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課文《黃山奇石》運用了一些修辭手法,描繪出黃山的石“奇”。
請看,“仙桃石”就像“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shù)氖P上”,不僅繪出了這塊石頭的“形態(tài)”,而且讓人感受到它的“動態(tài)”;“猴子觀?!本秃孟褚恢缓镒印皟芍桓觳脖е取保岸自谏筋^”,“望著滾滾的云海”。此刻的“猴子”就像小朋友看到美食時的表現(xiàn)一樣,格外專注。
請看,“仙人指路”就像“一位仙人,伸著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正在向人說前方的路怎么走,多神??!再請看“金雞叫天都”,突出一個“叫”字——“金光閃閃的雄雞”,“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我們雖然沒有親眼看見過黃山奇石,但從石頭長得像“一位仙人”“金光閃閃的雄雞”的描繪中,我們可以想象出它的樣子。
比喻句、擬人句的妙用,讓黃山奇石像人一樣有感情、有動作。讀著這樣的文字,怎能讓人不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