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大生
(湛江市徐聞縣教育局,廣東湛江 524100)
許地山(1894~1941)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和“五四”時期新文學(xué)運(yùn)動先驅(qū)者之一。1922年,許地山于《小說月報》發(fā)表了著名散文代表作《落花生》。
我們屋后有半畝隙地。媽媽說:“讓它荒蕪著怪可惜……就辟來做花生園罷?!蔽覀儙祖⒌芎蛶讉€小丫頭都很喜歡——買種的買種……過不了幾個月,居然收獲了……媽媽把花生做成好幾樣的食品,還吩咐這節(jié)期要在園里的茅亭舉行……(爹爹說)“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姊姊說:“花生的氣味很美?!备绺缯f:“花生可以制油?!蔽艺f:“無論何等人都可以用賤價買他來吃;都喜歡吃他。這就是他的好處?!钡f:“花生的用處固然很多……他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他挖出來……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因?yàn)樗怯杏玫?,不是偉大、好看的東西?!蔽艺f:“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了。”[1]
這篇散文主要通過“種—吃—議”花生的故事,揭示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的“落花生精神”。這是許地山思想成熟肇始。該篇散文作于何地呢?
《落花生》是一篇記敘散文,分別描寫了“爹爹”“媽媽”“哥哥”“幾姊弟”“幾個小丫頭”等10多個人物。其中,“爹爹”是許南英,1855 年出生,臺灣抗日愛國者;“媽媽”是吳慎,出生無考;“哥哥”是大哥(相對“姊”與“我”來說)叔酉(贊書),1884 年出生;“幾姊弟”,“姊”(“姐姐”)只有一個,即葵花,1888 年出生;“弟”是二哥(相對“姊”是弟弟,下同略)叔壬(贊元),1891 年出生;三哥叔午(贊牂),1892 年出生;“我”叔丑(贊堃),1894 年出生?!皫讉€小丫頭”泛指年紀(jì)小小的弟妹:弟叔未(贊能)和叔?。ㄙ潌蹋?895 年出生;妹妹蟾花(贊化),1898 年出生。這是許南英一家人鼎盛時寫照,其中“兒輩”兄弟姐妹最多時達(dá)8人,全部出鏡在《落花生》中。作品中母親慈善,父親嚴(yán)愛,“兒輩”懂事,特別是“我”聰穎懂得“做有用的人”的“落花生”精神。根據(jù)作品反映這些內(nèi)容,什么地方能夠符合各個人物身世和年齡特征,又能夠表現(xiàn)許地山“落花生”精神思想成熟,那就是作品寫作地。
清光緒十九年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八日(1894年2月3日),許地山出生在臺灣省臺南府城南門外延平郡王祠(鄭成功祠)一側(cè)的“窺園”,名贊堃,字地山,乳名叔丑,排行第四。1895 年,清朝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其“爹爹”許南英擔(dān)任了臺灣團(tuán)練局的統(tǒng)領(lǐng),與民族英雄劉永福一起投入抗日斗爭,扼守臺南。失敗后到福建省廈門少住,再轉(zhuǎn)投靠今廣東省汕頭市揭陽縣桃都園村許氏宗族親人。1895~1896年,“爹爹”許南英乘船獨(dú)走新加坡和暹羅(泰國)之間。期間,許地山只有1~3歲,“幾個小丫頭”中叔未、叔丁,出生光緒二十一年(1895)也只有1~2 歲,特別是妹妹蟾花還未出生。因而這段時間不符合《落花生》“我們幾姊弟和幾個小丫頭都很喜歡”和“爹爹說”語境。