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
畫家與所描繪的對象必然有著某種潛意識上的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或某種經歷的交集,或某種氣質的暗合,或某種情感的互通。廖淑先喜歡表現(xiàn)荷花的冰清玉潔,喜歡描繪牡丹的雍容典雅,因為,這些承載著她的人格品質,寄托著她的精神情感。
透過廖淑先的荷花、牡丹,一個女性畫家的生活狀態(tài)躍然眼前:舉手投足,端莊優(yōu)雅,聰慧睿智;待人接物,熱情好客;為人處世,坦蕩真誠,爽爽朗朗。
藝術創(chuàng)作承載著藝術家的學識和涵養(yǎng),承載著藝術家的知識儲備和文化積累,凝聚著其一生的藝術修為。筆墨交融,畫的是思想;隨類賦彩,那是對文化的理解、提煉、概括、取舍,一筆一畫都濃縮著人生感悟、處世哲學和對藝術魂牽夢繞的追求。
積學厚養(yǎng),博文養(yǎng)正。廖淑先對繪畫理論有著深入的理解,也有著獨特的藝術思辨。這是在實踐中總結的心得,也是在獨上高樓中驀然回首的領悟,更是暢游精神家園而意會先賢的心境升騰。
廖淑先成長、生活在天府之國——四川成都,自幼喜歡傳統(tǒng)文化,尤其喜歡寫字畫畫。后來,她拜張大千弟子、北京畫院著名畫家李行百為師,又得蜀中著名畫家伍端、王明月、朱常棣、陳承基等名家指授。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眾多名家耳提面命的言傳身教中,廖淑先筆耕不輟、廢寢忘食,山水人物、花鳥蟲魚均有涉獵,尤其在對于荷花與牡丹的表現(xiàn)上,她用情很濃、用功很專,并以畫荷花、牡丹著稱,被眾人親切地稱為“廖荷花”“廖牡丹”。
任何一個畫家把生命的狀態(tài)、靈魂的感召、藝術的表達融為一體,并以此開啟藝術殿堂之門,那么這個畫家就一定能夠獲得光環(huán)的普照,這個畫家所培育的藝術之花也定會綻放出多彩的景色。廖淑先的荷花和牡丹,有工筆、寫意,也有“致廣大、盡精微”的工寫結合;有冊頁、扇面等盈尺小品,也有橫幅、立軸等精品力作,還有一些鴻篇巨制。在廖淑先的作品中,工筆一定是她的拿手好戲,也一定是其最引人注目的絕招,她的工筆,線條流暢雋美、遒勁飄逸;設色清新雅致、絢麗生動;筆法細膩精到、豐富和諧;構圖疏密有致、俯仰舒展;氣韻空靈潔凈、高雅神足。
廖淑先的作品,有清逸的、有潔凈的、有端莊的,每一幅作品都給人一種秋水視底的爽朗,一筆一畫,每一處色彩,無不承載著她詩意的才情、獨特的審美和敏銳的悟性。在眾多作品中,廖淑先巧妙地借助畫面的塊面關系、色彩的筆調和漸變的渲染,以此來放逸主觀情感,讓神游的遐思生發(fā)于筆觸之間,使具象與意象神遇而跡化,從而讓生命的狀態(tài)伴隨著靈魂的感召,在色彩的暈染中升華、凝結,實現(xiàn)格物致知的造境藝術。
必須特別強調的是,廖淑先擅于把春夏季節(jié)最美、最動人的自然狀態(tài)孕育于胸臆,然后,運用嫻熟的表現(xiàn)技法,讓眼中之美通過胸中之美的醞釀,攏于筆端,描繪出千姿百態(tài)的藝術風華,有孟春的含蓄、仲春的蘊藉、暮春的嬌艷,也有孟夏的華滋、仲夏的蓬勃、季夏的豐潤,一幅幅畫面,似若浮動著花蕊的馨香,清逸襲人,又帶有強烈的視覺美感。
廖淑先畫了很多的牡丹與荷花,一幅幅、一卷卷,在一個個藝術符號中,濃縮著她難以言狀的情愫。在那些牡丹、荷花的主題創(chuàng)作中,廖淑先似若蒙受了啟迪,也仿佛真真切切地觸摸到生命的意義,然后,她借助牡丹、荷花的姿貌訴說著縷縷不絕的心語,在給觀者帶來視覺美感時,觀者也依稀感受到一個細膩而敏銳的畫家那熾熱而不懈的追求,那真摯而虔誠的向往。
當高樓大廈遍地林立之時,精神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藝術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也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廖淑先常年往返于中國與加拿大,她覺得在國外“講好中國故事”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尤其對一位常年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浸潤的藝術家,更應該引領時代潮流,傳播時代聲音,弘揚中國文化,闡發(fā)中國精神。廖淑先多次參加國外重要展覽展示活動,也曾多次在加拿大舉辦個人展覽,反響熱烈,好評如潮。學識輝映著才情,筆端的風華洋溢著東方神韻。
縱觀歷代繪畫,放眼世界藝術,衡量畫家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藝術本身。除此之外,名氣、金錢、地位,一切都是浮云。對于廖淑先而言,一支筆、一張畫案,就足以擁抱整個世界。所以,她篤定恒心、耐住寂寞、回避喧鬧,甚至拒絕各種誘惑。也正因此,廖淑先的作品才能在情感的激蕩中洋溢美輪美奐的詩情、詩意,是那樣的恬靜、婉潤,又是那樣的悠遠、寧謐。
廖淑先簡介
廖淑先,女,筆名蜀仙,著名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2002年、2004年作品分別入選中國美協(xié)主辦的全國美展,并多次在國內外美術大展獲獎;2011年、2014年先后在加拿大舉辦個人畫展;2022年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襲古創(chuàng)今》欄目組為其錄制個人專題片。部分作品入編《中國書畫藏典》《2020中國藝術榜樣年鑒》《百年風采》等書籍,《世界知識畫報》《藝術市場》《收藏快報》等報刊刊載其作品,多件作品被國內外文化藝術機構收藏。
陳秀梅簡介
陳秀梅,遼寧海城人。畢業(yè)于西南師范大學美術系國畫專業(yè),進修于北京畫院王文芳導師工作室?,F(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寧夏書畫院專職畫家、寧夏山水畫研究院畫家、寧夏文史館研究員。
作品參展及獲獎情況:1999年,《千巖競秀》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銅獎;2004年,《山遠疑無樹? 云波似海流》獲第二屆中國西部大地情——全國山水、風景畫作品展優(yōu)秀獎,同年《春山一路鳥空啼》獲第二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美術作品展紀念獎;2006年,《坡上情更濃》獲第三屆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銀獎,同年作品被寧夏人民會堂收藏;2007年,應北京榮寶齋邀請參加“八人畫展”;2009年,作品入選“和文化藝術展”并獲金獎;2012年,受邀在深圳羅湖區(qū)文化廣場舉辦個人畫展;2017年,作品被寧夏美術館收藏;2019年,作品被銀川市委二樓會議廳收藏,同年參加全國百名畫家“真跡杯”書畫活動并獲得(國畫)名家年度展“金獎”;2020年,參加“塞上江南,美麗寧夏”主題美術創(chuàng)作展,一幅作品被寧夏美術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