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楊,李 云,李曉慧,包明園,楊 航,何銳杰,李 麗
(1.安順市農(nóng)業(yè)廣播電視學(xué)校,貴州安順 561000;2.貴州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生物技術(shù)研究所,貴州貴陽 550006;3.貴州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園藝研究所,貴州貴陽 550006)
甘薯(Ipomoea batatas)可鮮食、加工、飼用,是重要的糧食、飼料、工業(yè)原料,在緩解全球糧食危機方面具有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1-2]。甘薯是貴州省的第五大作物,種植面積達25.3 萬hm2[3]。本研究通過對選育出的甘薯新品種在貴州省不同區(qū)域種植,篩選出適宜在貴州省生產(chǎn)應(yīng)用的甘薯新品種,為支撐甘薯產(chǎn)業(yè)發(fā)展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
本試驗選擇甘薯新品系10 個,對照品種2 個(CK1為徐薯22,CK2 為寧紫薯1 號),詳見表1。
表1 參試品種(系)信息
1.2.1 試驗設(shè)計
于2021—2022 年在貴州省花溪區(qū)、黃平縣、碧江區(qū)、西秀區(qū)、播州區(qū)等地開展試驗,選擇土壤肥力均勻的地塊為試驗基地。試驗小區(qū)隨機排列,重復(fù)2 次,凈作,小區(qū)面積超過20 m2,重復(fù)間過道0.5 m,單壟栽培,栽植密度60 000 株·hm-2。
1.2.2 測定項目及方法
生長期調(diào)查葉色、葉型、莖色、莖直徑、蔓長等,收獲后調(diào)查薯型、皮色、肉色、產(chǎn)量等;小區(qū)計產(chǎn)時去除邊行,折算成667 m2產(chǎn)量;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利用Excel 處理。
由表2、表3 可知,10 個參試品種的鮮薯產(chǎn)量均高于CK1、CK2,其中19-7-25 的產(chǎn)量最高,較CK1高41.50%,較CK2 高62.45%;淀粉率較高的有19-5-5,為23.56%;薯干產(chǎn)量最高的為18-5-2,其次為18-5-4,分別較CK1 高46.54%、34.08%;淀粉產(chǎn)量最高的為18-5-2,其次為19-5-5,分別較CK1 高50.22%、38.11%。
表2 2021—2022 年兩年鮮薯產(chǎn)量、干率、淀粉率鑒定統(tǒng)計表
表3 2021—2022 年兩年薯干產(chǎn)量、淀粉產(chǎn)量統(tǒng)計表
1)19-8-3 為紫心食用型品種,由龍薯9 號×黔紫薯1 號雜交選育,兩年平均鮮薯667 m2產(chǎn)2 679.88 kg,比CK1 增產(chǎn)40.02%,比CK2 增產(chǎn)60.76%;平均薯干667 m2產(chǎn)708.27 kg,比CK1 增產(chǎn)20.68%,比CK2 增產(chǎn)89.93%;平均薯塊干物率26.73%,比對照CK1 低12.70%,比CK2 高19.14%;平均商品薯率86.93。
該品系株型直立,結(jié)薯集中,單株結(jié)薯3~6 個。薯塊長紡錘形,薯皮紫紅色,薯肉淡紫色,品質(zhì)優(yōu)。
2)19-4-3 為食用型品種,由普薯32 集團雜交選育,兩年平均鮮薯667 m2產(chǎn)2 657.07 kg,比CK1增產(chǎn)38.83%,比CK2 增產(chǎn)59.39%;平均薯干667 m2產(chǎn)708.17 kg,比CK1 增 產(chǎn)20.67%,比CK2 增 產(chǎn)89.9%;平均薯塊干物率26.82%,比CK1 低12.39%,比CK2 高19.57%;平均商品薯率87.19。
該品系株型半直立,結(jié)薯集中,單株結(jié)薯4~7 個。薯塊紡錘形,薯皮淺紅,薯肉橙紅,品質(zhì)優(yōu)。
3)19-4-18 為食用型品種,由普薯32 集團雜交選育,兩年平均鮮薯667 m2產(chǎn)2 607.91 kg,比CK1增產(chǎn)36.26%,比CK2 增產(chǎn)56.44%;平均薯干667 m2產(chǎn)572.65 kg,比CK1 減 產(chǎn)2.43%,比CK2 增 產(chǎn)53.56%;平均商品薯率83.55。
該品系株型半直立,結(jié)薯集中,單株結(jié)薯6~8 個。薯塊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橘紅,品質(zhì)優(yōu)。
