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宇
近日,關于幼童在公共場合搗亂、喧嘩當如何處理的話題引發(fā)熱議。
“熊孩子”在高鐵過道跑鬧引發(fā)乘客大吼制止、高鐵廣播反復提醒安撫嬰幼兒哭鬧需到兩節(jié)車廂連接處……類似話題持續(xù)發(fā)酵,引發(fā)爭議。一方面,公眾希望擁有安靜的乘車環(huán)境;另一方面,幼童無可避免地會參與社會活動,負面言論給計劃帶孩子出行的父母們帶來了不少壓力。
其實,當我們在公共場合被孩子干擾時,比起嚴厲地要求兒童在公共場合循規(guī)蹈矩,更好的做法是成為孩子成長環(huán)境的一部分,去幫助、提醒孩子,讓社會、家庭、學校形成三位一體,支持孩子更好地成長。
父母的立足點應該是幫助孩子去關注到身邊人的需求,使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既不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強行約束、打罵孩子,也不能對孩子影響公共秩序的行為放任不管,更不可袒護孩子。
近幾年,在社交平臺上,對“熊孩子”的吐槽聲音不少,也時常有民眾呼吁在公共空間設置“無兒童區(qū)”。
不難理解,疲憊了一天的上班族、在高鐵上辛苦加班的出差人員,需要一段安靜的旅途。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足夠的私人空間,哪怕在公共場合,也希望自己不被打擾。然而,孩子是精力充沛、難以約束的,指望一個孩子在公共場所自始至終安分規(guī)矩,何其困難。
誠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管教孩子是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熊孩子”的背后,未必有一個“熊家長”,畢竟孩子是帶著天然的秉性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去年,我和朋友帶著孩子旅游,兩個四五歲的男孩,性格卻截然不同,我的孩子小心謹慎,而朋友的孩子小希卻活潑大條。
在返程的火車上,小希用牙一下一下地啃咬火車臥鋪的鐵欄桿,朋友看到,把他拉過來心平氣和地引導,告訴他這么做不對。小希聽到后乖乖地點頭,但沒過三分鐘,又爬到上鋪啃欄桿,朋友再次把他抱過來講道理。反復兩三次后,朋友也逐漸失去耐心,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感到無奈。
這時,小希的爸爸來到隔間,揚起手狠狠打了他的嘴巴,小??藓爸骸皦陌职郑灰职?!”我看著心疼,但也在心里期望,有了切膚之痛,這回應該長記性了吧!沒想到,掛在臉上的眼淚還沒干透,這孩子又把牙齒放到了欄桿上……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無論怎樣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孩子總是記不住,甚至明知故犯。孩子終歸不是輸入指令就遵照執(zhí)行的機器人,其社會化過程是漫長的,需要大腦發(fā)育至足夠成熟,具備相當?shù)睦斫饽芰蜕眢w控制能力,還需要大量的重復經(jīng)驗,才能最終將外在規(guī)則內化為習慣。很多時候,家長能做的只有不斷重復和耐心等待。所以,我們不能將孩子的調皮簡單歸咎為疏于管教。
孩子成長階段的不可跨越性,決定了他們需要獲得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而孩子的健康成長,也離不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教育學將教育實踐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每個人在處理與孩子有關的公共事件時,都是社會教育的直接參與者。
在我五六歲時,一句來自陌生人的安慰,曾給我?guī)磉^深遠的影響。那天,我和父親乘坐的出租車與另一輛車發(fā)生刮蹭,雙方司機爭執(zhí)起來,我的父親也作為當事人參與協(xié)調。我不明所以,只覺得大人們的沖突非??膳拢驹谑致房诖罂奁饋?。那時候馬路上汽車還很少,周圍很快聚攏了一群看熱鬧的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陷入恐懼的時候,一位叔叔笑著對我擺擺手說:“不哭,不哭,沒事的,你爸爸沒事的,說清楚就回來了?!?p>
北京南開往合肥南的高鐵上,帶孩子的乘客在高鐵設立的“移動圖書館”看書
一句簡單的安慰,足以讓那時的我從恐懼中平靜下來。而現(xiàn)在,當我在路上看到哭泣的孩子,我也會像當年那位叔叔一樣去做,哪怕只是給孩子一個微笑,也是一種鼓勵。
當一個擾亂公共秩序的懵懂小兒,得到周圍人的善意提醒,他也逐漸學會了對身邊的人抱以善心,這便是社會對孩子的正向影響。
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來說,孩子是一個社會的未來,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決定了社會的未來。
