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在實習護士準備下針的那一刻,63床的姜老太太猛力抽回了手,像一條滑溜的鲇魚。她往后一靠,嚷嚷著:“叫小馮來!叫小馮來!我這九期化療下來,本來皮膚上能下針的血管就找不出幾根來了,別給你糟踐了!”
實習護士聽得臉紅一陣又白一陣的:“您怎么能這樣講話?誰不是從生疏練到熟練的?”
姜老太太拉下臉來說:“我都83歲了,還給你練針?你這孩子話說得讓人糟心不?就憑你只知道彎著腰下針,就曉得你技術不行!”
雙方正斗嘴呢,忽聽一連串腳步聲從走廊盡頭刮過來,姜老太太如釋重負:“小馮來了!孩子們,你們都學著點吧!”
核對患者姓名、醫(yī)囑、報出針劑名,小馮含笑安慰姜老太太:“來來來,當年的女拖拉機手,也是巾幗英雄,還能怕扎針這點小事!”只見小馮立刻半跪下來,用大拇指和中指以盡量柔和的節(jié)奏,輕彈老太太的手背,她一面輕彈一面講解:“病人化療時間長了,血管都硬了、脆了,手背上都是瘀青啊,輕彈這個動作,多少可以讓血管鼓起來一點。”實習護士們也彎腰來看,小馮讓她們蹲下來:“下針時,咱們的眼睛要低于病人的扎針處一厘米,這樣,眼光可以貼著病人的血管走,血管周圍的皮膚、肌肉和皮下脂肪,才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接著,她凝神屏氣地下針了,小姑娘們看到,針從兩段瘀青中間經(jīng)過,一針見血。姜老太太的神情立刻松弛下來,帶教小馮見老太太剛才燥熱得脫了半邊衣袖,趕緊說:“姜老師,幫您把條紋家居服穿上吧,別著涼了!”拖著吊瓶,小馮也能幫病人穿上病號服,將那吊瓶從衣袖里緩緩穿進去,一會兒,就哄得姜老太太安靜得像一尊佛了。
出了63床的病房,實習護士們一走到病人的視線之外,一個個都在敲著自己的酸痛頸肩,剛才挨了姜老太太一頓訓的小魏說:“扎針扎得都快落枕了,病人還不滿意!馮老師,你是怎么攢出這一汪好脾氣的?”
小馮說,多聽聽病人的故事,下針,就不會那么機械化了。比如,這個姜老太太,當年是女拖拉機手,35歲那年,因為不要命地開拖拉機犁地,被當作工農(nóng)兵學員推薦上了大學,從此留在大學實驗室工作了整整20年。一個小學都沒有畢業(yè)的鄉(xiāng)村婦女,用了5年,囫圇吞棗地把化學系的基本原理都搞熟了,能管起正兒八經(jīng)科班出身的大學生來,管了20年,一點破綻都沒有,是不是相當傳奇?姜老太太第一次化療,我就是她的管床護士,剛開始,我也會回嘴,覺得她難伺候,讓護士長派別人去管她的床。后來我一想,她那不一般的硬脾氣,可能就是她能拿上重點大學退休金的原因……畢竟,在田野上曬暈了,醒過來就要爬上拖拉機干活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實習護士們都不言語了,此時此刻,一抹斜陽照著她們水蜜桃一樣的臉,每一根汗毛都在釋放溫柔的光。小馮挨個打量自己的徒弟們,在她們的臉上,忐忑有之,疲累有之,斬釘截鐵的決心有之,那些混雜著的復雜情緒,讓小馮看到了自己青澀的過往。還說什么,孩子們,都去努力吧,終有一天,你們也會遇到一個像姜老太太一樣難講話又依戀你的病人,給你的職業(yè)生涯激一瓢涼水,淬一次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