4)19-6-17 為食用型品種,由黔紫薯1 號集團雜交選育,兩年平均鮮薯667 m2產(chǎn)2 473.57 kg,比CK1增產(chǎn)29.24%,比CK2 增產(chǎn)48.38%;平均薯干667 m2產(chǎn)655.26 kg,比CK1 增 產(chǎn)11.65%,比CK2 增 產(chǎn)75.72%;平均商品薯率82.98。
該品系株型半直立,結(jié)薯集中,單株結(jié)薯5~8 個。薯塊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橘紅,品質(zhì)優(yōu)。
5)18-6-8 為食用型品種,由廣薯87 集團雜交選育,兩年平均鮮薯667 m2產(chǎn)2 493.66 kg,比CK1增產(chǎn)30.29%,比CK2 增產(chǎn)49.59%;平均薯干667 m2產(chǎn)639.08 kg,比CK1 增 產(chǎn)8.89%,比CK2 增 產(chǎn)71.38%;平均商品薯率84.65。
該品系結(jié)薯集中,單株結(jié)薯5~8 個。薯塊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橘紅,品質(zhì)優(yōu)。
6)18-5-2 為淀粉兼食用型品種,由浙薯13 集團雜交選育,兩年平均鮮薯667 m2產(chǎn)2 579.61 kg,比CK1 增產(chǎn)34.78%,比CK2 增產(chǎn)54.74%;平均淀粉率22.69%,比CK1 高11.94%,比CK2 高72.48%;平均淀粉667 m2產(chǎn)584.07 kg,比CK1 增產(chǎn)50.22%,比CK2 增產(chǎn)167.38%。
該品系單株結(jié)薯4~7 個,薯塊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淡黃,品質(zhì)優(yōu)。
7)18-5-4 為淀粉兼食用型品種,由浙薯13 集團雜交選育,兩年平均鮮薯667 m2產(chǎn)2 512.40 kg,比CK1 增產(chǎn)31.27%,比CK2 增產(chǎn)50.71%;平均淀粉率20.9%,比CK1 高3.1%,比CK2 高58.85%;平均淀粉667 m2產(chǎn)524.75 kg,比CK1 增產(chǎn)34.96%,比CK2增產(chǎn)140.23%。
該品系結(jié)薯集中,單株結(jié)薯5~7 個,薯塊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黃色,品質(zhì)優(yōu)。
8)19-7-25 為食用型品種,由廣薯87 集團雜交選育,兩年平均鮮薯667 m2產(chǎn)2 708.09 kg,比CK1增產(chǎn)41.5%,比CK2 增產(chǎn)62.45%;平均薯干667 m2產(chǎn)636.06 kg,比CK1 增 產(chǎn)8.38%,比CK2 增 產(chǎn)70.57%;平均商品薯率81.15。
該品系結(jié)薯集中,單株結(jié)薯4~7 個,薯塊紡錘形,薯皮淺紅色,薯肉黃色,品質(zhì)優(yōu)。
9)19-5-5 為淀粉兼食用型品種,由浙薯13 集團雜交選育,兩年平均鮮薯667 m2產(chǎn)2 293.2 kg,比CK1 增產(chǎn)19.82%,比CK2 增產(chǎn)37.56%;平均淀粉率23.56%,比CK1 高16.22%,比CK2 高79.07%;平均淀粉667 m2產(chǎn)536.97 kg,比CK1 增產(chǎn)38.11%,比CK2 增產(chǎn)145.83%;平均商品薯率82.52。
該品系結(jié)薯集中,單株結(jié)薯5~8 個,薯塊紡錘形,薯皮紅色,薯肉白色,品質(zhì)優(yōu)。
10)19-9-1 為食用型(紫心)品種,由紫云紅芯薯集團雜交選育,兩年平均鮮薯667 m2產(chǎn)2 129.8 kg,比CK1 增產(chǎn)11.28%,比CK2 增產(chǎn)27.76%;平均薯干667 m2產(chǎn)707.61 kg,比CK1 增產(chǎn)20.57%,比CK2 增產(chǎn)89.75%;平均商品薯率84.44。
該品系結(jié)薯集中,單株結(jié)薯4~8 個,薯塊紡錘形,皮深紅色,薯肉淺紫色。
通過試驗鑒定分析,10 個新品系鮮薯產(chǎn)量均高于對照,可在各地進行推廣應(yīng)用,其中可作為淀粉型甘薯的備選品種有19-5-5、18-5-2、18-5-4,淀粉率均在20%以上,其中19-5-5、18-5-2 高于平均淀粉率22.38%[4];紫心甘薯19-8-3、19-9-1,產(chǎn)量較CK2 分別高60.76%、27.76%,其中19-9-1 干率達33.42%,兩個品種應(yīng)用價值較高[5];19-4-3、19-4-18、19-6-17、18-6-8 為紅心品種,產(chǎn)量較CK1高29.24%~38.83%,19-7-25 為白心品種,產(chǎn)量較CK1 高41.50%,增產(chǎn)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