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錢學森歷經(jīng)千辛萬苦回國后,馬上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國的航天事業(yè)發(fā)展中,為新中國的航天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歷經(jīng)磨難,錢學森回到了祖國。
到達北京后的第二天清晨,他就帶領全家來到天安門廣場。仰望著雄偉的天安門和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他無比激動。
回國后不久,組織上安排錢學森去東北參觀。一路上,他參觀了新建的工廠、水電站、大學、研究所。從新中國成立6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中,錢學森親身感受到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的力量,進一步增強了報國的信念。
參觀期間,錢學森訪問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陳賡大將特意從北京趕到學院接待他。陳賡熱情地對錢學森說:“哈軍工打開大門歡迎錢學森先生”。在參觀到一個小火箭試驗臺前時,陳賡問他:“我們能不能造出火箭、導彈來?”錢學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有什么不能的,外國人能造,中國同樣能造!”
陳賡聽后哈哈大笑,激動地握著錢學森的手說:“要的就是您這句話!”事后,錢學森才知道,陳賡是帶著國防部長彭德懷的指示,專程就此來請教他的。
回到北京后,錢學森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向中國科學院提出了組建力學研究所的建議。1個月后,力學研究所即宣告成立,錢學森任所長。在周恩來總理的鼓勵下,他起草了關于《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yè)的意見書》,提出了我國火箭和導彈事業(yè)的組織方案、發(fā)展計劃和具體措施。錢學森的意見書受到黨中央高度重視。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中央軍委會議,研究決定成立國家航空工業(yè)委員會,同時授命錢學森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1956年10月8日,在錢學森歸國一周年時,國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錢學森給剛分配來的156名大學生講授“導彈概論”,開始培養(yǎng)新中國第一批火箭、導彈技術人才。1957年2月,周總理簽署國務院命令,正式任命錢學森為國防部五院第一任院長。
期間,錢學森還參加了《1956年至1957年科學技術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綱要》的制定。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遠大規(guī)劃。錢學森擔任了由12名科學家組成的綜合組組長。規(guī)劃制定了57項重大研究任務,其中,特別把發(fā)展原子能、導彈、電子計算機、半導體、無線電電子學和自動化技術,作為重中之重的最急需項目。這為新中國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作為新中國國防科技事業(yè)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之一,錢學森嘔心瀝血,做出了歷史性貢獻。1960年,在他具體領導下,我國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導彈。之后,他又親自主持我國“兩彈結合”的技術攻關和試驗工作,于1966年成功發(fā)射了我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1965年,他向中央提出研制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并于1968年兼任空間技術研究院首任院長。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新中國終于迎來了航天時代的黎明。
錢學森說:“我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的工作滿意的話,那才是最高獎賞?!?/p>
在創(chuàng)建力學所期間,他按照技術科學的思想,主持建立了各個專業(yè)學科組,并積極倡導學術民主,在科學研究面前不論資歷深淺,彼此平等。他在中國科技大學創(chuàng)辦了近代力學系,并兼任系主任。在給學生講課時,他發(fā)現(xiàn)許多工農(nóng)子弟因為經(jīng)濟困難,買不起計算尺等學習用具,就把自己剛出版的中文版《工程控制論》一書的稿酬,毫不遲疑地捐給系里,資助貧困學生購買學習用具。
作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yè)的主要技術領導者,他不僅擔負著技術抓總的重任,而且經(jīng)常身臨一線進行具體指導。在進行“兩彈結合”的導彈核武器發(fā)射試驗期間,為了確保人民的安全萬無一失,他竭盡心力。導彈上的元器件成千上萬,任何一個零件出現(xiàn)故障,都可能影響導彈的安全和可靠。他就以表格的方式,把各種可能存在的問題一一列出來,詳細到晶體管、電位器、電容器、開關插座、螺釘螺帽等。這對需要思考諸多大事的技術統(tǒng)帥來說,是何其可貴。
許多了解錢學森的人都說,他是大科學家,但心里始終裝著人民。20世紀60年代,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而這時也是我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全國人民生活十分困難的時期。為了保證科技專家的正常工作,黨和國家想盡辦法給以照顧。聶榮臻元帥特意送去一些豬肉,交待給錢學森補充營養(yǎng)。有一天,炊事員看見錢學森太勞累,就為他做了一碗紅燒肉。平時和顏悅色的錢學森,一下子把臉沉了下來,批評工作人員道:“你們知道不知道,現(xiàn)在全國人民都生活困難,連毛主席、周總理都不吃肉了,你們居然給我做紅燒肉,黨性到哪里去了!”不僅如此,錢學森又把自己剛出版的兩部科學巨著的稿費作為黨費上交。他說,我要和全國人民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