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姍
寫作誤區(qū)
七年級學生由于缺少對人物、生活等方面的細致觀察,在刻畫人物時,往往只會使用單一的對話形式,這樣便導致作文內(nèi)容空洞寬泛,不能很好地突出人物特點。
文題亮相
在我們身邊??傆腥肆钅阌∠笊羁獭S械娜孙L趣幽默,妙語連珠;有的人真誠善良,像一縷陽光;有的人勇敢有擔當,是我們的榜樣……在你身邊,有哪些讓你難忘或?qū)δ阌猩羁逃绊懙娜?,請選擇其中一個,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記敘文。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角度自選;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個人信息。
失誤作文
窗 外
假期,我懶洋洋地躺在床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果然,鄉(xiāng)下的生活就是比城市要清靜得多。
清晨,我朝窗外望去,卻瞧見了奶奶的身影,她正搬著梯子向一棵杏樹走去,爺爺跟在奶奶的后面,手臂上還挎著籃子。①
可能是出于玩心,我把頭埋下去,只留眼睛及以上的部分看著爺爺奶奶的一舉一動。只見奶奶將梯子架在樹上,抬頭看著那些已經(jīng)成熟的杏子。
奶奶抬手按了按梯子,說:“這什么破梯子呀!”隨即皺起眉,嫌棄地搖了搖頭,卻沒有停下手中的動作。②
“破梯子就不要爬了,多危險呀!”爺爺皺著眉說??赡棠炭戳搜凼稚系谋?,道:“危險也得上去啊,孫女最愛吃甜杏兒了,我得趁她還沒起床,趕快給她摘點下來?!睜敔斢终f:“愛吃也可以去市場上買啊,多省事?!蹦棠虆s說:“市場上的怎么能跟咱們自己種的比呢,他們那個又不知道打沒打農(nóng)藥,我可不放心給孫女吃?!雹勰棠踢呎f邊小心地向樹上的杏兒探去,隨著清脆的“咔嚓”聲,杏兒被摘了下來,那是一枚又大又黃還微微泛紅的果子。
十分鐘后,我一看表,七點半了,是我平時起床的時間。奶奶從梯子上下來,看著籃子里的杏兒,皺紋都笑出來了。爺爺有點后怕,小聲說了她幾句。奶奶毫不示弱,回道:“你知道什么呀你!上邊的杏兒才甜呢!”
別說,那泛紅的杏子,還真挺甜的,直甜入我的心房。④
①開篇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既沒有點題,又沒有凸顯中心。修改時,這一段與上一段可以合并,既扣住題目,又能引出作文的主人公。
②對奶奶動作的敘述較為干癟,沒有畫面感,語言略生硬。
③這一部分是習作中心,敘述了奶奶為了讓孫女吃上甜杏,自己親自登梯子摘杏的事情。但小作者只運用了語言描寫來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讀來略顯枯燥,不能很好地突出奶奶對孫女的愛,自然很難引起讀者共鳴。
④結(jié)尾沒有扣題,不能很好地突出中心。
病情分析
1.習作想通過奶奶爬梯子上樹摘杏這一行為來體現(xiàn)其對孫女的愛,但由于小作者的觀察不夠細致,無法準確生動地描摹出奶奶爬梯子的危險和摘杏的艱難,畫面感缺失,讓讀者無法真切地感受到奶奶對孫女的愛。
2.在塑造奶奶這一人物形象時,小作者反復且單調(diào)地運用了人物對話描寫,只能看出奶奶上樹摘杏的目的,卻無法讓讀者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心理和情感,讀來生硬枯燥。
3.習作內(nèi)容與題目的關(guān)聯(lián)不大?!拔摇痹诖皟?nèi)望向窗外,但全文卻沒有“我”望窗外時的感受。拿到杏子后,以一句“甜入心房”結(jié)尾,略顯倉促,很難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升格佳作
窗 外
◎楊子睿
