家族,無一不是歷經(jīng)數(shù)代人的堅持和延續(xù),就是為了收集和梳理人類文明歷史的證物,還原一個真實歷史的軌跡和脈絡。

如果我們把收集人類文明證物和沉迷于欣賞把玩都叫做收藏,那不單是過程不同,體驗不同,結果更是大不同。特別是通過對藏品的研究,發(fā)現(xiàn)過往不曾發(fā)現(xiàn)的、為后人可資借鑒的文物藝術品的多方面文化內(nèi)涵,推動文化復興與傳承,這才是真正的收藏。我們要讓國人清晰地認識到這種不同,并且逐漸付諸真正的收藏實踐活動,我們需要與國際共振的收藏理念。

你會發(fā)現(xiàn),我所提出的“以物證史、文化傳承”的收藏理念,明顯受到國際收藏理念的影響,我不過是一個倡導者,并且是不遺余力地以個人收藏堅定捍衛(wèi)和加以推動的踐行者而已。從而,也就形成了我個人以審美為主導、以文化為核心、以文化傳承為目標的收藏脈絡和體系,這種體系不是集中在歷史上的某一個文化節(jié)點,而是建立和聚焦于大文化框架之上的收藏,也是與國際接軌的收藏。

于我而言,不斷強化大收藏觀的過程,也是我更加貼近歷史和熟稔歷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所得到的重要啟迪之一便是果斷放棄對于史料記載中所謂“史實”細節(jié)的糾纏。事實上,以文字形態(tài)呈現(xiàn)給后人的歷史,其真實度究竟幾何,的確值得商榷。因為大多歷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都是由王者勝者書寫的。既然是王者勝者書寫的,那么一定代表和彰顯了王者勝者自身的價值觀。他想要掩藏的,能讓它完全湮沒,而他想要放大的,也可以無中生有,任意杜撰。這當然不是偏執(zhí),這是本質(zhì)。盡管如此,不等于我們可以不讀歷史,我們必然要建立一個歷史框架,以大歷史觀來觀察和審視歷史。有趣的是,歷史本身果真如一面鏡子,巧妙地教授我們?nèi)绾握J識歷史,所謂“看不懂歷史,就拿今天去照照歷史”,這是一種相對可靠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反之亦如是,看不懂今天,就拿歷史照照今天。

雌雄二龍,泥質(zhì)黑陶,元代。攝影/馬躍

以物證史,還原真正的歷史

我講個故事。你看到上面架子上有一尊漢代的騎馬武士俑了嗎?幾年前有一部很流行的電視劇《羋月傳》。我的一個朋友,使命感很強,她看完《羋月傳》后很不爽。發(fā)了很長的信息給我,提了很多問題。她認為這個劇胡編亂造,有太多不符合史實的地方。我第一反應是這不過就是個娛樂,你干嗎這么較真兒?她說她很反感它的廣告詞,說這是一部大型歷史劇,再現(xiàn)歷史。她說她很擔憂,300年以后我們的后代也許拿它作為實證來印證歷史,這怎么弄?她這樣一說,我倒覺得是該認真回復一下。我說很遺憾,《羋月傳》我只瞟過幾眼,算是沒看,且不說劇情,但就道具的不實,謬誤多多。其中有一集講的是秦國勢力大了以后,楚國岌岌可危,羋月的發(fā)小黃歇,代表楚國前往秦國修好。黃先生認為憑借小時候青梅竹馬這點情愫,怎么著還不能打動羋月?但是羋月的立場已經(jīng)有了變化,她說我雖然是打楚國嫁過來的女,但我現(xiàn)在代表的是秦國的子民,怎么可能以犧牲秦國的利益換得與楚國修好?你看這話不投機就散了。鏡頭切換到黃歇一臉憤懣,拂袖出宮,騎上鞍轡齊備的馬揚長而去。這一幕就是個敗筆。為什么呢?第一,戰(zhàn)國時期還沒有馬鐙,第二也沒有馬鞍,顯然導演和道具是依照現(xiàn)在的生活形態(tài)就這么率性地拍了。我還記得,那天已經(jīng)后半夜了,我下樓來專門拍了一張照片給她,我說你看這是西漢的軍士,也只裝備了馬韉,所謂馬韉就是馬鞍子下面鋪的那層毯子。我們最早既沒有馬鐙也沒有馬鞍,但是已經(jīng)有了馬韉。這尊漢代的騎馬武士俑就是物證。設想,如果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有了馬鐙馬鞍,怎么可能到了漢代,軍隊還不裝備?自打有中國文明以來,就有“國之重事,唯祀與戎”的說法,強調(diào)國家大事有二,一件是祭祀,如何祭天,另外一件就是加強國防,守衛(wèi)邊疆。如果戰(zhàn)國時期果真有了馬鐙馬鞍,又怎會到了漢代軍隊還不裝備?這不合邏輯。你看,這就是實證,這就是以物證史的一個案例。

