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
初識海棠,是在李清照的《如夢令》里,那時年輕,沒有養(yǎng)花的念頭,也無心貼近花花草草,就是覺得詞人的意境很美,“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痹鯓拥囊环N花兒,能讓一個才女牽腸掛肚,夜不能寐?花兒美在海棠,這大約是李清照的心念。我此生不喜詩,可是遇到好詩,也絕不放過,像王維、蘇軾、李清照的詩詞,有種入骨的意境。
海棠為古老花木,《爾雅》稱它“楙”,《詩經(jīng)》里的“投我以木瓜,報之予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考證者認為,詩里的木瓜、木桃,實際是國產(chǎn)木瓜,以及其近親的貼梗海棠。
歲月已遠,真?zhèn)坞y辨。
后來又讀一些關(guān)于海棠的古詩,知道它是春天的花,春分將近,海棠花初綻。花未開時,花蕾紅艷,點點胭脂,花開之后,花瓣粉艷,薄透如玉,文人墨客題詠不絕。周紫芝《好事近·海棠》里的“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還有李彌遜的《虞美人·東山海棠》里的“海棠開后春誰主,日日催花雨”,都是把海棠賦予了春色春光。
退休后的父親動了養(yǎng)花的心思,院子里、室內(nèi)養(yǎng)了二十多盆。某日,我回去,推開院門,迎面是一盆開得正好的花,紅艷的花朵間鑲嵌著金黃的花蕊,是那種開門見山的喜悅。
“這是貼梗海棠”,父親的語速快,我將“貼?!甭牫闪恕拌F桿”,再說它的枝條色形也像鐵桿。父親糾正說:“貼心的貼,樹枝的那個梗?!蔽疫@才明白過來,那盆海棠的花朵緊貼枝條綻開。貼梗,暖心。
貼梗海棠,只是海棠的一個品種,《群芳譜》云:“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其花色依品種不同,有桃紅、朱紅、粉紅、肉紅、橙紅、月白、復合色,朵朵花瓣光潔剔透,宛若大觀園里風采極致的妹妹們。在我所處的關(guān)中,養(yǎng)貼梗海棠者居多,花色大紅或猩紅。
這個悅目的植物,其果是藥,中藥里叫皺皮木瓜,《海藥本草》言之“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薄侗静菰傩隆氛f它“斂肝和脾胃,活血通經(jīng)?!苯品?,可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痛。
蘇軾也是李清照那般喜愛海棠,留下千古傳頌之《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痹S三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降職任團練副使。一日,黃州定慧院東的一棵海棠花綻放,花朵嬌艷粉嫩。他怕東風吹落鮮花錯過花期,因此燃著高高的紅燭,在花樹下支桌飲酒,與花為伴。東風裊,云兒淡,處江湖之僻遠,守著花兒開放,四十三歲的蘇軾進入了“忘我”之境界。
在清朝,喜愛貼梗海棠成為一種時尚,連乾隆都為之賦詩:“似惜垂絲特柔態(tài),別教貼梗示微剛。”看來他不喜嬌柔之態(tài)的垂絲海棠,對有鐵桿氣魄的貼梗海棠一往情深。他寫過幾首關(guān)于貼梗海棠的七言絕句,稱得上一種植物的粉絲?;实蹖檺?,世人競相仿效。才華橫溢之人,在那時被譽為貼梗海棠,嘉慶年間的當紅旦角張壽林,在《日下看花記》中以此名呼之。
畫師們當然不肯放過海棠花,尤以張大千為最。花鳥題材里,他尤擅海棠,用墨華滋多變,敷色清新鮮活,柔中蘊剛,自然成趣,被徐悲鴻贊之“前無古人”。
父親的院里,一圈籬笆圍著母親種的菜,那棵海棠在籬笆內(nèi),貼著籬笆生長。起初,母親不讓父親在菜地里種花,父親笑著說只這一棵,母親就認了。等到它花開了,母親才眉開眼笑地說這么好看啊,此景,像極了蘇軾詩中的那句:“嫣然一笑竹籬間”。
