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齋
2019年,處于戀愛關系中的李女士與男友錢先生共同出資購買了一輛轎車,車輛登記在李女士名下。因為是戀人關系,自購買之日起,該車輛一直由錢先生使用。
然而好景不長,相處中兩人矛盾頻發(fā),最終導致分手。分開后,錢先生直接將車開走了,李女士多次與其協(xié)商索要該車無果。無奈將錢先生起訴至法院,要求拿回車輛。
調(diào)解:各退一步 達成和解
受理該案件后,承辦法官找到雙方當事人了解具體情況。在錢先生出示轉賬記錄后,李女士承認當時購車的首付款是兩人共同支付的,但剩余的貸款按揭則一直是由自己在承擔。
李女士稱,該車登記在自己名下,錢先生私自將車開走拒不歸還,損害了其合法權益,要求男方歸還該車輛。
考慮到兩人昔日的戀人關系,也為了真正達到“案結事了”的效果,法官耐心調(diào)和,勸兩人念及舊情,放下心中成見和戒備,正確看待并處理這起糾紛。
在法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解下,李女士表示愿意返還購車時對方支付的費用,而錢先生也承諾將車歸還。最終兩人冰釋前嫌,各退一步達成和解。
所有權認定以登記為準
該案承辦法官指出,債權人可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擅自扣押債務人的財物,造成侵權的,將承擔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情節(jié)嚴重涉及犯罪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條規(guī)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四、二百三十五、二百三十六、二百三十七、二百三十八條分別規(guī)定,因物權的歸屬、內(nèi)容發(fā)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請求確認權利;無權占有不動產(chǎn)或動產(chǎn)的,權利人可請求返還原物;妨害物權或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請求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險;造成不動產(chǎn)或動產(chǎn)毀損的,權利人可依法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恢復原狀;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七十條也明確,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法官提醒廣大當事人,一定要遵守法律,理性維權。對于房屋、車輛等不動產(chǎn)和特殊動產(chǎn)的所有權認定,以登記為準;若雙方間有明確的所有權約定,也可以其約定的證據(jù)請求確認所有權。
對于出資,如果明確為贈與且有證據(jù)證明,則應認定為是一方對另一方的贈與。戀愛雙方不存在違反法律規(guī)定和公序良俗的情況下,該贈與是有效的。
如果沒有證據(jù)證明是贈與,且出資方有證據(jù)證明自己的出資金額及與物品之間的購買對應關系,那么可以請求對方返還出資。
類似本案因戀愛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糾紛在法院屢見不鮮。戀愛期間,涉及大額款項出資,當事人需要理性思考,并保存好相關證據(jù)。這樣,在感情破裂并產(chǎn)生經(jīng)濟糾紛時,才能通過法律途徑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