我很反對那種偽學者的裝腔作勢,撰文中會大而化之地用“據(jù)考證”來為自己的觀點背書,但他又不告訴你是在哪兒考來的,從哪兒證來的。待會我們溜達著看看藏品的時候我給你講講我很受啟發(fā)的一對俑和一對元代的龍。印象中的龍文化里,逢說到龍基本上都不聊性別,龍和鳳總是在一起的,所謂龍鳳呈祥,潛意識里龍都是公的。但有一次我撞到一堆物件的時候,我第一眼就覺得這對龍志在必得。為什么呢?因為元代遺存里那種坐龍,存量不小,從社科院考古所到文物大省的考古工作隊都曾發(fā)掘過,都有收藏。但是像這樣成對的,又是一個坑里來的,貌似沒見過,也沒聽說過。你仔細去觀察,人們判斷動物性別,往往透過有角沒角,你看這尊龍有角,那尊坐龍沒角,還有就是毛發(fā),坐龍關節(jié)上沒有毛發(fā),而另外一尊龍關節(jié)上的毛發(fā)飛揚,再一個就是姿勢,這種激昂挺拔的姿勢,讓我們一眼洞悉,實際上不光是動物,人也一樣,就是當他亢奮到準備進入異性身體之前,這種亢奮的體態(tài),大概都是雷同的。所以這樣的呈現(xiàn)告訴我們,這一定是一尊公龍。相比之下那尊坐龍表現(xiàn)得更像是一種羞答答的矜持。所以你看,這使得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在龍文化的傳承里邊,實際上是有雌雄之分的。在我發(fā)現(xiàn)和收藏這對龍之前,我曾經(jīng)讀過一篇文章,作者提及龍從來都是有性別的,遺憾的是沒有考證,也沒有引證。因為這對龍體量不大,我后來有過幾次特別感性地把它們帶去論壇上分享的經(jīng)歷。再說回以物證史。它告訴我們在創(chuàng)造龍文化形態(tài)的過程當中,在這種文化的底層里邊,確實有雌雄之分。當然,我們還可以從邏輯上找到線索,不然怎么會有傳說中的龍子、龍女、龍孫呢?辨別歷史真?zhèn)蔚臅r候,不光用嘴掰扯,還能把實物拿出來,大概是最有效的方式了。

吾舍西廊道。攝影/馬躍

以民間的身份,守護人類文明證物,推動文化傳承

你讓我聊聊收藏中的故事,故事太多了。有人為我做過統(tǒng)計,我這里品級品相好的藏品有大幾百件,你可以想象,我們把它拆解成20年,20年里有一千多周,我像老鼠搬家一樣地把它們一件一件搬回來,幾乎每周往回搬一件,件件都有故事,件件都是故事。而在我眼里,圍繞著將藏品歸位于收藏脈絡和體系之中,并且還原其歷史角色和文化承載所挖掘出的故事,才是最有價值、最有趣的故事。

之前我們反復聊到大收藏觀,“以物證史,文化傳承”的收藏觀,不僅鑄就了收藏的綱領,還指明了清晰的收藏路線和路徑。從文明的濫觴,到逐漸步入成熟文明,進入成熟文明,有了文字,便有了相對成熟的文化形態(tài),有了諸如思想的、宗教的、哲學的、民俗民風的各種不同的思潮。沿著這樣的歷史進程,沿著這些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把相應的物質(zhì)遺存收集齊了,就構成了收藏的鮮明主線以及代表不同文化形態(tài)的完整脈絡和一個個鏈條。

所以,如果泛泛而談,讓我說說哪件藏品最了不起,很難聊,從歷史看,從文化形態(tài)看,每件藏品因其承載的角色,因其不可或缺而都很重要。

藏品的價值體現(xiàn),還可以透過存世量、品級和品相等進行評價,這一點尤為重要。我花了20多年的時間收藏與淘精,文物藝術品的品級和品相都相當好,這并非我的一己之見,而是學界、文博界、收藏界的主流評判。比如彩陶,連甘青地區(qū)文博界的專家到我這兒來都驚嘆,說這明明是我們老家的東西,怎么好東西都跑你這兒來了。我們自己都沒見過的,反而在你這兒開了眼。我說我和你們不一樣啊,你們可以坐等。文博系統(tǒng)每年都有預算,在民間征集藏品,但大都是坐等,趕上了就收來了。而我不同,我是滿世界去搜集,并且不斷更迭和淘精。我有一個“任性”的原則:只藏不賣。有時通過交換,將過去收藏的不精或品級不高的多件藏品換得一件精品,所以我藏品的品級和品相就會越來越好。有人問我,馬老師您怎么不把這兒弄個博物館?如果我把自己的收藏變成博物館,就變得尷尬了。因為我不過是在眾多的博物館里又添了那N+1個博物館而已,我再怎么干也干不過國家,是不是?那怎么辦呢?我就干那些國家忽略的、干不了的或者不愛干的。這也成為我自己突出和鮮明的特質(zhì)特征,以民間的身份,守護人類文明證物、推動文化傳承。這樣我們才有更多的故事可講。

科尔| 高州市| 布尔津县| 青冈县| 怀仁县| 彭阳县| 麻江县| 无锡市| 准格尔旗| 师宗县| 杭州市| 韶关市| 若尔盖县| 通州区| 抚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宁强县| 同德县| 乌恰县| 康保县| 房山区| 石嘴山市| 谢通门县| 称多县| 抚州市| 乳源| 崇阳县| 清徐县| 石门县| 海伦市| 五指山市| 广饶县| 同仁县| 桑植县| 朝阳区| 炎陵县| 漾濞| 太谷县| 武安市| 鄯善县|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