假期,我懶洋洋地躺在床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果然,鄉(xiāng)下就是要比城市清靜。我抬起頭,向窗外看去,熹光里,鳥兒們像開演奏會似的,在杏樹枝頭長鳴。(寥寥數(shù)筆的環(huán)境描寫,營造出了祥和的氛圍,為下文寫奶奶早起摘杏的情節(jié)做了鋪墊。)
正當我看得不亦樂乎時,突然瞧見了奶奶的身影。她正搬著梯子慢悠悠地向這棵杏樹走來,緊跟其后的是皺著眉頭、一臉擔憂的爺爺,手臂上還挎著小籃子。(小作者運用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法,寫出了奶奶腿腳不靈便卻仍要上樹摘杏的情形,表現(xiàn)了奶奶對孫女的愛。)
可能是出于玩心,我半蹲在窗臺前,悄悄注視著爺爺奶奶的一舉一動。只見奶奶慢騰騰地將梯子架在樹干上,向后撤了一步,雙目左右掃動,似乎是在察看成熟的杏子在什么地方。找到后,奶奶抬手按了按梯子,用了很久的梯子晃了一晃,她那黑而疏的眉毛頓時皺在一起,嫌棄地搖了搖頭。看奶奶的口型,仿佛在說:“這什么破梯子呀!”“破梯子就不要爬了,多危險呀!”爺爺皺著眉道。他的聲音一向很大,即使在房間內(nèi),我也能聽得一清二楚。奶奶看了看手表,臉上露出著急的神色:“危險也得上啊,孫女最愛吃甜杏兒了,我得趁她還沒起床,趕快給她摘下來?!保ㄟ@一部分運用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寫出了奶奶堅持上樹摘杏的過程,語言細膩,表現(xiàn)力強。)
爺爺擔心奶奶的安全,一邊小心地扶著梯子,一邊佯裝“生氣”道:“愛吃咱可以去市場上買給她啊,多省事?!蹦棠虆s說:“市場上的怎么能跟咱們自己種的比呢,他們那個又不知道打沒打農(nóng)藥,我可不放心給孫女吃?!闭f完,奶奶好像更堅定了,繼續(xù)向上爬。爺爺?shù)拿碱^愈皺愈緊,他抿緊嘴唇,青筋暴起,眼睛一刻不離地盯著奶奶。向上爬了四格左右,奶奶便停下了,手伸出去,想要抓住那枚杏子。剩大約一厘米時,她的手已經(jīng)無法再向前了,只好慢慢踮腳,將身體往前傾。爺爺看得干著急又使不上勁兒。梯子晃了一下,這危險的動作令我忘了出聲,僵直著身子,蹲在窗前看著。此刻,奶奶的額角已滲出細汗,她左手青筋暴起,死死地按在梯子上,右手顫抖著向杏兒伸去,一晃,兩晃,終于,那杏兒被摘了下來!那是一枚又大又黃還微微泛紅的果子。(摘杏過程步步推進,情節(jié)陡起波瀾,扣人心弦。)
不知過了多久,奶奶終于摘了滿滿一籃子杏子??粗约旱某晒?,奶奶滿意地笑了起來。爺爺小聲說了她幾句,奶奶卻毫不示弱,回道:“你知道什么呀你!最上邊的杏兒才甜呢!”
望著窗外的一幕,我早已淚流滿面,原來每一顆甜杏的背后,都是奶奶冒著危險摘下的。我早已習慣了奶奶的投喂,卻從未想過那些高高掛在樹梢的杏子是怎樣到了我嘴里的。這只是所有艱辛中我看見的一幕,那些種植、養(yǎng)護、修枝的過程更是不易。
看著奶奶遞來的杏子,我覺得格外香甜,直甜入心房。(結(jié)尾加入“我”的感受,升華主題,體現(xiàn)了孫女對奶奶的付出的感動,以小見大,點明主旨。)
【清華附中望京學?!?/p>
升格點評
升格文亮點如下:
1.小作者通過仔細觀察,捕捉到爺爺奶奶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特點,如爺爺對奶奶的緊張,一邊嘴上抱怨,一邊全力輔助奶奶摘杏,體現(xiàn)了兩位老人雖然想法不同,但都有一顆為孫女吃上甜杏而努力的心。
2.運用多種描寫手法,細化動作,延展過程。升格文準確選用動詞,形象地體現(xiàn)了奶奶摘杏的不易;細節(jié)描寫做補充,使摘杏的過程更有畫面感,讀來身臨其境;精妙的語言描寫,更好地反映出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體現(xiàn)了奶奶對孫女的愛。
3.結(jié)尾以小見大,升華主旨。小作者通過看窗外奶奶的一舉一動,感受到了奶奶對自己的一片深情,由此聯(lián)想到奶奶一直以來的默默付出,言有盡而意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