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聯(lián)網各大社交平臺上都流行起了“互換特產”的風潮,就是陌生網友口頭約定,互寄家鄉(xiāng)特產,本質上是一種線上陌生人社交衍生出的新模式。有很多網友曬出了成功案例,也有網友曝光自己的受騙經歷。
雅琦是四川巴中人,目前居住在成都,她最開始在某平臺上看到了互換帖子,于是給博主留言,希望互換特產。對方同意了,并與雅琦交換了聯(lián)系方式和地址,雅琦也開始準備特產?!斑@是我寄給他的四川香腸,加上運費150元。給他寄過去后,就被拉黑了?!毖喷鶗癯鏊倪^去的特產照片并告訴記者。
吳女士來自廣東潮汕,他和雅琦被同一個人“空手套白狼”。吳女士表示她花費380元寄去了潮汕牛肉丸,但對方最后寄過來兩包紙巾,這讓吳女士難以接受。“報警都不管用,這只是道德問題,他沒有犯法。”吳女士說。
即便是有很多被騙案例,但同樣也有很多成功的交換。雅琦告訴記者,她第一次被騙了,雖然很傷心,但她又和一個北京的網友交換了特產,對方寄來了很多特色糕點,口味多,很用心。“我認為大多數(shù)人還是善良的,騙子是少數(shù)。有機會我還會進行交換。”
就此事件,四川雄謨律師事務所袁野律師表示,雖然兩兩交換屬于個人行為,但如果行為人對多人實施了同樣的欺騙行為,且達到了各個地方“金額較大”的程度,就有可能涉嫌詐騙罪?!叭绻痤~達到了,或者是食品安全出了問題,有可能涉嫌其他的刑事犯罪?!?/p>
(據(jù)央視網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