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
“三江并流”大名鼎鼎,金沙江屬其中一條?!包S金生于麗水,白銀出自朱提”,自宋代開始,金沙江便承載著許多人一夜暴富的夢想,它被稱為“黃金水道”,但真如其名字中金沙二字一樣,能從河中淘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子嗎?
金沙江以東,雅礱江作為它最大的支流,夾在橫斷六江之中,似乎并不耀眼,相較于東側(cè)各具特色的大渡河和岷江,雅礱江則顯得過分低調(diào)。然而長江能源龍頭的頭銜或許也能與金沙流域的搖錢樹一較高下,主流?支流?金沙江與雅礱江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川西霸主?
金沙江發(fā)源于格拉丹東峰,地處奔騰的長江上游,待長江水系匯通成為通天大河后,流入玉樹縣境內(nèi)斷山區(qū)的一支,便被人們稱為金沙江。
橫斷六江之中,金沙江與瀾滄江、怒江由北向南并肩而行,形成三江并流的壯觀場面。一出青海境,金沙江便成為西藏和四川的天然分界線,江之西是藏東,江之東是川西。而從德欽縣北端進入云南后,金沙江又是四川和云南的分界線。全長兩千多公里的金沙江,其流域更是一個廣大的地理概念,北至黃河上游,東至大雪山與大渡河,南至烏蒙山與珠江,西至瀾滄江,流域面積超過34平方千米,江流湍急,鑿山開巒。流域海拔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地形地貌極為復雜,山岳占九成以上,其余則涵蓋了河谷、盆地、湖泊、高山等眾多類型。
在金沙江中段,玉龍縣石鼓鎮(zhèn)與香格里拉縣撒蘇碧村之間的高山峽谷中,長江第一灣的雄奇磅礴便畢現(xiàn)于眼前。左右兩側(cè)的大峽谷在此地相交成一個大約50度的夾角。對岸的撒蘇碧大山如同巨大的楔子插在這夾角中,扮演著兩座大峽谷分水嶺的角色。金沙江沿著左邊的大峽谷,自西北向南奔去,一頭撞在石鼓崗及其兩側(cè)的弧形山腳下,而后折頭繞過對岸撒蘇碧山嘴前一片廣袤的沖積扇,向東北方奔騰而去。自由暢快的江流似無盡的銀墨,在大地上一筆揮出了天造地設的奇觀——長江第一灣。
也是自此灣起,金沙江首次告別與其并流的兩江,轉(zhuǎn)朝東北向獨行,且在這段獨流途中,金沙江穿過哈巴雪山與玉龍雪山的夾縫,形成了世界上最壯觀的大峽谷——虎跳峽。
對于虎跳峽,唯有震撼二字可以形容。在大云江的盡頭,數(shù)百米的江面突然收縮,一瞬間便只有十余米的寬度,兩岸巨石隔岸矗立。據(jù)說,老虎可以腳蹬著江中的巨石一躍而過,跳過金沙江,“虎跳峽”的名字便從此得來。金沙江的江水經(jīng)此突然變得洶涌湍急,滔天的水浪瘋狂拍打著兩岸的巖石,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虎吼聲。四周雨霧渺渺,巨大的山體在云霧繚繞中顯現(xiàn)出堅毅的鐵骨,峽口下是“轟轟”的白浪翻滾著喧嘩。
金沙江似乎永遠在迸發(fā)著無窮盡的力量。
古人曾這樣描述這片大江:“(金沙江)流經(jīng)萬山絕塹之中。皆峭壁懸崖,平分對峙,各其水勢,奔放若走蛟龍?!苯鹕辰饔虻匦蔚孛矎碗s,山川割據(jù)造就了復雜的地理環(huán)境。在金沙江沿岸的河谷地區(qū),世代繁衍生息著藏、彝、漢、傣、白、納西、傈僳、苗等多民族的人民。他們在長期交流中,演繹著一種安于天命的緩慢進化,形成了獨特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又共同塑造了融洽和諧的生存環(huán)境。
金沙江河谷傣族是分布在中國最北邊的傣族,他們大多居住在金沙江沿岸地帶,主要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華坪、大姚、元謀等地。與云南南部西雙版納、德宏的傣族不同,金沙江河谷傣族不信仰小乘佛教,而是信仰帶著原始宗教色彩的萬物有靈論,至今仍保留著祭山神、龍神、樹神、谷神、魚神的習俗。
