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麗娟 靳軍 張洪鼎
摘 要 為完善自然資源資產價格評估方法及管理體制,利用全國自然資源分等定級中確定因素因子權重值的方法,以甘肅省蘭州市8個縣(區(qū))2020年度國土調查園地圖斑資料為支撐,量化分等體系各因素因子,采用多因素加權求和法計算分等單元分值,對蘭州市園地進行分等定級。結果顯示,蘭州市的園地在5個等別范圍內均有分布,集中分布在三等。通過測算結果和實地調查,針對蘭州市的園地提出加強規(guī)劃引領,健全分類管控機制;結合定級成果,改良土壤質量等建議。
關鍵詞 國土調查;園地;分等單元;指標體系;甘肅省蘭州市
中圖分類號:F301.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9.050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資源,土地利用對促進區(qū)域社會經濟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園地作為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和農業(yè)生產資料,其利用方式的變化往往也意味著產業(yè)結構和經濟結構變動。
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分類的地類認定中,種植園用地(以下簡稱園地)是指種植以采集果、葉、根、莖等為主的集約經營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植物,覆蓋度大于50%或每667 m2株數(shù)大于合理株數(shù)70%以上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園地分為果園、茶園、橡膠園和其他園地4個二級類。林果業(yè)作為蘭州市的特色產業(yè),發(fā)展較為迅速,園地擴張速度較快,蘭州市范圍內園地主要是果園和其他園地。果園類型主要為蘋果園、梨園和桃園等,其他園地類型主要是花椒園、玫瑰園等。園地分等是園林草分等定級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價格評估方法和管理體制,需要構建完善的價格形成機制,形成全國統(tǒng)一的自然資源分等體系,以服務于自然資源管理,為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礎,促進自然資源管理與生態(tài)管護的協(xié)調發(fā)展。
2022年,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發(fā)布了《關于做好2022年度自然資源評價評估工作的通知》,在加快推進園地、林地、草地分等定級工作中明確目標任務,按照“統(tǒng)一部署、示范先行、國家指導、地方推進”的工作模式,開展全國園地、林地、草地分等工作[1]??茖W評價各縣(區(qū))園地等別,取得符合甘肅省統(tǒng)一要求的園地分等成果,是蘭州市落實生態(tài)文明建設要求的基本手段,也是實現(xiàn)園地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基礎,更是完善自然資源資產分等定級價格評估制度的重要措施。
1 ?分等指標體系方法
蘭州市園地分等是以蘭州市8個縣(區(qū))2020年度國土調查園地圖斑為基礎,按照全國自然資源分等定級分區(qū),采用德爾菲法確定分等因素因子權重值,綜合分析影響園地質量的氣候、地形、地貌、土壤等各項自然因素,量化分等體系各因素因子,揭示園地自然質量的差異,劃分園地質量等的活動。
1.1 ?分等分區(qū)
全國自然資源分等定級分區(qū)在我國傳統(tǒng)地理生態(tài)類型分區(qū)基礎上,共劃分為8個一級區(qū),分別是溫帶、寒溫帶濕潤區(qū),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區(qū),亞熱帶濕潤區(qū),熱帶濕潤區(qū),南亞季風濕潤、半濕潤區(qū),半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區(qū),干旱荒漠、半荒漠區(qū)和青藏高原高寒區(qū)。蘭州市8個縣(區(qū))均屬于半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區(qū)。
1.2 ?分等指標體系