而且,許地山的童年是“無知”的。在《我的童年》中,許地山回憶了由臺灣遷往大陸揭陽那段時期的童年生活時說:“出世后幾年間是無知的時期,所能記憶的只是從家長們聽得關(guān)于自己的零碎事情……”[2]由此可見,許地山(“我”)不可能講出《落花生》人生哲理性語言:“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彼栽S地山和家人在臺南或在廈門或在桃都等地種花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文章不會作于這些地方。
光緒二十三年至二十七年(1897~1901)廣東廣州期間,許地山4~7 歲,一家人住在廣州藥王廟興隆坊、長泰里等。其中二十三年(1897),許南英奔走在新加坡、北京和廣州間。二十四年(1898),許南英在番禺縣和廣州府閱卷。二十五年(1899),許南英隨黃和庭鎮(zhèn)軍到惠州、潮州、嘉應(yīng)一帶辦理清鄉(xiāng)事務(wù)。二十六年(1900),許南英到廣州府陳省三委總校廣府試卷,委辦廣東佛山稅關(guān)厘務(wù)。二十七年(1901),許南英委調(diào)廣東省鄉(xiāng)試閱卷官。由于“爹爹”四處奔波,生活極不穩(wěn)定。而且二十四年(1898),“媽媽”懷孕及生產(chǎn)妹妹蟾花,行動不便。至1901 年妹妹贊化只有1~2 歲,剛學(xué)走路和說話?!皫讉€小丫頭”中“妹妹贊化(蟾花)”不符合《落花生》“都很喜歡”“我們都爭著答應(yīng):‘愛’!”等語境狀態(tài)。所以《落花生》不可能作于在廣州這個期間。
許南英“二十八年壬寅(一九○二),四八歲,委署雷州徐聞縣”[3],當(dāng)時哥哥叔酉18歲,姊姊葵花14歲,其他兩個哥叔壬、叔午分別11歲和10歲,“我”許地山8歲,弟弟叔未、叔丁都是7歲,妹妹蟾花4歲。他們恰屬少年兒童年齡,符合文章特定語境狀態(tài)。
他們在徐聞多長時間呢?光緒“二十九年癸卯(一九○三),四九歲,卸徐聞縣任,赴廣州。”[4]“先生在徐聞約一年?!盵5]可見,許南英在徐聞工作時間為1902~1903 年。他是1903 年什么時候離開徐聞的呢?許南英在《留別徐聞紳士》一詩中寫道“三月春風(fēng)惆悵甚,滿城桃李未成陰”[6],就是說他在1903 年3 月春天里離開,離開時依依不舍,心里非?!般皭潯?。為什么呢?因?yàn)樾炻劇懊耧L(fēng)醇樸”[7],“全縣紳民都愛戴他”[8]。由于徐聞“訟庭春草蔭層層,官長真如退院僧”[9],工作量小,像退休僧士一樣清閑,所以其“爹爹”有時間參與孩子們活動?;ㄉL期100~150天。徐聞花生種植一年兩造,即3~7月和7~11月。1902年到1903年3月約一年離開,至少有時間種植7~11月的花生。
“我”是主角,再看其這段時間所接受教育?!拔摇痹谧髌分斜磉_(dá)的做人哲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這與其“爹爹”許南英在徐聞時期對許地山言傳身教影響高度契合。許南英是一位愛國者,是對國家對社會很有用的人,雖然在徐聞等工作只有一年時間,但都留下顯赫聲譽(yù):“愛民,重士,有政聲?!盵10]“爹爹”這一切所作所為,無形中對子女進(jìn)行強(qiáng)有力身教,激發(fā)許地山默默地做有用的人。
同時,許南英非常重視對子女言教?!盀榱耸乖S地山成為一顆名副其實(shí)的‘落花生’,南英先生對其思想品格的培養(yǎng)是極為重視,也極為嚴(yán)格的?!盵11]1896 年,“爹爹”開始“聘吳獻(xiàn)堂先生教授兒輩”[12],3 歲許地山和其他“兒輩”正式接受正規(guī)教育。與此同時,許南英寫了一首訓(xùn)示詩——《牡丹,和吳獻(xiàn)堂先生見贈原韻》:
莫恃繁華富貴胎,已離故土出山來。瓦盆專仗栽培力,好趁春風(fēng)次第開。時兒輩皆就傅。[13]