樓下小區(qū)花園的小廣場,一男一女在打羽毛球。男的一個高挑,羽毛球飛向了一棵繡球樹上,白色的球與白色的花混在一起,看不清球落在哪兒,男的繞樹望了會,走近樹身,用羽毛球拍在樹枝與花間這兒戳戳,那兒撥撥。那女的忙喊:“別戳了,小心把花戳下來,家里還有球,我去取?!?/p>
這一幕,讓我心頭溫馨。
惜花,是一個人的美好品行。
那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少婦,白凈的臉蛋,若潔白的繡球花朵。
一種美,需要另一種美的呵護。
繡球,古時解釋有三,一是繡球花,二是女子飾品,三是菊花。以后,菊花漸漸退出繡球一名,繡球也從女子的飾品中消失。不過,我依然念著拋繡球那個古老的民俗,吉祥之日,求婚的男子聚于繡樓之下,接住姑娘拋出的繡球者,就獲得了幸福,一顆心砰砰地跳。古時的愛情雖然隱晦,羞澀,但有詩意?,F(xiàn)代青年愛戀的方式,我不喜歡。
好了,現(xiàn)在說繡球花。
繡球分草本和木本,草本宜植盆,木本宜地栽;草本花五色:藍、紅、粉、白、綠,木本皆白色;草本怕冷,木本耐寒。人之常養(yǎng)者,為草本。它屬陰,是女人花,民間稱陰繡球,花開陰影中。只要不暴曬,皆可開花。
繡球花有別名:八仙花、紫陽花、繡球莢蒾、粉團花、七變化、洋繡球?;ㄐ蝹銧?,由諸多花序集成,若女子拋情的繡球,如寒冬大地上的雪球?;ㄩ_夏,止于秋,花期漫長,宋人顧逢有句:“正是紅稀綠暗時,花如圓玉瑩無疵。”紅花落盡,綠葉凋零,繡球卻如玉球花開燦爛。
紫陽花為白居易之冠名。五十歲那年七月,他調(diào)任杭州刺史,此時西湖已失繁華,他在四面荒草的招賢寺發(fā)現(xiàn)了一棵色紫氣香的花樹,無人知名。
正逢夏秋暑熱,少有植物開花,他算是半個植物家,遂悉心考證,在排除了木槿、紫薇、石榴、荷花、瓊花等諸多花之后,便以紫陽花名之,而據(jù)植物學家考證,它其實是草本繡球,雖沒有木本繡球長得高,但植于野外,也可高達三米。唐時,盆栽花木并未流行,要么種樹,要么折枝插瓶,那時的草繡球皆為成年灌木,一樹樹花團錦簇。因之,白居易《紫陽花》一詩,寫的是繡球。
“何年植向仙壇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雖在人間人不識,與君名作紫陽花。”
花開山林不知名,紫繁燦爛入佛家。是誰,什么時候,將這棵仙花栽在山清水秀的西湖?又是誰,將它植于這仙山寺廟?在白居易看來,此為仙物。既然世人皆不知其名,那么我來給他命名好了。紫色,唐人視之為極品之色,紫陽,寓含仙意,那么叫紫陽好了。那會兒,他是有影響的人物,他喜櫻花,京城于是種滿櫻花。
白居易對一種草木的命名,無人反駁。一種錯誤的命名,后來索性作了草本繡球的別名。
繡球喜水,可以剪枝泡水,花開數(shù)十日,又叫水葫蘆。去南方的一些寺廟,數(shù)次見水池里綻開各色繡球花,花束抱成一團,有種禪意。
“闌畔,闌畔。一樹繡球花滿,盈盈握雪團酥。”這是清人汪東的《轉(zhuǎn)應曲》,雖不怎么出名,但我喜歡詩里的背景。
繡球之花,已在百姓千家萬戶爛漫,栽植于盆,置于庭院避陽之處。前幾日,一位長兄送我一盆。他在家院養(yǎng)了棵繡球樹,每年繁殖,分成小盆,送親戚朋友。我接過花盆,連聲說謝,他說謝啥,等你養(yǎng)活了,開花了,請我喝幾盅。
很早就讀了《茶花女》,凄婉的故事情節(jié)和細節(jié)記不大清了,只是記住了女主角每天外出都要隨身攜帶一朵茶花,感覺里那花一定很美,啥模樣不曉得。未見其花先知花名,于我是常態(tài)。后來陸續(xù)曉得了茶花又名山茶花,三國時開始人工栽培,品種三大類,十二個花型,《花鏡》里記載了十九個:瑪瑙茶、鶴頂紅、寶珠茶、蕉萼白寶珠、楊妃茶、正宮粉、石榴茶、一捻紅、照殿紅、晚山茶、南山茶等,花型有單瓣、半重瓣、重瓣、曲瓣、五星瓣、六角形、松殼型,花色有紅、紫、白、黃,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花期可達三個月。
