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ǎㄖ貞c市墊江縣中醫(yī)院肝病感染科)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全球大約有超過2 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患者,每年大約有88 萬人死于乙肝相關(guān)并發(fā)癥。我國大部分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由慢性乙肝引起,很多慢性乙肝患者平時不進行全面檢查評估病情,很可能會因為沒有及時抗病毒治療而導致肝硬化肝癌的發(fā)生。
乙肝主要通過3 種途徑傳播病毒: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性接觸傳播。
(1)新生兒的母親乙肝抗原陰性,應(yīng)在出生后12小時內(nèi)盡早給新生兒接種10 微克重組酵母乙肝疫苗,然后在1 個月和6 個月齡時分別接種第2 針和第3 針乙肝疫苗。(2)新生兒的母親乙肝抗原陽性,應(yīng)在出生后12 小時內(nèi)給新生兒接種1 劑次100IU 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時在不同部位注射10 微克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 個月和6 個月齡時分別接種第2 針和第3 針乙肝疫苗。(3)如果母親是乙肝抗原陽性或母親乙肝情況不詳,其所生早產(chǎn)兒、低體重兒(<2500克)也應(yīng)該在出生后12 小時內(nèi)盡早接種第1 針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早產(chǎn)兒或低體重兒滿1 月齡后,再按0、1、6 月程序完成3 針乙肝疫苗免疫。
對于未接種或未完成全程乙肝疫苗免疫接種的兒童,應(yīng)及時進行補種。第1 針與第2 針的間隔應(yīng)≥28 天,第2 針與第3 針的間隔應(yīng)≥60 天。
對免疫功能低下或打乙肝疫苗后不能產(chǎn)生乙肝表面抗體的成人,可以增加疫苗的接種劑量(如60 微克)和針次。打完3 針乙肝疫苗不能產(chǎn)生乙肝表面抗體,可以再接種1 針60 微克乙肝疫苗或接種3 針20微克乙肝疫苗,并在第2 次接種乙肝疫苗后1~2 個月檢測血清乙肝表面抗體,如果仍然沒有產(chǎn)生乙肝表面抗體,可以再接種1 針60 微克重組酵母乙肝疫苗。
(1)在傷口周圍輕輕擠壓,排出傷口中的血液,再對傷口進行生理鹽水沖洗,然后用消毒液處理。(2)應(yīng)立即抽血查乙肝病毒定量及乙肝表面抗原,3~6個月后復查。(3)如果已接種過乙肝疫苗,且已知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可不進行特殊處理。
1.對于乙肝DNA 病毒定量陽性,1 年內(nèi)連續(xù)隨訪3 次以上,出現(xiàn)谷丙轉(zhuǎn)氨酶(ALT)持續(xù)高于治療閾值(男性30 U/L、女性19 U/L),每次隨訪至少間隔3個月,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建議抗病毒治療。
2.對于血清乙肝DNA 病毒定量陽性者,無論ALT 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建議抗病毒治療:①有乙肝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者可進行抗病毒治療;②年齡>30 歲者可進行抗病毒治療;③肝纖維化指標或肝組織病理學檢查,提示肝臟存在明顯炎癥(G≥2)或纖維化(F≥2)可進行抗病毒治療;④有慢性乙肝相關(guān)肝外表現(xiàn)(如慢性乙肝相關(guān)性腎小球腎炎等)可進行抗病毒治療。該ALT 實施治療值是否適用于中國慢性乙肝患者還需進一步證實。
3.對于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癌、肝臟衰竭患者,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也建議進行抗病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