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發(fā)仔
在成都40公里外的崇州境內(nèi),有一條開闊的文錦江。江邊兩岸薺麥青青,綠樹開合,村舍星羅。緊隨河岸蜿蜒的,是一片低矮錯落的瓦房,這便是古樸而安靜的元通古鎮(zhèn)。
據(jù)文字記載,元通古鎮(zhèn)建于東晉時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當時此地叫水渠鄉(xiāng)。清光緒《崇慶州志》記載: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有圓通寺始建于水渠鄉(xiāng),由于此地居水陸要沖,僧侶商賈云集,買賣居家漸聚于此而繁華起來,故清代便在此興場建鎮(zhèn),便以圓通寺名為場名,繼而流傳。民國時期,圓通改稱元通,圓通鎮(zhèn)正式改為元通鎮(zhèn)。
元通古鎮(zhèn)一面環(huán)山,三面環(huán)水。文錦江由西流向東南,經(jīng)過古鎮(zhèn)時,與味江和泊江交匯成浩浩蕩蕩一江水,半邊濁黃半邊清幽,仿佛歷史與現(xiàn)代的貫通。正因這涓流匯聚的江水,元通古鎮(zhèn)自建鎮(zhèn)之日起,商賈川流不息,舟楫往來不斷,在明代便有“良田數(shù)萬畝,煙火數(shù)千家”之說。加上崇州物產(chǎn)豐富、人杰地靈,至清代時,南方各省客商紛紛來此建館興業(yè),促成了此地千古繁華,元通古鎮(zhèn)也得了“小成都”之美稱。
滾滾江水滋潤著這方沃土,也孕育了元通古鎮(zhèn)的世代繁華。悠閑地走在古鎮(zhèn)中,陽光均勻地鋪灑下來,大小不一的街巷靜靜地佇立,木板房、青瓦房相連成片,民居與商鋪錯雜,一切仿佛都是最初的樣子。巷道內(nèi),疏可跑馬、密不透風,虛掩的門板和曲折的甬道,似乎有蒼老的時光剛剛光顧,爾后又匆匆離開。麒麟街上,房子高大起來,蜿蜒起伏的屋脊鱗次櫛比,仿佛文錦江中掀起的波瀾,又如臨江女子一起浣洗時揚起的輕紗。這是鎮(zhèn)子曾經(jīng)的姿態(tài),街南有一排帶方形火墻的街鋪,有一處洞開的老宅,叫羅家大院。跨過石砌門檻,便見得一處圍合式院子,哥特式風格的屋頂裝飾,在青瓦烘托出的逼仄藍天里顯現(xiàn),仿佛晴日里的遠山,又如云天中的海市蜃樓。老宅灰墻木樓,古舊里透出雋永的歷史氣息。天井中有一座考究的龍門子,上有石刻對聯(lián):豎起樓臺遮日御;打開門第看風潮。有隱居鄉(xiāng)間的闊氣,有超出市井的風雅。二樓低矮,廊道馬蹄形,修有美人靠欄桿。移步其上,間或有走馬轉角樓,四邊鏤空花欄桿,空寂幽暗。過龍門子便是羅家另一處老宅,依舊是木樓回廊,處處欄桿梁枋,吊瓜、瓦當、滴水,上刻篆書“春”“壽”字樣,不減昔日繁華。
雙鳳街不見當年風華,行人稀少,店面安靜地敞開,偶有幾個游客打著花傘輕盈地走過,一旁的灰雀忽地飛上屋頂。這里的一切都在慢慢老去,像一個耄耋老人側耳傾聽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努力地分辨著各種有用無用的、過去的今天的未來的信息。來往的行人沒有駐足,徑直往北進了半邊街。半邊街上多吊腳樓,方便舊時防汛和上下船,當初的元通人南來北往、傳承家業(yè),全靠這幽幽江水。如今的半邊街已弱化了交通交流功能,敞開式的店鋪大多成了游人歇息的茶室。面江而坐,看江風從對岸的蘆葦和垂柳下吹來,天上白云幾朵,水鳥從寬闊的江面一掠而過,時光慢了,歲月沉了,心思也幽遠了。半邊街的末端,有一座石拱橋。不遠處良田鋪綠,橋頭垂柳成蔭。清澈的江水從橋下奔瀉而出,嘩啦啦如昔日熱鬧的人流。此橋為永利橋,橋體為磚石結構,北接元通鎮(zhèn)新街,南接長壽街面,全長五六十米,兩墩三孔,弧圓高券,遠觀如彩虹高懸,透著貴古之氣。兩墩上雕刻精美石龍鎮(zhèn)守,橋墩坡中平鋪石板作車行道,兩旁則是梯步石級供行人上下。歷經(jīng)歲月淘洗,古鎮(zhèn)中很多古跡被損毀,但永利橋雖經(jīng)修建,原有基礎牢固不破,元通人常引以為豪。
從永利橋折回,穿過一片低矮平房,白亮的陽光里映著倦怠的影子,有自己的,也有世代居住在這里的元通人的。簡易的房門微扣,墻角的花草蔥郁,紫的紅的小花努力地開放,仿佛民居里蹦跶出來的精靈。
文化街上,商業(yè)氣息漸濃,小吃、飯館、冰飲,琳瑯滿目。立在廣場中央的,是一座三層古塔,青磚砌就,雕花石欄圍護。塔上六角飛檐,鏤空雕刻有各種圖像。正面拱形門左右各有一聯(lián):三江匯流孳俊杰;一庫巍峙煥文章。石塔身后的兩層木構重樓,便是代表文化傳習的惜字宮了。
整個元通古鎮(zhèn),除了一條擁擠的街巷中擺滿竹編工藝品售賣,其余便是各種地方小吃,渣肉、魚香肝片、油花、油茶、板鴨,每一樣常見之物因為元通特色而顯得與眾不同,就連這里的稀飯也成了一道叫得響的地方吃食。
其實,古鎮(zhèn)之古,貴在對古老文化的傳承,而不是打攪,更不是兜售,正如這自顧自流淌的文錦江,如這江岸怡然的元通古鎮(zhèn)。
選自《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