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成浪 谷留明
一、初識題目
題目 在矩形ABCD中,AD長為3,AB長為4,動點E在矩形ABCD的四邊上運動,如圖1,求點E到點A和點B的距離之和的最大值?
初看這道題時,以為只需簡單地作一個對稱,再利用三邊關系求解,但發(fā)現(xiàn)此題求的是最大值,并非常見求最小值問題.經(jīng)過簡單的分析,容易確定所求線段和最大時,點E應在線段CD上,下文中只分析這種情況,且點E不在線段CD兩端.根據(jù)直覺,覺得當點E應該在與點D或點C重合時,所求線段和取得最大值.
為了嚴謹?shù)厍蟪鲎钪?,先利用函?shù)來對線段和進行表達,然后求出它的最大值.
設點Ea,3,其中0 二、討論交流 經(jīng)討論之后便出現(xiàn)了兩種簡單且巧妙的方法.我們從幾何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的.下面只分析點E在線段AB上(不含兩端)時的情況,證DA+DB>EA+EB. 方法一:如圖2:作點A關于點D的對稱點F,連接BD,F(xiàn)E.延長BE交DF于點G.此時,DA+DB=FD+DB=FG+GD+DB>FG+GB=FG+GE+BE>FE+BE=EA+EB. 運用此法,可以證明隨著點E從線段AB中點向點D靠近時,EA+EB逐漸變大.當點E與點D或點C重合時,EA+EB取到最大值8. 方法二:如圖3,構造一個以點A,B為焦點,長軸長為DA+DB=8的橢圓,在上半橢圓上取點D,C,使四邊形ABCD為矩形.結合圖形得線段CD上兩點之間的點都在橢圓內,所以EA+EB<8=DA+DB.故當點E與點D或點C重合時,EA+EB取到最大值8.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從幾何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方法一從三邊關系來證明不等式,方法二構造橢圓,利用橢圓的第一定義來轉化邊,類似于根據(jù)點在園內,得到該點到圓心的距離大于半徑. 三、“自我斗爭” 雖然以上兩種幾何方法已得出結果,是否可將代數(shù)與幾何相結合來解決這個問題?于是經(jīng)過一番思索,我得到了以下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 目標是證明DA+DB>EA+EB,即證FD+DB>FE+EB,即證FG>FE+EB.如圖4建系,設Ea,30 接下來,以點F為圓心,以FG長為半徑作圓F;以點E為圓心,以BE為半徑作圓E;延長FE交圓E于點H.則FE+EB=FE+EH=FH,所以即證FG>FH,只需證點H恒在圓F內部,從而只需證圓E內含于圓F.證明如下: 圓F:x2+y-6=64,圓E:x-a2+y-32=a2+8a+25.兩式相減得直線l:ax-3y-4a-6=0.因為圓心E在圓F內部,只需證圓E和圓F均與l相離.利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得點F到直線l距離為d1=4a+24a2+9.要證d1>8,即證a+62-4a2+9=3a(4-a)>0,因為08成立.同理點E到直線l距離為d2=a2-4a-15a2+9,圓E半徑EB=a2-8a+25.d2>EBa2-4a-152>a2+9a2-8a+254a>a2,因為0EB成立.從而DA+DB>EA+EB,最終EA+EB的最大值為DA+DB=8. 相比于一般求最值的題目,本題難點在于求兩條線段的和,這個方法的基本思路在于用圓的半徑等長,將折線段轉化為一條直線段,然后將要證的大小關系,轉化為兩圓的位置關系. 參考文獻 [1]邱均儒,谷留明.一道不等式題的多種巧證和結論推廣[J].中學數(shù)學研究(江西師大),2021(09):31-32. 本文系2020年合肥市教育科學科學規(guī)劃課題《“數(shù)學寫作”促進高中數(shù)學學習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HJG2010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