對茶花的認知,是不自覺累積的過程,真正養(yǎng),是讀到了馬致遠的“自立冬,將殘臘,雪片似紅梅,血點般山茶?!边@幾句,讓我動了養(yǎng)茶花的心思。一種花,可以綻放到舊歷年底,又是那般紅顏,多好啊。
我養(yǎng)花難入狀態(tài),春天里一盆茶花買回去,養(yǎng)了兩年多,總是花不開,我很不開心。剛在街頭買的時候,它打開著鮮艷的花朵,到家換了一個品質(zhì)上好的盆,沒過多少日子花就蔫了,接著枯萎脫落。之后,無論我怎樣擺弄,它就是與我作對,要么不結(jié)花苞,要么花苞沒長大就掉落,要么花苞露出一絲紅后就干枯。去年冬,好不容易打開碎碎的一朵,過了一夜就掉落在室內(nèi)的地上。
茶花不喜歡我,我徒有嘆息。
看抖音,人家說得一套一套的,記錄下來,按著去做,依然失望。土壤、水分、肥料、光照,就這四點,總是拿捏不住。
不開花,賞葉也可,然葉子也不鮮綠,總有半截枯葉,病悻悻的,像是我欠了它什么,沒有好臉色,幾次想拔出花盆扔了,卻心有不甘不舍,至今仍在我家的露天陽臺上,讓我揪心和沮喪。宛若一個不爭氣的孩子,疼愛,又生氣,仿佛人生的滋味。
當一個人的心愛之物無法向你展示它應有的美好,你還會心疼它嗎?還會在乎它的存在嗎?我有點小悲傷,但終究沒有遺棄它。
回頭想,難道它不悲傷嗎?因為我的拙劣養(yǎng)護,它綻放不出應有的美麗。是的,錯在我,而非它,我是受責備的一方。這樣想著,我不再責備它,而是心生愧疚,繼續(xù)著我的愛心,直到為它找到正確的養(yǎng)護方式。
真正適宜茶花生長的地方在云南。唐時《南詔圖》畫卷中的云南山茶古樹,為中國繪畫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山茶形象。描寫云南茶花的還有楊慎,嘉靖三年,他因卷入“大禮議”事件,觸怒世宗,被杖責罷官,謫戍云南永昌衛(wèi)。在那兒,他欣喜著寒冬里的茶花,寫下《山茶花》一首,全詩四句:“綠葉紅英斗雪開,黃蜂粉蝶不曾來。海邊珠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臺?!便y白的雪花飄灑在滇西的山川大地,蜜蜂和蝴蝶不見其蹤,唯有火紅的山茶花在綠葉陪襯下迎雪怒放。
為茶花賦詩者,有李白、溫庭筠、蘇澈、蘇軾、陸游、范成大、辛棄疾、柳宗元諸位詩詞大家。
蒙蒙雨絲中,蘇軾在杭嘉湖平原的梵行寺以茶花詩表述細碎的心語:“山茶相對阿誰栽,細雨無人我獨來。說似與君君不會,燦紅如火雪中開?!比松目部乐?,山茶花在他的生命里綻放清香。
在李白和溫庭筠的筆下,茶花被稱為海榴。
海榴,即山茶,又名海石榴。
以君子為一種植物命名,這是誰的構(gòu)思?沒有答案。
很多植物的命名者都找不到答案。
在古代,只有君主才可以被冠以君子,自孔子始,君子被全面引用到士大夫及讀書人的道德品質(zhì)層面,演繹成國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古往今來,品質(zhì)高潔、修養(yǎng)深邃之人,才可以稱為君子。
君子蘭這個植物,達到了如此的人格魅力。就其本質(zhì)屬性而言,它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根肉質(zhì)乳白粗壯,葉片整齊寬闊,質(zhì)地硬而厚實,傘形花序,花色有橘紅橙黃,端莊、典雅、脫俗。在中國,它的品種有一百六十多個,普及千家萬戶。它之所以受人喜愛,不僅是值得欣賞的碧綠光亮、猶如著蠟、晶瑩剔透的葉片,更在于它的花容。它的花開難得一見,但是一旦綻開,便令人賞心悅目。不少鑒賞花卉的行家認為,君子蘭即使沒有嬌艷動人的花朵,僅僅那猶如碧玉琢成的葉片,就令一些觀葉植物望塵莫及。
君子蘭非中國畫傳統(tǒng)題材,少有人畫,古人為它賦詩者亦寥寥無幾,大多以蘭為題材的詩,寫的是蘭花,而非君子蘭,許多人誤將二者混為一談。兩種植物雖都帶蘭字,但君子蘭屬于石蒜科,而蘭花屬于蘭科;外形上也有所差異,前者葉片寬大,后者葉子細長。
當代作家中,韓少華的散文《君子蘭》以物喻人,狀寫君子蘭有君子之風:
蘭而冠以“君子”,是其確有古君子之風么?