園地分等指標體系包括因素層和因子層[2]。園地分等指標體系主要考慮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和水文因子。按照主導性、穩(wěn)定性、差異性、獨立性、現(xiàn)實性原則確定各因子指標,依據(jù)《農用地定級規(guī)程》(GB/T 28405—2012)并參考《園地分等定級規(guī)程》(TD/T 1071—2022)中給定的必選指標和備選指標,結合甘肅省園地實際情況,經專家咨詢論證后,建立了甘肅省園地分等指標體系(見表1)[3]。
1.2.1 ?園地分等指標權重確定
根據(jù)《甘肅省園地分等定級技術方案》,分等指標權重采用德爾斐法確定。甘肅省內土地、林業(yè)、草原、氣象、農業(yè)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在不協(xié)商的情況下獨立打分,確定各指標的重要性順序,再確定各指標權重值[4]。
依據(jù)《園地分等定級規(guī)程》(TD/T 1071—2022)的要求,園地分等因子權重之和等于1,其中果園和茶園必選指標權重之和不得低于0.9,其他園地必選指標權重之和不得低于0.8。氣候因子推薦權重為0.30~0.40,土壤因子推薦權重為0.30~0.40,地形因子推薦權重為0.20~0.30。根據(jù)上述方法,確定了甘肅省統(tǒng)一的園地分等指標體系權重值,見圖1、圖2。
1.2.2 ?分等因素因子數(shù)據(jù)獲取
1.2.2.1 ? ?氣候因子
在園地分等指標體系中,園地氣候因子包含年日照時間、積溫、年均降水量、年極端低溫4個指標。氣象因子主要通過氣象站點近30年觀測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獲得,中國科學院資源環(huán)境科學與數(shù)據(jù)中心的中國氣象數(shù)據(jù)作為補充數(shù)據(jù),同一縣作為1個均質地區(qū)賦相同氣象因子的數(shù)值。
將收集的氣候屬性值,錄入園地分等單元,獲取年日照時間、積溫、年均降水量、年極端低溫4個氣候指標屬性值,得到分等單元年日照時間分級、積溫分級、年均降水量分級、年極端低溫分級,通過分等指標等級劃分標準及其分值表賦予相應的分值。
1.2.2.2 ? ?土壤因子
在園地分等指標體系中,園地土壤因子包含土壤pH值、有效土層厚度、有機質含量、土壤質地4個指標[5]。土壤因子屬性值通過以下4種方式獲取。1)甘肅省現(xiàn)狀園地圖斑標注為可恢復地類的,可通過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獲取土壤因子屬性,目前耕地質量分類項目對耕地土壤因子進行了布點采樣,數(shù)據(jù)現(xiàn)實性較強。2)部分現(xiàn)狀園地圖斑以經濟林形式出現(xiàn)在林草綜合監(jiān)測成果中,可直接采用林草綜合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中的土壤因子屬性。3)園地土壤因子借助土壤“二普”成果,土壤圖主要記錄該地區(qū)土種的分布狀況,土壤志與土壤圖對應,記載該地區(qū)土壤狀況及所有土種屬性,描述各土種在該地區(qū)的大致分布情況,土種屬性獲得土壤指標是不易發(fā)生改變的,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質穩(wěn)定性較強,所以采用土壤“二普”數(shù)據(jù)獲取指標屬性值。4)通過補充調查采樣檢測,獲得土壤因子指標相應屬性值。將收集到的土壤屬性值,套合園地分等單元或直接錄入獲取土壤pH值、有效土層厚度、有機質含量、土壤質地4個土壤指標屬性值,得到分等單元土壤pH值分級、有效土層厚度分級、有機質含量分級、土壤質地分級,通過分等指標等級劃分標準及其分值表賦予相應的分值。
1.2.2.3 ? ?地形因子
在園地分等指標體系中,園地地形因子包含坡度和坡向2個指標[6]。坡度是利用國土變更調查中的坡度圖,套合園地分等單元,按面積占優(yōu)最大原則獲取坡度屬性值,得到分等單元坡度分級,通過分等指標等級劃分標準及其分值表賦予相應的分值。坡向是利用數(shù)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制作坡向圖,套合園地分等單元,獲取坡向屬性值,得到分等單元坡向分級,通過分等指標等級劃分標準及其分值表賦予相應的分值。
1.2.3 ?分等單元分值計算方法
根據(jù)蘭州市園地分等指標等級劃分標準,計算各分等單元分值。其數(shù)學模型如下:
[Gi=j=1mWjQij] ? (1)
式中:Gi為第i個分等單元分值;i為分等單元編號;m為分等指標個數(shù);j為分等指標編號;Wj為第j個分等指標的權重;Qij為第i個分等單元第j個分等指標的分值。
依據(jù)分等單元分值計算方法及各分等指標權重值,計算得到分等單元作用分值。
2 ?蘭州市園地分等分析