科普作者河森堡認為:“養(yǎng)育孩子是一個超長期的投資,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個只關注當下的人,自己不會選擇養(yǎng)育孩子,也難以容忍別人的孩子給自己帶來的麻煩?!倍旁挕袄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樣告訴我們,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我們看待孩童的心態(tài)、能否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長,決定了20年后我們會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社會,因為未來屬于孩子。
盡管我們提倡尊重孩子獨特的秉性和成長階段,也主張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會教育環(huán)境,但對于孩子在公共場合的不良行為,家長也不應置身事外。
在有關“熊孩子”的新聞中不難看到類似評論:如果父母第一時間出來道歉,有所作為,就不會有后面的爭執(zhí)了。
除了道歉,父母還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的立足點應該是幫助孩子去關注到身邊人的需求,使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既不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強行約束、打罵孩子,也不能對孩子影響公共秩序的行為放任不管,更不可袒護孩子。
其次,降低對公眾的影響是首要的。我的孩子在三歲前乘坐地鐵,我都會做好一個預案:如果孩子吵得停不下來,我們就在最近的一站下車,安撫好后再繼續(xù)搭乘地鐵。
性格活潑、情緒起伏較大的孩子,發(fā)起脾氣來常常會不管不顧、大吵大鬧。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秘密咒語,讓孩子學會通過語言來表達,而不是使用對環(huán)境有破壞力的哭鬧、摔打物品等方式。
我相信,大多數(shù)成年人能夠容忍短暫的吵鬧,但如果是持續(xù)哭鬧、叫喊,任誰聽到都會煩躁。所以,父母如果無法制止孩子哭鬧、瘋跑,可將孩子帶離公共區(qū)域,去往一個相對隱蔽的地方,比如樓道、墻角、背街小巷,然后再安撫和教育孩子。
這個帶離動作,既能夠將不良行為的影響降到最低,也能夠讓孩子直觀地看到,在公共場合不可以這樣做,因為會給身邊的人帶來不好的感受。如果不能停止這種不良行為,就要離開公共區(qū)域。
對孩子而言,父母身體力行的影響力,遠大于說教。
最后,父母還可以借助一些小游戲,幫助孩子正確地表達感受。性格活潑、情緒起伏較大的孩子,發(fā)起脾氣來常常會不管不顧、大吵大鬧。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秘密咒語,讓孩子學會通過語言來表達,而不是使用對環(huán)境有破壞力的哭鬧、摔打物品等方式。
比如,暑假帶孩子出門玩,孩子難免會因為氣溫太高,身體不舒服而鬧情緒。我們可以提前和孩子約定針對不同的身體感受的“秘密咒語”——分別用星星、月亮和太空,來表達有點熱、很熱以及無法忍受的熱。通過這些“秘密咒語”,父母了解了孩子的感受,繼而從容應對:是買個冰淇淋安撫一下,還是找個陰涼處休息一下,或是需要立刻打車回家。“咒語”不限于此,根據(jù)孩子的喜好去商定,孩子會更樂于使用。
這些簡短的“小咒語”,讓孩子順利地將感受表達出來,又因為只有爸爸媽媽能聽懂,孩子往往會覺得神秘有趣。這時,孩子的注意力就從對身體的關注,轉移到和父母的情感連接上來,煩躁的情緒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舒緩。
透過層出不窮的“熊孩子”新聞,我們也看到了社會的進步——人們正在努力地探索個人權利的邊界,也在努力營造更適合現(xiàn)代社會的公共環(huán)境。
因此,創(chuàng)造兒童友好環(huán)境勢在必行,一些國家對此進行過各種嘗試。
在日本,一些列車上設立了兒童游樂設施,家長支付一定費用就能攜帶兒童入內,讓孩子旺盛的精力得到釋放,也為其他乘客提供更優(yōu)質的乘車環(huán)境。
歐洲國家在餐廳、健身房、圖書館、美術館都設有兒童活動區(qū),而所有大型展覽的開幕式都提供孩子陪伴服務。尤其在美術館,更配有專門的美術教育職員帶著孩子們看展、制作手工,還提供健康點心,讓家長在安心看展的同時,也培養(yǎng)下一代觀眾。
而在美國,教堂里通常有一個隔音小房間,寶寶們如果哭鬧不止,爸爸媽媽們就會把他們帶到小房間里。
不難看出,“熊孩子”問題并不是我國獨有,各國都從完善公共設施的角度入手,盡量滿足孩子和成年人在公共場所的不同需求,以平衡各方權利。
國內一些城市也在行動,逐步在公共場所增設家庭衛(wèi)生間、哺乳室、小型游樂場等,一些游泳池也設立了親子更衣室,并規(guī)定身高在100cm以上的兒童,應與家人共同使用該更衣室。明確的規(guī)范,避免了因個人感受和理解不同產生的糾紛。
除了優(yōu)化公共設施,一些軟性方式也亟待推廣。例如:普及有關兒童肖像權、名譽權等合法權益;開展針對家長的兒童性別教育課程;對工作人員進行處理此類沖突的培訓等,都有助于避免“熊孩子”糾紛擴大化。
撫養(yǎng)孩子、教育孩子,需要付出大量成本——既包括家庭成本,也包括創(chuàng)造友好生育養(yǎng)育環(huán)境的社會成本。
“熊孩子”的背后不一定有“熊父母”,但一定折射出了某些不合理、待改進之處。我們無需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場去辯解,而應盡自己所能,多方共同締造友好型社會,共同呵護兒童健康成長,相信這些個性十足、充滿活力的孩子,一定能夠為國家創(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