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羅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 商湯伐夏時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周武王伐紂時也曾說:“商罪貫盈,天命誅之”,并產生了“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思想。這反映出先秦時期()
A. 神權統(tǒng)治的思想
B. 統(tǒng)治階級的等級意識
C. 天人感應的思想
D. 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
2. 在今湖南省龍山縣里耶鎮(zhèn)境內出土了數(shù)萬枚行政文書竹簡,其中一支記錄了當?shù)厣钌嚼锇l(fā)現(xiàn)的一種并非豐產的植物“枝枸”,但秦吏仍認真描述了它的性狀、位置、產果情況,錄入了官方檔案。這體現(xiàn)了秦朝時期()
A. 基層行政管理精細
B. 法律制度嚴酷
C. 計稅標準細致完善
D. 科學意識興起
3. 東漢末年改刺史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權力大大超過了漢武帝時監(jiān)察和考核官員的準則“六條問事”。這一變化反映了當時()
A. 監(jiān)察區(qū)域職能的轉變
B. 皇權專制統(tǒng)治的加強
C. 刺史監(jiān)察功能的強化
D. 軍閥割據(jù)局面的形成
4. 東晉大司馬桓溫執(zhí)政期間,于興寧二年(364年)三月庚戌日推行土斷法,將僑州郡縣流民編戶入冊,一起納稅,史稱“庚戌土斷”。之后,國家控制的人口大量增加,土地稅收也增多了。據(jù)此可知,庚戌土斷()
A. 消除了國家與世族的矛盾
B. 推動了門閥政治的形成
C. 強化了政府對基層的控制
D. 解決了土地兼并問題
5. 唐朝時,被用于“均田”的土地主要是國有的無主荒地,并不觸動所有權明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唐朝中期,土地迅速向各類地主手中集聚,國家控制的土地越來越少,農民授田不足的情況進一步發(fā)展。這可用于說明()
A. 消除階級矛盾的可能性
B. 調整賦稅制度的必要性
C. 限制社會流動的風險性
D. 重建中央集權的迫切性
6. 宋代民間多有“銷錢為器”的現(xiàn)象,將銅錢熔化鑄成器皿謀利,“市井逐利者,銷錢一緡可為數(shù)器,讎利三、四倍,率以為?!?,還有很多人將銅錢作為實物資產來貯藏。這一現(xiàn)象()
A. 促進了冶鑄技術的提高
B. 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C. 刺激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D. 沖擊了政府的專賣制度
7. 洪武三十年(1397年)發(fā)生“南北榜案”,因是年會試錄取者皆為南方人,明太祖疑其間有弊,殺主考官,重試結果全取北方人。以后明朝科舉會試遂分為南、北兩榜,分別錄取。南北分榜()
A. 平衡了不同區(qū)域的利益關系
B. 說明南北方經濟發(fā)展已達到平衡
C. 確保了明朝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定
D. 著眼于舉子入仕機會的相對均等
8. 清政府規(guī)定“各處土司應世守地方,不得輕聽叛逆招誘,自外王化。凡未經歸順,今來投誠者,開具原管地方部落,準與照舊襲封?!边@表明清政府()
A. 注重招撫各地土司確保統(tǒng)治穩(wěn)定
B. 設置軍鎮(zhèn)機構加強邊疆的治理
C. 主張實行改土歸流加強中央集權
D. 進行茶馬貿易推動經濟的交流
9. 下圖為近代漫畫家馬星馳在1913年發(fā)表的漫畫《政黨之兩面觀》。自左往右看,此五個字為“政黨之作用”,而從右往左看,則變成了“御用系之黨”。該漫畫()
x
A. 展現(xiàn)了廣大民眾參政意識高漲
B. 揭示了當時政治轉型的艱難
C. 諷刺了袁氏復辟帝制倒行逆施
D. 肯定了民主共和是時代潮流
10.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設計官制,逐漸以“公務員”代替“官吏”,并頒布了《公務員任用條例》《公務員考績法》《公務員恤金條例》《公務員恤金條例施行細則》等法規(guī)。據(jù)此可知,南京國民政府時期()
A. 文官制度體系趨向成熟
B. 依法治國得到有效落實
C. 公務員素質得到提高
D. 官制設計具有近代烙印
11. 1951年,《綏遠省蒙旗土地改革實施辦法(草案)》頒布,強調土地改革必須照顧蒙漢人民尤其是蒙民的實際情況。隨后,綏遠省政府選派蒙漢干部組成聯(lián)合土改工作團參加土改工作,針對“旗縣并存、蒙漢分治”的歷史遺留問題,主張維持現(xiàn)狀,擱置“旗縣分立、蒙漢合治”政策。這些舉措()
A. 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B. 旨在推動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基層民主建設
C. 體現(xiàn)了民族政策的務實性與靈活性
D. 說明全面開展經濟建設成為工作重心
12. 下圖為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內容。這說明當時中國()
A. 重視道德風尚引領
