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士蘋果生長特點
富士蘋果是中國常見蘋果品種之一,為薔薇科蘋果屬,蘋果果樹屬于喬木,成年后的蘋果果樹樹形高大,樹干呈灰褐色,擁有圓形樹冠及短主干,小枝則呈現短粗的圓柱形。葉片為半橢圓形,葉面表面光滑、葉背則長有茸毛,葉片基部整體呈圓形。蘋果萌芽率及成枝力較強,再加上富士品種本身的特點,前期長勢旺盛,萌芽率和成枝力都高于平均水平,無需擔心枝芽量不足的問題。同時富士蘋果座果率也相當高,正常情況下,富士蘋果花序座果率可高達70%,但由于果臺枝相較于其它品種細,需要正確的修剪方式來確保連續(xù)結果。富士蘋果果實往往在第5年后進入盛果期,果實碩大,通常具有艷麗的紅色外表和較為規(guī)整的外形,果肉酸甜可口,肉質較為緊密,在常溫條件下能儲存4個月之久,同時產量較高,具有良好的營養(yǎng)價值和經濟價值。由此可見,富士蘋果適合國內大規(guī)模栽培。
2富士蘋果栽培管理技術
2.1前期準備
雖然富士蘋果栽培與管理措施已經相對成熟,但受限于各地發(fā)展情況不同,仍然有許多果農缺乏科學的技術方法。盲目種植不但影響果樹成長,還會影響果實產量。因此,需要做好前期栽培工作,提高成果質量和產量。
首先需要根據蘋果果樹生長特點選擇合適園址。考慮到富士蘋果果樹喜溫度適中、光照較多的地區(qū),因此,園區(qū)地址溫度不宜過高或過低,要有充足光照,避免洪澇和干旱。在選擇栽培園區(qū)時,應保證當地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有利于果樹生長。同時應盡量選擇海拔高度相對較低、光照充足的地區(qū),這樣既能夠保證充足光照,又能夠避免由于極端天氣而帶來的負面影響,保證了果實質量和產量。在選擇好適宜的園區(qū)地址后,同樣應根據富士蘋果生長特點修建園區(qū),由于富士蘋果在幼樹階段長勢旺盛,對光照和營養(yǎng)需求也同樣較高,需要按照相關標準建立園區(qū),為富士蘋果生長提供良好條件,包括光照、通風及園區(qū)灌溉條件、運輸條件等,為后續(xù)各項工作提供便利,在園區(qū)建成后,應開展土壤改良工作,對土壤進行增肥并同時翻種,顯著改善土壤肥力條件,防止土壤結塊,提高土壤通透性,為富士蘋果果樹成長提供有利條件,從而確保果樹正常生長及最終果實品質。不同富士品種特性差異較大,果農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早熟品系或晚熟品系,同時也應該根據地理條件、緯度、抗逆性、抗蟲害等特性進行選擇,盡量選擇環(huán)境適應力好、果實著色率高、產量優(yōu)異的品種,這樣能夠減少后續(xù)的管理難度,從而提高整體產量和質量[1]。
2.2栽植
在選擇合適的品種后,就要開始栽植,既要保證種植密度,合理利用土地,還要確保株間距適宜,避免單位面積營養(yǎng)物質不足或空間不足影響果樹生長,對于短枝品種,可以適當密集化種植,對于長枝品種則需要適當松散排布,合理密植不但能夠提高土地利用率,還能促進果樹生長,提高經濟效益。為了滿足果樹前期生長需求,在種植過程中可以適當施肥,提高生長效率[2]。
2.3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包含灌溉和施肥兩個重要步驟,施肥包括萌芽期、膨果期、果實成長期追加施肥及秋施基肥,在施肥時,需要根據富士蘋果生長需求施加不同肥料。萌芽期施肥主要為開花較多及缺失營養(yǎng)的弱樹及時補充營養(yǎng),防止由于缺乏營養(yǎng)導致落花和落果,此時期施肥能夠顯著改善富士蘋果根系發(fā)育情況,使果樹能夠更好地積累營養(yǎng)物質。在每年6~7月,由于春梢停止生長,秋梢逐漸開始旺盛生長,蘋果也逐步進入膨果期,果樹生長強度大,此時也是水肥管理關鍵時期,在施肥時必須注重氮肥、磷肥、鉀肥的混合施用,此時幼樹氮磷鉀肥料占比為1:1:0.5,而初果期果樹則需要均衡補充營養(yǎng),以1:1:1比例施用,盛果期果樹適當減少磷肥施用比例,氮肥、磷肥、鉀肥施用比例為1:0.5:1。此時施肥能夠促進果實膨大,避免出現大小年收成不同的現象,實現果實增產。在7月下旬,為了滿足果實著色及膨大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需要再次施肥,保證富士蘋果色澤和品質。最后,在10月左右,由于果樹根系發(fā)育旺盛,持續(xù)時間較長,需要適當施加球肥,保證果樹營養(yǎng)供給[3]。
2.4后期管理
