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優(yōu)妮
以地震為主題的《鈴芽之旅》,與新海誠其他兩部作品——講述隕石墜落的《你的名字》和講述暴雨洪水的《天氣之子》,并稱“災難三部曲”?!垛徰恐谩费永m(xù)了新海誠一貫的清新唯美的畫面風格,在題材、敘事、立意上給觀眾以深深的感動與思考。
影片中,一扇門隔絕了現(xiàn)實世界與另一側的神秘空間。蚓厄是被封印在門里的怪物,它們是災難本體,形如蚯蚓,不斷地在城市上空盤踞纏繞,但普通人看不見它們。一旦它們被放出來接觸地面,這片土地就會發(fā)生大地震。影片男主角草太正是代代相傳的“閉門師”,負責關閉世界各地的“往門”,不讓蚓厄跑出來。為了阻止地震發(fā)生,他與地震幸存者,也就是影片的女主角鈴芽,踏上了關閉各地“往門”的旅程。
“這世界上唯一能夠陪你走出傷痛的人,
永遠只有自己?!?/p>
“鈴芽之旅”不僅是表面上的空間之旅,從時間維度來說,亦是鈴芽治愈童年創(chuàng)傷的心靈之旅。
在鈴芽年幼時,母親不幸因地震罹難,只留下了一把缺失了一條腿的椅子遺物。為了拯救草太,鈴芽主動回到了她不愿面對的故鄉(xiāng)宮城。家園滿目瘡痍,輪船張牙舞爪地屹立于房屋廢墟上,呼嘯著帶來可怖的記憶——這里曾被地震引發(fā)的海嘯夷平。
鈴芽找出日記本,翻開被自己涂黑的那幾頁,唯一留下的數(shù)字“311”剖開了童年的痛苦記憶,原來她曾經在地震災后茫然地尋找家人,一次次闖入“往門”,來到另一個奇幻的時空——母親還在的那個時空。
經年之后,鈴芽重新進入這扇門,邂逅陷入喪親之痛、執(zhí)著尋找母親的童年的自己。她給童年的自己送了那把三條腿的椅子,讓貫穿始終的椅子實現(xiàn)了閉環(huán),同時也給過去的自己一個擁抱,鼓勵自己朝前看。這一刻,影片與片頭的小鈴芽的童年廢墟之夢實現(xiàn)了首尾呼應的巧妙升華。
從鈴芽與草太的旅途中,我們可以品味到人性的堅韌及成長的辛酸。鈴芽從懷有強烈的自我犧牲傾向,到突然意識到,即使在災難中失去摯愛,但在未來,仍會有許多愛與被愛的機會。逃避只會讓童年的陰影蔓延,唯有正視過往的傷痛,才能與自己達成和解。這段旅程與其說是“閉門”之旅,不如說是一段修復過去的旅程,希望人們能夠隨鈴芽一起正視傷痛,勇敢地迎接屬于自己的明天。
“人心的重量,會讓土地平靜下來?!?/p>
在“閉門”的旅途中,鈴芽與草太總能遇到僅有一面之緣的居民向他們伸出援手。初看時,觀眾可能會覺得這一情節(jié)過于理想化;實際上,這些人情往來都是人心善意的傳遞:鈴芽他們“拯救”了路人不小心掉落的柑橘,于是被熱心人一路用摩托車相送;鈴芽他們坐上了好心人的順風車,于是答應幫別人照顧小孩,幫襯酒館的生意,而當鈴芽他們晚歸時,也獲得了這些陌生人如家人般的關心……這些生活細節(jié)構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也折射出我們拼命維護的平凡生活的美好。正因如此,這些“往門”通常存在于災后的廢墟中,如宮崎的溫泉街、愛媛塌方的學校、神戶山中荒廢的游樂園、東京的車流隧道……
在進行“閉門”的過程中,鈴芽他們需要閉上眼睛,用心感受這片土地在地震前的美好記憶,感受逝者樸素的情感以汲取力量,繼而念誦咒語,關閉“往門”——
“思而復思,祈喚日不見之神,祈喚祖祖代代之土地神,此山此河,承恩甚久,不勝感激,誠惶誠恐,誠惶誠恐,謹遵神旨,予以奉還。”
在這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廢墟里生門的希望——那是人心的力量,亦是土地所蘊含的力量。
人類何其渺小,肉體凡胎,無法去對抗天災地變;人類又何其偉大,前仆后繼,以微薄之力誓死守護我們摯愛的土地。正如影片結尾詩意的升華:“人心的重量,會讓土地平靜下來。”
“我輩仍愿人生得以延續(xù)。”
新海誠在《鈴芽之旅》同名小說的后記中提到他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對日本“3·11”大地震的反思。
雖然電影以地震為主題,但故事的主軸并非渲染天災的恐怖,而是人們在遇到那些災難后,如何面對并走出傷痛。從這個意義上看,《鈴芽之旅》也是一部災難文學作品。災難文學倡導的是一種以史為鑒的災難預警意識,它讓我們看到了愛、堅持、自我救贖和相互扶持的力量。這也是文學作品的力量,讓我們產生了跨國界的共鳴——特大地震之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彰顯中國人民的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新冠疫情來襲,最美逆行者“疫”戰(zhàn)到底,撐起生命的防護罩;洪澇災害面前,人民子弟兵扛沙袋堵決口,用血肉之軀筑起“鋼鐵之堤”……
災難過后,我們悼念逝者,撫慰幸存者,然后愈合創(chuàng)傷,繼續(xù)大步朝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