此詩寫牡丹出身雖然“繁華富貴”,但“離故土”栽到“瓦盆”,要想她“好趁春風(fēng)次第開”,全靠栽培力量——“專仗栽培力”。許南英用牡丹比喻人,告喻子女雖然家庭出身“繁華富貴胎”——高官家庭,要想成才必須靠后天自己努力和接受教育?!皶r兒輩皆就傅”,彰顯了許地山“兒輩”們都認(rèn)真接受了教育,思想意識有了深刻認(rèn)識。
1897 年,“吳獻(xiàn)堂先生回汕頭,改聘徐展云先生。”[14]從此徐展云成為許家一個成員,直至1903年離開徐聞后去世。在徐聞期間,“公余有暇,常到書房和徐展云先生談話,有時也為兒輩講國史。”[15]其“爹爹”一有空常到書房和徐展云先生談話,了解子女學(xué)習(xí)情況,交流教育子女看法,特別是思想教育問題。甚至,有時候“爹爹”親自為子女教授國史課,訴說國家苦難歷史,鼓勵做人當(dāng)自強(qiáng),為社會服務(wù),做有用的人——“生無建樹死嫌遲”[16]。
與此同時,許地山“隨父在廣東徐聞小學(xué)堂讀書”[17]?!暗痹S南英“每旬三、六、九日到堂講經(jīng)史二時”,反復(fù)教育他們學(xué)生和子女要做社會有用的人:“人生無論做大小事,當(dāng)要有些建樹,才對得起社會。”[18]“有些建樹”就是有用的人。
許南英還寫詩《贈徐聞小學(xué)堂吳生文謨》教育學(xué)生和自己子女,人要做什么樣有用的人:
富者恃貨財,貴者恃簪組。儒者何所恃?所恃能勤苦。天生孤寒士,滔滔徧寰宇。彼蒼有深意,拓此人才藪。俾之歷盤錯,成才貢天府。濟(jì)川作舟楫,大旱作霖雨。何以讀書人,鎮(zhèn)日憂終窶。不為才人才,甘為腐儒腐?真儒自有真,富貴不敢侮。勖哉延陵生,才華亦媚嫵!仲尼曾有言,人非以貌取。所以言子游,武城得子羽。[19]
簪組,冠簪和冠帶,借指官宦,屬體面的人和偉大的人。許南英在《田家》一詩中對體面的人和偉大的人進(jìn)行了深刻批判:“嗤彼簪組人,飛螢滿地走。雖有星星光,轉(zhuǎn)瞬復(fù)何有!”[20]許南英嘲笑那些“簪組人”是“飛螢”,雖然“滿地走”,但像星星之光般“轉(zhuǎn)瞬”即逝,不可持續(xù)。這就是桃、石榴和蘋果表面“偉大”“好看”,中看不耐用,容易腐爛,而花生雖貌不揚(yáng),但作用多樣且耐用。
延陵,借指季札,春秋時期吳國政治家、思想家家,品德高尚,有遠(yuǎn)見卓識,為各國賢士大夫所稱譽(yù)。子羽,名叫澹臺滅明,復(fù)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春秋戰(zhàn)國魯國武城(今屬山東臨沂市平邑縣南武城)人,教育家。曾經(jīng)因?yàn)樗L相丑陋,孔子認(rèn)為沒多大才能。后來經(jīng)過子游推薦,成為孔子著名弟子,跟從他學(xué)習(xí)的有300多人,才干和品德聞名各諸侯國??鬃勇牭竭@些消息感慨地說:“憑長相判斷人,看錯了子羽。”子羽長相丑陋,就如花生,雖然不如蘋果和石榴偉大體面,但對社會有用。
《贈徐聞小學(xué)堂吳生文謨》和《落花生》,父子詩文異曲同工,寫作構(gòu)思、形式和主題一樣?!顿浶炻勑W(xué)堂吳生文謨》富貴“貨財”和“簪組”,是《落花生》“桃”“石榴”“蘋果”,體現(xiàn)的都是“體面”和“偉大”?!顿浶炻勑W(xué)堂吳生文謨》“子羽”,是《落花生》的“落花生”,體現(xiàn)的都是雖貌不揚(yáng),但對社會是有用之才?!顿浶炻勑W(xué)堂吳生文謨》主題表現(xiàn)的是人要做多才多藝的有用之人,而不要“恃”富貴;《落花生》主題“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體現(xiàn)的意思都是一樣。“爹爹”許南英在對學(xué)生和子女教育是一致的。父子兩者,一個用詩歌,一個用散文,通過對比表達(dá)了同一個做人道理。