祭魚神的習慣,多是因為金沙江及其支流豐富的魚類資源,聚居在此的傣族除了種植、畜牧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捕魚都是不可或缺的維持生計的方式。長期與魚相伴相生,這里便誕生了獨特的祭魚習俗,不同區(qū)域的祭祀細節(jié)略有差異,但魚神崇拜的核心相同。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七,楚雄州大姚縣灣碧鄉(xiāng)的傣族都要舉行“窩巴節(jié)”?!案C”的意思是聚會,“巴”指魚,“窩巴”即魚的聚會。當?shù)卮鲎迦嗣裾J為,流經(jīng)村莊的多底河從高處的山谷匯入山腳的金沙江,流淌的江水帶走了谷魂和魚魂。為了確保豐收,每過一段時間就需要舉行祭祀儀式,把谷魂和魚魂從金沙江中召回村寨。
“窩巴節(jié)”前夕,村中長者會用木頭雕刻兩條木魚,一條涂為青色,一條涂為紅色,它們是魚神的化身。三月初七日,村民穿戴盛裝,集體來到金沙江邊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祭祀儀式結(jié)束后,人們將兩條木魚放入金沙江,再沿流經(jīng)村寨的支流拉木魚逆流而上,回到村寨,把木魚放到村里的水潭中,代表著魚神回到了村寨。祭祀魚神后,村民還會相互潑水祈福。
獨特的祭魚文化只是金沙江流域民族文化海洋的冰山一角,其余種種,諸如由來已久、文化厚重的“藏彝走廊”以及在此處交匯融合的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等等,它們各有側(cè)重,但同出一源,關聯(lián)密切,融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內(nèi)核中流淌著金沙江的文化基因。
無可置疑,金沙江與其支流的峽谷是聯(lián)通西南地區(qū)的地理通道,更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民族走廊”。然而金沙江最富魅力又最神奇的地方,必然屬于長江第一灣到虎跳峽之間,在那里,足以探尋到金沙江自然和人文的精粹。
金沙江的名字中有“金沙”二字,而長久以來備受人們關注的,是江中到底有沒有金子?確切的回答是有的,中學課本中所描述“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瀘水便是它以前的一個名字。宋代,人們在江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沙金,金沙江因此得名,而后這里誕生了淘金神話,不同時代流傳著不同的淘金傳奇。
比如,曾有人說“虎跳峽的金子是第四紀的賜予”,說的就是第四紀地層的沙流沉積形成豐富的砂礦,包括沙金礦、錫鎢砂礦和金剛石砂礦等。哈巴山一側(cè)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并開發(fā)著鎢礦,而沙金的開采則很早就在中虎跳峽一帶出現(xiàn)了。明朝時期,控制了滇川藏三角廣大地帶的麗江木氏,曾在金沙江沿線大力采金,虎跳峽中就流傳著許多“木天王”在這里淘金的傳說,許多人在峽谷一個叫“金柜子”的地方挖金,只有晝伏夜出的木天王挖到了金子,他在江邊的涮金潭里涮金,日積月累竟有9馱(計算牲口所載負物品的單位)之多,都藏在了虎跳峽中,于是后輩的人絡繹不絕地前來找金、挖金。
歷史的長河隨著金沙江水滾滾向前,淘金神話早已破滅,淘金家族也消逝不見,如今,可以在峽谷深處的草叢中,從那些破舊的淘金臺、淘金洞、淘金人住的“洞房”或是石灶中一窺當年的淘金盛況……
雅礱江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型河流,古稱若水,藏語稱尼雅曲,意為多魚之水,因為酷似它的母親金沙江,故有“小金沙江”之稱。
在橫斷六江中,西側(cè)的“三江并流”太過耀眼,東側(cè)的大渡河和岷江伸入成都平原,溫和親民。相比之下,雅礱江深藏在四川西部的群山之中,又沒有特別突出的亮點,顯得格外低調(diào)。雅礱江的低調(diào)與它的位置脫不開干系,四川境內(nèi)有許多河流,但在最著名的幾條河流中,其他河流都流向了成都平原,伸入了繁華熱鬧的都市地帶,只有雅礱江從始至終都奔騰在西部的山地之中,與其他五江格格不入。
