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蕓
為什么說一本書讀兩成就足夠呢?這是《閱讀變現(xiàn)》一書的作者——山口周提出來的。
山口周之所以倡導如此讀書,源于“帕累托法則”。也就是意大利經(jīng)濟學者帕累托提出的“二八法則”,即“在各種各樣的領域內(nèi),百分之八十的結果是從整體的百分之二十之中產(chǎn)出的”。
山口周認為“帕累托法則”同樣適用于閱讀。一本書的精華,基本只占全書的百分之二十。讀者在精力、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鎖定百分之二十的精華部分進行重點閱讀,其他內(nèi)容可以跳過不看,節(jié)約時間。不但能實現(xiàn)高效閱讀,而且?guī)е鴨栴}去讀書,能汲取精華,保持高質量的輸出式讀書,一舉兩得。當然,這種閱讀方法,僅適用成年人商務類和通識類書籍,不包括在讀學生和備戰(zhàn)資格考試的職場人。
首先,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閱讀目錄”。
在閱讀目錄時,如果發(fā)現(xiàn)其中有“總論”或“結論”等總結性文字的章節(jié),那么就先從這里讀起。因為,總結章節(jié)基本會囊括全書要點,讓讀者對全書有個初步印象,如果全書十章,總結作為一章,讀完這部分,就等同于讀懂全書百分之十的內(nèi)容概要。
商務和通識類書籍,往往將總論和要點在總結章節(jié)進行預告,便于讀者了解全書框架結構。所以,無論讀什么書,一定不要忘記讀“結論”章節(jié),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其次,在目錄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章節(jié)。
以興趣為前提的閱讀,不會感到乏味,畢竟讀者滿懷期待,希望從書中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和內(nèi)容。很多商務和通識類書籍,往往題目讓人缺少興致,這時候,先找自己感興趣的章節(jié),帶著好奇心去讀書,才不會半途而廢。
這種以興趣為引導的讀書法,往往能讓人讀完全書的三四個章節(jié)。先閱讀每一章開頭部分,如果感興趣,就繼續(xù)閱讀剩余部分。假如覺得乏味,可以繼續(xù)尋找下一個感興趣的章節(jié),從頭閱讀,依此類推,直至讀完自己想讀的章節(jié)。這種讀法,以讀者的主動性為前提,帶著問題去讀書,不但受益匪淺,而且高效專注。
最后,果斷放棄自己不感興趣的書籍。
如果一本書百分之五十的章節(jié)開頭,都讓你讀不下去,那么請果斷放棄此書。為什么要這么說呢?其實,市面上很多書籍的內(nèi)容都有共通之處,如果對這本書不感興趣,完全可以換另一本,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自己不喜歡的書中。又不是考試指定用書,只不過是為了個人自我成長選的書籍,不需要盲目推崇必讀哪一本,甚至名人推薦的書,讀不下去的,也大有人在。
總的來說,讀一本書,是否能夠有所受益,根本在“讀后”,并不僅僅在于讀書數(shù)量和讀書時長,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和人生中,能否發(fā)揮實用性。
因此,一本書“只讀精華的那兩成,其他先舍棄”的閱讀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源自《自學考試報》,妙如薦稿)
責編:王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