“《落花生》中父親對許地山的教育同樣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所以他后來給自己起了落華生這個筆名”[21]?!安灰娐浠ㄉ?花不美麗,但結(jié)的實(shí)卻用處很大,很有益?!盵22]正是這樣,許地山才把人生追求目標(biāo)定格為落花生精神,并以“落華生”為筆名,矢志不移,終生不改。正因?yàn)樗小奥浠ㄉ瘛彼枷牖A(chǔ),才走上愛國進(jìn)步道路。
許地山妻子周俟松與王盛合著《許地山與他的父親》一文說到家教和環(huán)境對許地山巨大影響:
一個作家的成長,往往包含多方面的因素。時代的影響,本人的努力固然是主要的,但是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的熏陶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有時甚至對于作家思想品格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國“五四”時期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許地山(落華生)的成長,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23]
正因?yàn)槭堋凹彝サ慕逃h(huán)境的熏陶”,許地山思想品格早在8歲就有了“落花生精神”。
光緒二十九年(1903)春,許南英赴廣州,住祝壽巷,被特授廣州三水縣。但他未赴任回省,就又被委赴廣東欽州查案。后調(diào)任陽春縣任職時間“僅六月”:“權(quán)陽春篆僅六月耳,忽奉檄調(diào)署陽江。”[24]而且期間,被委調(diào)廣東省鄉(xiāng)試同考官。許南英奔波在廣州、欽州(今屬廣西)和陽春之間。聚少離多,缺乏家教環(huán)境。而且哥哥和姐姐基本上都屬成年人了,超出了少年兒童特定語境狀態(tài)。
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二年(1904~1906),許南英任廣東省陽江同知,全家遷往陽江。1904年,哥哥叔酉20歲和“爹爹”同年陳梧岡長女素結(jié)為親家,返回廈門結(jié)婚,開始獨(dú)立生活。至此,在大家庭,缺一極,對“姊弟”來說“哥哥說”在話語環(huán)境中不再存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許南英先后移居廣州丹桂里、步蟾坊和九如坊,姐姐葵花19歲回歸家鄉(xiāng)和黃榮結(jié)婚,這年冬死于福建家中。因此,文章也不可能作于廣東陽江或廣州。
綜上所述,根據(jù)人物身世和年齡分析,許地山著名散文《落花生》的故事發(fā)生地就在徐聞。
《落花生》人物活動典型環(huán)境是“我們屋后有半畝隙地”和“茅亭”。廣東徐聞是否具體這個要求,我們先尋找徐聞“我們屋”在哪里。
其“爹爹”許南英在《題蘇文忠遺像》(三首)序言中提到徐聞住居情況:“余以壬寅出宰徐陽,官廨湫溢,別賃東偏道觀為兒輩讀書舍?!盵25]“壬寅”,即清朝光緒二十八年(1902)?!俺鲈住保鋈?。“徐陽”,徐聞別稱,因她在雷州半島之南端得名?!肮兮荨?,官吏辦公的房舍?!颁幸纭保q湫隘,即居處低濕狹小意思。“東偏”,東邊?!暗烙^”,道士修道的場所,或道士所奉的神廟。這句話意思是“我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出任廣東省徐聞縣知縣,所住的官吏辦公的房舍低濕狹小,于是另外租賃住處東邊的道觀場所給孩子們做讀書住宿場所”。從中可見,許南英家住兩處,大人們住“官廨”,孩子們(包括家教教師)住“道觀”?!拔覀兾荨背霈F(xiàn)兩處,如何理解“我們屋”究竟指哪處或同時有所指關(guān)系?