君子蘭,主根、花莖、蕊柱,一以貫之,垂老而不改其正直;展葉噴華,自是由于本固而榮了,哦,古人曾說:“君子務本”。
君子蘭,葉青如碧,花潔似乳,萼層出,蕊循序,素心蘊藉,華彩風發(fā),既質(zhì)樸,又光耀照人。古人也曾說:“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p>
君子蘭,葉豐澤,花明潤,神貌泰然,卻絕無矜傲;即面對山花野卉,也處之怡悅。古人還曾說:“君子泰而不驕”。
韓文之描述,形神皆備,且將花之特征與君子風貌糅合一起。
君子蘭至少養(yǎng)三年才能開花,而且溫度、光照、水分、肥料都要拿捏得當,所以難得一見。由于癡愛,這兩年買過五六盆,不是被水泡死了根,就是被陽光曬黃了葉,無一不是沒開花即成垃圾,現(xiàn)在正在養(yǎng)的這盆,葉子半綠半黃,半死不活,令我啼笑皆非。
也許,植物也有鄉(xiāng)愁。新家,它不喜歡。
父親在陽臺上養(yǎng)的君子蘭,無須操心過多,只是在一個空油桶里泡了橘子、蘋果、香蕉等果子的殘骸,盆土干透澆透,如此簡單,竟也每年春天開花。我呢,硫酸亞鐵、磷酸二氫鉀、控釋肥、營養(yǎng)液、開花素、尿素、淘米水、油渣、花多多……只要是肥料,一股腦兒地噴施,噎死了。
君子蘭喜酸性土肥,喜溫潤,二者為其立身之本,吻合君子柔和的性格。我之養(yǎng)護,背離了根本,所以養(yǎng)不好。
癥結(jié)似乎找到了,我心浮氣躁,急功近利,沒有修煉成君子。
養(yǎng)花者,需神定氣閑,心生菩提。
高潔之人養(yǎng)高潔之花,我非君子,所以君子蘭不愿為我悅目。
那個安靜的下午,我坐在五悅茶店與友人喝茶,茶是普洱,清亮的紅色。桌上擺著一盆長壽花,深綠色的莖,筷子般細,鋸齒形的葉片密集一起,肥大、光亮,肉嘟嘟,橘黃的小花開了四片小花瓣,拇指般大,飄逸出淡淡的香,需用心聞,才會嗅到那種幽香。
長壽花嬌小,花朵也不惹眼,但把它置放于合適的環(huán)境,如這小茶店,就恰到好處,若是茶案上置放一盆鮮艷的牡丹、芍藥,那反而顯得不典雅。花盆旁是果盤,里面有瓜子、花生和小點心。合眼,感覺面前那朵朵小花在心靈冉冉盛放,瓣瓣純凈,透亮。
這個冬日并不十分寒冷,圣誕節(jié)那日,氣溫忽地升高,店主開了一扇窗透氣,風輕拂入室,長壽花輕晃,仿佛連連點頭,又似乎在葉上舞蹈。窗臺上,伏著兩只麻雀,一只麻雀探頭探腦,小心翼翼地飛過來,落在我與友人面前的茶案上,先是蹲在茶案一角看著我們,見沒有趕它走的意思,于是慢慢靠近那盆長壽花,用小嘴銜著落在果盤外的點心渣,又飛回窗臺,用嘴喂給另一只麻雀。我這才發(fā)現(xiàn),那只被喂的麻雀好像是翅膀受了傷,飛不起來了。這一幕令我感動,常常覺得,鳥兒的親情并不比人類淡薄。
一會兒,那只麻雀又飛來,重復著前面的一幕。我與友人盡量不出聲,生怕驚擾了它們的友愛。這份愛,在那盆長壽花的背景下,尤其令我溫馨和感動。
永遠銘記著那個下午,一盆長壽花,兩只麻雀。
長壽,不在雅士審美的視野里,如此花名,很難入文人騷客之眼,未見為它寫出傳世的文字,腦海里唯留宋詩人史浩《蝶戀花》的最后一句:“教人長壽花前醉”。這句太淺薄,難以上心。
也有好文字,卻為不出名的作者所寫,在此錄得幾句:
只身泥盆中,清凈水已足。
新葉重重疊,四季綠意濃。
賞心且悅目,恰似翠溢流。
長亭繡紅蓋,朵朵女兒紅。
末句“朵朵女兒紅”,與杜牧寫豆蔻花的那兩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長壽花與豆蔻花相似,都是十三四歲的少女,姿態(tài)裊娜,舉止輕盈美好。不同的是,豆蔻花二月里初現(xiàn)枝頭,而長壽花卻是花開冬日。
長壽花的花期不算太短,兩到五個月,若是為老人祝壽送上一盆,再合適不過。從花名到花期,長壽花皆預示長命百歲,契合老者的心愿,一定討人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