但雅礱江卻是當之無愧的川西霸主。四川的地形,可以分為東部盆地和西部高原山地兩個地帶,雅礱江是四川西部最大的一條江。從川西北高原由北向南奔向西南山地,雅礱江沿途收納了數(shù)百條川西高原上的河流,滋養(yǎng)了無數(shù)川西小鎮(zhèn),成為了四川西部最重要的水流。雖然金沙江也流經(jīng)四川省,但它的位置相對靠邊,二者之中雅礱江居于川西腹地,更有“霸主氣勢”。
長江最長的支流是雅礱江另一個低調(diào)的身份。對于雅礱江而言,這份殊榮來之不易,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定漢江是長江最長的支流。直到2013年,雅礱江源頭的遙感測量顯示雅礱江的長度為1670公里,而漢江長度為1570公里,以100公里的長度略勝漢江,成為長江支流的第一。
然而,成為第一的并不只是長度,在長江能源創(chuàng)造力上,雅礱江依舊秉持低調(diào)的作風,遙遙領先于橫斷山脈的其他幾江。
巴顏喀拉山系尼彥納克山與冬拉岡嶺之間是雅礱江發(fā)源之地,冰雪融水所匯集的涓涓細流成為其上游“扎曲”。源頭這里的地面海拔達到了4800米,山峰海拔5200米,相對高差很小。山間有許多溪流,河道淺寬,這些水流來源于冰川融雪,在進入四川石渠大草原后,便逐漸形成了江河的壯闊氣勢。
進入四川后,雅礱江便奔騰在川西高原之上,到達甘孜,雅礱江海拔突然降至3300米,開始呈現(xiàn)出峽谷地貌,貫穿在沙魯里山和大雪山之間。當江水以勢不可擋之勢又飛馳而過四川第一高峰噶貢山,到達木里附近時,環(huán)繞錦屏山繞過100多度的急彎,便形成了落差300余米的雅礱江大河灣。
巨大的水量和落差提供了豐富的水能資源,形成了錦屏一、二級水電站,在雅礱江下游,水流充沛,落差集中,建有20余個梯級水電站。水電供能為雅礱江流域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成為川投能源的搖錢樹。
作為川西高原上一條重要的河流,雅礱江默默無聞,卻奔騰千里,養(yǎng)育著數(shù)座川西小鎮(zhèn),提供了豐富的水力資源,辛勤而不計回報。
雅礱江是在石渠縣附近進入四川時,才正式被稱為雅江。
石渠一段,是雅礱江詩畫般的一段。在這里,散亂的水流匯集一股,平坦開闊的分岔河谷逐漸向峽谷過渡。江心處時常有孤島似的礁石與石盤如異峰突起,集結(jié)成群,寬闊平整的江面被分割為湍急似瀑的細流,江心、江岸黑藍色的巖石經(jīng)過潮水千萬年地不斷沖擊,煥發(fā)出如金屬般閃爍的光芒。
小城雅江以下至木里江段約400千米,是雅礱江切割最深、峽谷最險峻最神秘的江段,嶺谷高差達2300~2700米。在地震、暴雨和水淹侵蝕之下,山崩與滑坡在這里是時常發(fā)生的,歷史上江河也多次被滑坡、山崩堵塞而斷流。猙獰的地貌,昭示著雅礱江充沛的激情,也流傳著眾多神圣的傳說。
據(jù)傳在很久以前,各拉丹冬雪山上禁錮著一頭神牦牛,過了千萬年,終于來了一群康巴勇士,他們爬上雪峰,引來太陽之火凝結(jié)的火種,融化了冰雪禁錮,神牦牛得以蘇醒,一股清涼甘甜的雪水從神牦牛鼻孔噴涌而出,在廣闊的扎溪卡草原上蜿蜒前行,養(yǎng)育了草原上的牧民、羊群,也飄揚起婉轉(zhuǎn)動聽的歌謠。從此,太陽成為了部落的圖騰,而扎溪卡草原上的牧民也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太陽部落。
扎溪卡草原有一座古老奇特的建筑——巴格嘛呢墻。它是由無數(shù)嘛呢堆壘成的城墻,橫臥在遼闊的扎溪卡草原上,如同從格薩爾王手里散落的一條經(jīng)幡。這是世界上最長的藏傳佛教圣地,見證過許多青年男女堅貞的愛情。巴格嘛呢墻如同一道信仰的長域,數(shù)百年來屹立在太陽部落人民的心中,將雅礱江賦予他們的細膩與粗獷,以最原始和虔誠的方式供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