“縣衙早已破毀,前任縣官假借考棚為公館,先生又租東鄰三官祠為兒輩書房?!盵26]許地山在《窺園先生詩傳》說,“官廨”原來是“假借考棚為公館”。由于徐聞縣衙門早已經(jīng)破損或毀壞,沒有地方住,“爹爹”前任借考棚來使用,“考棚”成為了公館,做為“官廨”,供官員住宿,于是“爹爹”沿襲前任住考棚——“官廨”了??寂镙^低較小,改為官員宿舍就顯得“湫溢”了。在《徐聞縣治詳圖》[27]中,“考棚”位于徐聞縣署東門附近署前路與后市路相交處三官祠西,緊緊并列相鄰,見圖圓圈處。
“三官祠”又名“三官堂”“三元堂”,是道教供天、地、水三官神的廟宇。“三元堂,在縣城內(nèi),光緒三十四年,改后進(jìn)為官署。”[28]三官堂,在《徐聞縣治前代舊圖》(“前代”指明代)地圖沒有出現(xiàn)標(biāo)志,在《徐聞縣治清初圖》[29]中出現(xiàn)“三官堂”醒目三個字,說明三官堂建于清初。從“中庭懸明月,清輝照戶牖”可知為前后兩進(jìn)式的五合院結(jié)構(gòu),分前、中、后庭,兩邊廂房齋堂。20世紀(jì)六七十年代拆改,現(xiàn)只剩下東廂的東墻改為院子圍墻,為玄武石墻,殘長約63米,高2.5 多米,有至少11 個1.2 米大小、高1.5 米的窗口,墻隔一定距離存有石榫、石門框,地上遺留有石柱。“官廨”(考棚)“東鄰”“三官祠”,位于今天徐聞縣徐城街道辦署前路22 號。兩者緊緊并列,坐北朝南,一東一西,三官祠在東邊,考棚在西邊,處在一個院子里考棚,過去隔一道墻,但有門相通,整個占地約有8 畝。20 世紀(jì)90 年代,東邊原三官祠地址蓋起五層樓的法院職工宿舍,西邊是考棚遺址建起4層法院辦公樓。
徐聞縣治詳圖
徐聞縣治清初圖
“我們屋”就在同地方的考棚和三官祠兩處?!拔莺笥邪氘€隙地”和“茅亭”在哪里?許南英在徐聞寫了《田家》一詩,抒發(fā)了一家人在屋后“半畝隙地”里勞動前后樂趣,有玄機(jī)可找:
落日亦云暮,躬耕謝南畝。荷鋤入我戶,稚子候門久。因時摘晚菘,乘興開新酒。布席命童仆,隔籬呼親友。頹然同一醉,不醉隨所受。豈必盡十觴,何須傾一斗!中庭懸明月,清輝照戶牖。嗤彼簪組人,飛螢滿地走。雖有星星光,轉(zhuǎn)瞬復(fù)何有!我愿隱姓名,無勞栽五柳。[30]
詩中“謝”通“榭”,意思建在高土臺或水面(或臨水)上的木屋,樓觀亭榭,古代指無室的廳堂等?!爸x”詩中樓觀亭榭之意,泛指《落花生》所指“茅亭”。“茅亭”建在考棚后,主要是供給考官和考生考試期間乘涼休息地方,20 世紀(jì)五六十年代亭已損毀所剩無幾?,F(xiàn)住在附近七八十歲以上老人都見過。在三官祠里長大至今還住在里面的邢方毅先生,附近居民馮毅老師,《贈徐聞小學(xué)堂吳生文謨》詩中的“吳文謨”之孫吳宏勇師傅等等回憶他們從小在那里玩,都見破爛“茅亭”殘余石柱還矗立在考棚后空地里。曾在這里長期工作過徐聞縣人民法院原院長張?zhí)紫壬沧C實(shí)情況屬實(shí)。
南畝,意思是農(nóng)田。向陽,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古人田土多向南開辟,故稱?!爸x南畝”,就是亭邊或周圍有農(nóng)田。最近,當(dāng)年專家丈量遺址,“南畝”確實(shí)至少有“半畝隙地”。許南英一家人包括“稚子”——許地山兒輩們都以勞動為光榮——“躬耕謝南畝”,“荷鋤入我戶,稚子候門久”。他們收獲“晚菘”高興不得了,“開新酒”“請親友”。晚菘是秋冬種植的大白菜?!堵浠ㄉ芬晃姆N植的是秋熟花生,因?yàn)槎聛硇炻勲y以趕上種植,七八月種花生,生長期4 個月左右,十、十一月收獲——“大豆(大顆花生)盛于徐,十一月收”。接著種晚菘,生長期約2個月。這說明了一家人收花生完十一二月一種植晚菘喜獲豐收情景。