參考《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guī)程》(TD/T 1055—2019)和《國土調查數(shù)據(jù)庫標準》(TD/T 1057—2020),蘭州市園地面積占全域面積的1.14%,按照省級等的劃分標準,蘭州市園地在一等至五等均有分布,集中分布在三等,占蘭州市園地面積的46.75%(見圖3)。
從圖4可以看出,城關區(qū)、七里河區(qū)和紅古區(qū)果園等別集中在二等,西固區(qū)、永登縣和榆中縣果園等別集中在三等;其他園地除永登縣外,各縣(區(qū))占地面積比重相對較小,永登縣其他園地等別主要集中在三等和四等。
從測算的結果分析,蘭州市園地分布面積與作用分值間無必然聯(lián)系。蘭州市近郊四區(qū)(城關區(qū)、七里河區(qū)、西固區(qū)和安寧區(qū))范圍內年日照時間、積溫、年均降水量等氣候因素內部差異較小,遠郊三縣一區(qū)(紅古區(qū)、永登縣、皋蘭縣和榆中縣)在日照時間、積溫、年均降水量等氣候因素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受隴中黃土低山丘陵水土保持水源涵養(yǎng)生態(tài)保護廊道和祁連山北麓中東部山地針葉林水源涵養(yǎng)生態(tài)保護廊道的影響,遠郊三縣一區(qū)與近郊四區(qū)的氣溫和年均降水量存在一定差異;有效土層厚度差異較大,土壤pH值、有機質含量略有差異;坡度差異較大,一般坡度太大不利于水分和土壤養(yǎng)分的存儲,坡度較小的溝渠、道路旁園地圖斑作用分值較高;另外,陽坡和半陽坡園地較陰坡、半陰坡的作用分值較高。
通過對8個縣(區(qū))的分等結果的分析,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對級別劃分結果進行驗證,針對園地的種植類別進行采樣分析,形成標準樣地,并進行劃分結果的驗證。蘭州市園地分等標準樣地如圖5所示。
3 ?保護建議
3.1 ?加強規(guī)劃引領,健全分類管控機制
在國土空間規(guī)劃編制工作中,“一張底圖”是必然趨勢,合理規(guī)劃園地布局有助于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基礎上,銜接好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及建設用地等用地類型布局,在“統(tǒng)一底圖、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平臺”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各類用地體系,為摸清各類自然資源資產量、完善價格體系奠定扎實基礎。
3.2 ?結合定級成果,改良土壤質量
園地定級是在分等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管理因子、勞作便利條件及區(qū)位因素等對園地進行綜合分析,揭示調查區(qū)內部園地質量的差異,并劃分為若干級別。園地上的產出主要滿足居民飲食需求,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蘭州市園地結構較單一,土壤質量較貧瘠。因此可結合園地定級結果,對不同區(qū)域的土壤加大投入,人為改良。土壤改良的作用是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水分滲透能力和蓄水能力,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土壤肥力。對于坡度較大的山地,可通過修筑梯田等方式減少水土流失,增施有機肥,滿足園地作物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張鳳榮.園地、林地和草地分等定級的思想原則和指標體系探討[J].中國土地,2020(10):18-19.
[2] 李歡,張安錄.園地分等的理論方法研究土地經濟研究[J].土地經濟研究,2021(1):196-21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園地分等定級規(guī)程:TD/T 1071—2022[S].北京:地質出版社,2022.
[4] 陳桂珅,程鋒,吳克寧.園地分等定級的技術標準構建[J].中國土地,2022(9):33-35.
[5] 付國珍,擺萬奇.耕地質量評價研究進展及發(fā)展趨勢[J].資源科學,2015,37(2):226-236.
[6] 胡孌運,李春輝.基于ArcGIS的第三次國土調查耕地坡度級別賦值模型研究與應用[J].測繪通報,2019(S1):137-139.
(責任編輯:張春雨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