B. 涌現(xiàn)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C. 大力弘揚傳統(tǒng)文化
D. 群眾踴躍參與經濟建設
13. 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zhàn)略部署。這體現(xiàn)了()
A. 國家工作重心與時俱進地轉移
B. 發(fā)展經濟的手段具有靈活性
C.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fā)展
D. 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偉大復興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指出,2023年中國的外交任務是夯實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爭取中美關系校準并重回正確航向,推動中歐關系行穩(wěn)致遠,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加強同發(fā)展中國家團結合作。這表明中國()
A. 積極統(tǒng)籌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
B. 開辟適應多極化格局的外交新局面
C. 努力踐行不結盟的外交總方針
D. 多方探索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新途徑
15. 中世紀的歐洲,封建主在自己的領地內是最高統(tǒng)治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等各種權力,部分封建主除設置官吏、法庭外,還擁有設關卡、收賦稅、鑄貨幣等權力。這一現(xiàn)象()
A. 為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基礎
B. 推動歐洲逐步進入封建社會
C. 容易使政治上出現(xiàn)分裂割據(jù)局面
D. 有利于社會經濟進一步發(fā)展
16. 下表所示為15、16世紀歐洲部分學者關于君權的論述。這些主張()
A. 表明神權與君權的矛盾緩和
B. 折射出歐洲政局的四分五裂
C. 順應了民族國家興起的潮流
D. 促進了近代外交制度的推廣
17. 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說,“能否博取上帝的青睞即是衡量一項職業(yè)是否有用的標準,但道德標準則是更為主要的衡量標準,也就是說它以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的多少來作為衡量標準?!睋?jù)此可知,新教倫理()
A. 主張合理地進行消費
B. 維護了羅馬教皇權威
C. 全部目的是提升道德
D. 有利于促進社會轉型
18. 下表為近代以來,英、美、德、法四國通過資產階級憲法的頒布先后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這反映出()
A. 歐美主導世界政治的發(fā)展方向
B. 資產階級以暴力革命推動社會進步
C. 政治文明具有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
D. 共和體制的確立是人類歷史的必然
19. 1896年,美國聯(lián)邦文官委員會呼吁實行以職務和責任為基礎的職位分類制度,處于同等職位的任職者獲得一致的薪酬。1907年,美國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福下令設立“職級薪酬委員會”,專門處理職位分類與公務員薪酬等事宜。該做法()
A. 體現(xiàn)了美國文官制度建立過程
B. 保證了文官的政治中立性
C. 明確了事務官與政務官的關系
D. 提升了政府人事管理效率
20. 1985年9月22日,美、日、英、法、德五國在紐約的廣場酒店簽署“廣場協(xié)議”,規(guī)定“針對國際收支不平衡,各國共同介入市場,誘導美元對日元、馬克等貨幣貶值。此后,各國央行紛紛加強對外匯市場的介入?!边@一經濟現(xiàn)象說明()
A. 國家干預經濟模式得到各國認可
B. 美國的經濟實力相對衰落
C. 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已確立起來
D. 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
二、非選擇題
21.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古希臘城邦在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的400多年時間里,出現(xiàn)了君主制、僭主制、貴族制、寡頭制、共和制、民主制等不同政體。古希臘的政治家、思想家不斷思考和探索政治體制與國家治理問題。一些古希臘先哲提出了正義就是善,認為國家治理者應該是正義的善者,城邦的治理必須具有至善理念,城邦的治理必須是法治的治理。古希臘城邦社會經濟和文化能夠得到不斷繁榮發(fā)展以及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是因為能夠持續(xù)不斷地進行政治改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民主治理的發(fā)展。