許地山和“爹爹”分別住東西兩處,但所住緊密相鄰,只有一墻之隔?!爸型颐髟拢遢x照戶牖”。三官祠分前庭、中庭和后庭?!爸型ァ本褪窃谌凫糁型??!案艋h呼親友”,即考棚和三官祠一墻籬之隔?!坝H友”,親朋好友,指自已家人和官署的好友。父母和“親朋”住在考棚,許地山“兒輩”住三官祠。于是“隔籬呼親友”,證明一家住兩處,均屬“我們屋”范疇。因此“我們屋”泛指考棚父母住處和三官祠“兒輩”住處。
可以說“我們屋”是住在同一塊,只是不同幢屋?!拔莺笥邪氘€隙地”,至今還存在縣人民法院老宿舍區(qū)后面大部分空置著,只是原茅亭位置被使用建了一個廁所而已。
因此,“我們屋后有半畝隙地”和“茅亭”,如果指父母的住屋,則在“考棚”后面正北;如果指“兒輩”屋,則在三官祠后面西北;如果指父母的屋和兒輩屋全稱,則在三官祠和考棚后面西。見右《徐聞縣清末考棚與三官祠平面圖》。
落花生,簡稱花生,徐聞人俗稱“番豆”。原產(chǎn)美洲,明代后期從南洋傳入我國東南沿海。廣東省有種植花生歷史記載是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在《廣東新語》卷二十七《草語》描述:
落花生,草本蔓生……花生藤上,一花落土生一子,故曰落花生,以土為胎,故有暖胃之益。[31]
上文說到花生開花、結(jié)果、作用等。這說明明末清初廣東已普遍種植花生了。徐聞縣地處祖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隸屬廣東省雷州府,屬熱帶海洋季風(fēng)性氣候,更加適合種植花生。嘉慶四年(1799)石擅萃輯《滇海虞衡志》對花生的詮釋:
落花生,為南果中第一,以其資于民用者最廣,宋元間與棉花、蕃瓜、紅薯之類,粵估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高、雷、廉、瓊多種之。大牛車運(yùn)之以上海船,而貨于中國,以充苞苴,則紙裹而加紅簽。以陪燕席,則豆堆而砌白貝,尋常杯杓,必資花生,故自朝市至夜市,爛然星陳。若乃海濱滋生,以榨油為上,故自閩及粵,無不食落花生油。且膏之為燈,供夜作。今已遍于海濱諸省,利至大。”[32]
石擅萃強(qiáng)調(diào)了花生從海外引進(jìn)后,在沿海各省大盛,已有較大規(guī)模的商品化生產(chǎn)、運(yùn)輸,帶動了飲食文化的變遷,特別是強(qiáng)調(diào)了“高、雷、廉、瓊多種之”?!案摺保锤咧莞?,今廣東省茂名市轄區(qū)(包括今天湛江市的吳川和廉江兩個縣級市)?!袄住保蠢字莞?,即轄區(qū)大致相當(dāng)今天雷州半島雷州市、遂溪縣和徐聞縣?!傲?,即廉州府,即今天的廣西北海市轄區(qū)。“瓊”即瓊州府,今天海南省轄區(qū)。石擅萃是云南人,域外產(chǎn)物描寫如此具體,可見當(dāng)時這四個地方花生面積和產(chǎn)量大,出售至內(nèi)地中原一帶,并成為席上飲酒不可或缺佳品,是市場寵兒,影響廣泛,聞名遐邇。徐聞縣屬雷州府,種植花生當(dāng)仁不讓。清朝嘉慶《雷州府志》有雷州半島地區(qū)種植花生情況記載:
落花生俗名“番豆”,蔓生開花,花吐成絲,絲不成莢,別生地下,掘地取之。長及寸,殼有皺文(紋),中有仁,或三或四。生熟皆可食,亦可榨油。有豆子、大豆之分。豆子盛于遂,七月收;大豆盛于徐,十一月收。[33]
“遂”指遂溪縣,“徐”指“徐聞縣”。這段話描述了雷州半島花生俗名、開花、果形、食法、大小和作用,而且特別強(qiáng)調(diào)了花生“大豆盛于徐,十一月收”。清楚說明徐聞不但有花生,而且“大豆”著名。從明末到清末光緒二十八年(1902),徐聞縣是已有260 多年種植花生歷史悠久的大縣,而且是重要經(jīng)濟(jì)農(nóng)作物。
花生是縣的主要油料作物,多在邁陳、新寮、大黃、下洋、前山、和安等濱海沙質(zhì)土地種植。建國前,花生主要品種有蔓花生(花生仔)、白日子。1949 年,種植面積1 萬畝,總產(chǎn)451 噸……1978 年,種植面積6.23 萬畝,總產(chǎn)3508 噸……1986 至1995 年間,種植面積最大,單產(chǎn)最高,總產(chǎn)最多的是1995年,分別為3.94萬畝,101公斤,3989噸。[34]
