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新一代對傳統服飾文化的追捧,漢服迎來“井噴”時刻。三步一“娘娘”,五步一“公主”……近段時間,在西安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qū)、洛陽洛邑古城、開封清明上河園等景點,隨處可見身著漢服的游客。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年輕一代有了平視世界的足夠底氣,“國潮風”強勢崛起,漢服文化也逐漸從“小眾審美”走向“大眾認同”。漢服的“出圈”,實際上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回歸”?!熬|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穿上這身行頭,好看是一方面,那種觸摸歷史、感知文化的豐富體驗,更是讓許多漢服愛好者如癡如醉。
請就如何讓漢服“出圈”后更“出彩”談談你的看法。
【觀點】①漢服“始于黃帝、備于堯舜”,作為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是漢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漢服愛好者人數不斷上漲,對漢服需求也隨之上漲,帶動漢服市場規(guī)模擴大,漢服文化逐漸從“小眾審美”走向“大眾認同”。但漢服在“出圈”的同時,因為生產材質、質量、風格、形制、歷史還原度漸漸形成了復雜的關系網和鄙視鏈,成為目前漢服圈無法避免的現象。②對此,讓漢服“出圈”后更“出彩”,一方面要注重漢服的文化價值,制定相關規(guī)范和標準,并對從事漢服相關產業(yè)的人員開展培訓。另一方面要尊重創(chuàng)新成果,保護好原創(chuàng)者的著作權,從而實現漢服產業(yè)的提質增效。同時,還要了解消費者對漢服材質、樣式等的需求,特別是要瞄準年輕人的消費偏好、消費體驗等,加強漢服的設計和創(chuàng)意。
(河北 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