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句話:“嘴上時刻掛著‘我我我的人,做不了一個好編輯。”
在我對文字有了興趣后,舊時同窗也曾好言相告:“滿篇‘我我我的文章,太像日記,難成佳作?!?/p>
沒有“我”,萬萬不可。一個人不親嘗酸甜苦辣,不知味,不識味,哪能辨味,哪得品味?不親歷風霜雨雪,不知難,不患難,怎會迎難,怎愿行難?所以,“我”是主見,是開始,是九層之臺的第一抔土。
只有“我我我”,又萬萬不可。一木不是林,一花不是春,只顧自己說話,就會聽不見別人的話;只看一種事實,就會看不見真正的事實。所以,“我我我”往往代表著偏見、執(zhí)念,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式的一廂情愿。
一條路在林中分岔,岔路又分岔路。接著,岔路再分岔路。如果“我”是局部,那么,局部的局部的局部,才是“我我我”。
寫日記,“我”字連篇亦無妨,因為日記本就是自言自語,又是自讀自聽。但文章或著作是寫給別人、編給別人看的,就該另當別論了。“我”越多,風景越窄。出來看風景的,誰肯流連局部、一葉蔽目?
有些文章,“你你你”不斷,滿眼都是你,似在心里裝著誰,揮筆而就。有些一對一的意思。既是一對一,就是私話,是密話,是悄悄話了。所以,這類文章并不多,畢竟,私事不足為外人道也。
大千文章,寫的多是“他她它”。蕓蕓眾生,除卻自己與眼前人,皆是“他她它”。“你我”只是一粟,“他她它”才是滄海,是真正的風景所在。
(摘自《廣州日報》 草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