這是2000 年出版的《徐聞縣志》記載種植花生歷史、面積和產(chǎn)量。1949 年,種植1 萬畝,“總產(chǎn)451 噸”,1978 年面積不斷擴(kuò)大達(dá)到了“種植面積6.23 萬畝”,1995 年產(chǎn)量達(dá)到“3989噸”?!拜闹畬侔朔N,即豆:……番豆,即落花生。”[35]這是許南英來徐聞后9 年的清朝宣統(tǒng)三年(1911)《徐聞縣志》對花生記載。結(jié)合府縣志記載,許南英來徐聞前已大規(guī)模種植花生?!盁o論何等人都可以用賤價買他來吃……”這說明作者居住地花生產(chǎn)量大,才有“賤價”賣買。那時,徐聞縣城清朝至20 世紀(jì)五六十年代有一條三四百米長的“油行”街(現(xiàn)叫東方一巷),制花生油商鋪林立。此外據(jù)當(dāng)?shù)匚氖防蠈<彝跣⑾壬f,清代以榨油為業(yè)商家遍布鄉(xiāng)村。這一切印證了說明許南英在徐聞時花生產(chǎn)量多。又正因?yàn)檫@樣,才有花生種賣——“買種的買種”。1949 年,徐聞種植1 萬畝,總產(chǎn)451 噸,向前推到47 年前的1902 年,估計(jì)也相差無大,非常符合徐聞實(shí)際情況,當(dāng)時人口與宣統(tǒng)三年(1911)相差無幾:“通邑戶共二萬三千二百三十一,丁口共九萬八千四百九十三?!盵36]正因?yàn)楫a(chǎn)量大,人口少,于是就有“賤價”可買到來吃。其所居縣治商貿(mào)中心,有花生和相關(guān)食品交易,孩子們耳濡目染,足以影響其家人在徐聞縣種植花生興趣和欲望。
徐聞人自古至今的花生食品主要有:一是生豆。分兩種:1.濕食,撥起直接食。2.干食,用太陽曬干再食。二是熟豆。分兩種,1.水煮熟食。2.熱炒熟食,“尋常杯杓”——下酒佐料或小吃。三是制作花生餡料餅。用豆仁炒熟攪碎拌糖或鹽或和其他材料配合做成餡料,制作餅,如“鴿子餅”(形狀似鴿子得名)、米葉餅(又名樹葉搭)、月餅等。四是花生油等。用干豆榨油?!皨寢尠鸦ㄉ龀珊脦讟拥氖称贰?,這是受了徐聞花生多種多樣食法影響有關(guān)。
花生在徐聞種植很廣泛,同時花生食品多種多樣,這對許南英一家種植花生和吃花生及其許地山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
除了花生外,徐聞也有桃和石榴。宣統(tǒng)《徐聞縣志》明確記載當(dāng)?shù)?2 種水果中有“桃”和“石榴”:“果之產(chǎn)為種三十有二:桃……石榴……”[37]?!暗痹S南英詩“滿城桃李未成陰”,說明徐聞縣城到處是桃和李樹。桃子、石榴今天還有野生或人工種植都存在。1902年春天,許地山一家到達(dá)徐聞,應(yīng)該享受的到這些果實(shí)。
1902~1903 年,許地山一家人齊全聚集在徐聞生活約一年時間。這個期間,人物身世和年齡特征符合散文《落花生》所描寫人物身份和語境,正處少年兒童階段,許地山3歲開始接受教育,特別是既為“爹爹”又是老師的許南英言傳身教——“人生無論做大小事,當(dāng)要有些建樹,才對得起社會”等“做有用的人”思想教育影響,聰明的他8 歲懂得做人道理;人物活動典型環(huán)境——“我們屋后半畝隙地”和“茅亭”等場所,徐聞皆具備且“屋后半畝隙地”還存;歌頌對象“落花生”是徐聞主要經(jīng)濟(jì)作物,有260 多年大面積種植花生歷史,產(chǎn)量大——“可以用賤價買”,且花生食品豐富多彩等等,他們耳濡目染,足以激起種植花生欲望和興趣。所以許地山著名散文代表作《落花生》的故事發(fā)生地就在徐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