——摘編自許耀桐《國家治理:古希臘城邦的啟示》
材料二 羅馬帝國前期,屋大維對行省制度進行了改革,將行省劃分為元首省與元老院省。前者的行政和軍事長官由元首直接任命并對元首負責。元首經常派監(jiān)察官員到各行省巡查。屋大維開拓了公用驛道和建立了郵驛制,使首都與各行省的信息傳遞更為迅速。屋大維還設立稅務都察使一職,主要職責為前往各行省收取稅款。他規(guī)定行省禁止舉行各種集會、結社活動,但卻有意識地宣傳對元首的崇拜,幾乎所有的行省都建立了羅馬女神廟和奧古斯都圣廟,人們每年都從行省內各地聚集到省府舉行隆重的祈禱儀式。
——摘編自杜建軍《羅馬帝國行省制度研究》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古希臘城邦治理呈現(xiàn)的特點。(6分)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羅馬帝國前期行省制度改革的影響。(8分)
22.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榜文內坐去事理,皆系教民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事。所在官吏、老人、里甲人等,當體朝廷教民之意,各宜趨善避惡,保守身家,常川遵守奉行,毋視虛文,務在實效。違此令者,各照所犯罪之。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齊才能國治,推行和宣講朱熹的《家禮》以教導基層民眾修身齊家,則是切實可行之道。……《家禮》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官方行政機構對基層社會控制之不足,使皇權深入到基層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摘編自朱元璋《教民榜文》、孔偉《規(guī)制與教化:明初禮俗的基層控制及其成效》
材料二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政府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發(fā)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fā)展作用。進一步加快建設覆蓋城鄉(xiāng)、便捷高效、?;?、促公平的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與旅游、科技、金融、制造、建筑、農業(yè)、健康等相關產業(yè)的融合發(fā)展,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文化的動力和活力。同時,著力解決文化“產業(yè)化”、“市場化”發(fā)展中的價值導向問題。習近平強調:“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提倡文化文藝工作者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p>
——改編自歐陽雪梅《新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演進及基本經驗》
(1)根據(jù)材料一,結合所學,指出明朝教化鄉(xiāng)里的主要方式,并概述明朝教化的特點及根本目的。(6分)
(2)結合所學,寫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代中國的地位。根據(jù)材料二,概括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政府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綜合上述材料,扼要指出古今文化建設出發(fā)點的變化。(8分)
2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工業(yè)革命后,英國等許多國家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區(qū),每個小區(qū)組織志愿者負責救濟的分配,并協(xié)調慈善組織和救濟機構的工作,社區(qū)組織開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社區(qū)很快發(fā)展為基層自治的主要方式。社區(qū)實行居民自我管理,不僅提供生活服務、教育、休閑娛樂、福利等,還參與相關的城市規(guī)劃、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決策。20世紀80年代以后,西方國家的基層治理更加強調政府、社區(qū)和非政府組織的共同作用。
——摘編自徐藍《世界主要國家的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
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近代以來西方國家基層治理發(fā)展歷程及啟示”自行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jù))
(參考答案見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