(1)整形修剪。富士蘋果樹在不同時期需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對于幼樹而言,一般采取前促后控的修剪方式,即先促進幼樹生長、定干,在定干結束后進行修剪、拉枝。這樣能夠幫助蘋果幼苗盡早定形,提高收成。而在初果期,則需要對樹體結構進行整體調整,防止頂端優(yōu)勢現象,留好果樹骨干枝,并針對性地控長促花,為后期豐產打下堅實基礎。而對于盛果期果樹,則應維持其長勢,進一步控制上強下弱現象,實現果實優(yōu)質高產。在修剪過程中,應以調整枝量、改善果樹通風透光條件為主,為了避免頂端優(yōu)勢的出現,應去除過低主枝,控制主枝數量。同時應以夏季修剪為主,合理培養(yǎng)枝干,并合理限制整體產量,克服大小年現象,對于較為健壯的枝組,更應著重培養(yǎng),使得整體比例處于適宜狀態(tài)[4]。
(2)疏花疏果。一旦果樹開花結果過多,超過了樹體本身的養(yǎng)分供給,不但會導致最終長出果實偏小,更會導致整體含糖量低,影響果實口感,為了確保營養(yǎng)供給,提高果實質量就必須及時疏花疏果,首先根據園區(qū)規(guī)模預估產量,在確定后,大致計算每株果樹留果量,疏花以蘋果樹花序分離到開花前的階段為宜,在此階段,應根據品種及果樹生長情況,按照相應間距留花,對于過于緊密的花序則進行疏花操作,對于強壯枝干花序,此間距可以適當縮進,而對于較弱枝干則適當拉遠兼具,在生長過程中應持續(xù)觀察,保留優(yōu)良花,及時疏掉弱花、病蟲果及畸形果,留下健康碩壯的花朵和果實。在疏花疏果過程中,嚴格觀察每株枝干,確保最終果實產量及質量[5]。
(3)套袋管理。在套袋過程中,首先要根據當地自然環(huán)境及品種特性選擇套袋方式,雙袋能夠有效提高果實色澤和質量,若對果實有著更高的品質要求的農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單層膜袋、單層紙袋或雙層套袋。在套袋過程中,應避免在霧天和雨天套袋,這樣能夠最大限度保證套袋效果,提高套袋質量,一般而言,富士蘋果套袋以蘋果落花15 d左右為宜,有雙袋需求的可以在膜袋完成后10 d套紙袋,這樣能夠使最終果實更加細膩,色澤更加艷麗。在套袋期間也應注重病蟲害防護及施肥,施肥能夠顯著提高果樹抵抗力,降低病蟲害發(fā)生概率,而施加各類藥劑則能夠殺滅病菌和害蟲,確保病蟲害防治效果。除了利用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外,還可以利用生物、物理法進行防治,這樣能夠避免化學農藥殘留,避免土壤污染。富士果實發(fā)育期一般為180 d左右,套袋時間以果實脫綠,即90 d左右為宜,同時根據果實品種、發(fā)育情況和積溫情況進行相應推遲。除了脫綠程度以外,海拔高度、晝夜溫差等同樣是影響脫袋時間的主要因素。若脫袋時間過早,會影響果實上色,影響最終色澤,同時脫袋應避免霧天和雨天,環(huán)境過于潮濕會對表光不利,也會使果實產生裂果、爛果等現象,最后應避免氣溫過高的時間段套袋,過高氣溫同樣影響果實質量。在脫袋后也應該采取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手段,使用化學手段防治時,若遇到降雨,應施加2次藥劑,同時施加葉面鈣肥,防止苦痘病[6]。
富士蘋果栽培與管理措施影響了最終產量及果實質量,首先需要注意前期選址、園區(qū)修建及品種選擇工作,選擇溫度適宜、光照充分、營養(yǎng)物質豐富的地區(qū)為佳,同時注重周邊環(huán)境、灌溉等因素。在栽植過程中,也應注意植株密度,并在植株生長過程中及時對其進行修整,避免頂端優(yōu)勢的發(fā)生。在后期管理階段,應注重疏花疏果,保障果樹本體的營養(yǎng)供給,避免過多果實影響最終產量與質量,最終通過套袋、病蟲害防治等措施,確保富士蘋果產量。
參考文獻
[1]賀曉偉,張成才.富士蘋果栽培管理技術要點淺析[J].南方農業(yè),2020(15):30-31.
[2]王鵬飛.山西大同富士蘋果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yè)工程技術,2018(8):57.
[3]艾合麥提·艾爾肯.紅富士蘋果優(yōu)質種植技術當前問題與對策[J].食品安全導刊,2021(15):2.
[4]岳雄義.新建紅富士蘋果園規(guī)范管理措施探討[J].南方農業(yè),2022,16(2):3.
[5]梁志宏,黃玉龍.套袋栽培對紅富士蘋果果實品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21(10):7.
[6]王勇.“紅富士”蘋果寬行密植栽培技術[J].北方果樹,2021(5):2.
(甘肅省莊浪縣果業(yè)站李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