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艷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越來越多先進的農業(yè)技術在種植過程中得到應用,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但由于我國農業(yè)結構調整,玉米種植的面積不斷減少。如何提高玉米的產量,就成了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切實做好新技術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的應用,并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促進我國玉米產量和效益雙提高。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種植地的選擇和整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應當選擇地勢平坦、利于機械化作業(yè)、肥力較好、水源充沛、排水便利的地塊。其次,在種植玉米之前,要施好底肥,主要采用優(yōu)質的有機肥、微生物菌肥和優(yōu)質的復合肥,并針對不同的地塊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配合施入合理的中微量元素。第三,做好土地的整理工作,玉米種植的耕作層深度需要控制在25 厘米,在進行2~3 年的淺層玉米耕作后,還需要開展一次全面性的深松工作。
玉米種子的選擇和處理是玉米種植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玉米種子的質量也直接影響著玉米的產量和質量。當前市場上玉米種子的種類很多,種植戶在選擇時,要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來進行選擇,包括土壤情況、溫度情況、濕度情況、光照情況等等。此外,還要做好抗病性、抗蟲性分析,通過綜合性狀比較,選擇適宜本地區(qū)種植的高產、穩(wěn)產、抗逆性強、綜合性狀良好的玉米品種。在購買玉米種子后,要適時開展拌種、曬種工作,保證玉米種子的發(fā)芽率。
確保合適的玉米播種時間,是保證玉米產量和質量的關鍵。一般在我國的南方地區(qū),播種時間為3 月中旬~4 月下旬,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qū),播種時間則是在5 上旬~6 月下旬。根據不同播期種植戶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品種。另外,在選擇播種時間時,要遵循溫度原則。一般距離地表5 厘米的土壤,溫度在10℃以上時,方可播種。玉米播種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兩點注意事項。一是要避免出現玉米的缺苗問題;二是要做好玉米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通過科學合理的田間管理,能夠更好地保障玉米的生長周期。一般田間管理分為玉米苗期管理和玉米的中后期管理。玉米播種7~10 天,便會進入到苗期管理階段。在這期間,需要種植戶結合玉米的實際生長情況,做好水肥管理,查漏補缺,將種植密度過大的區(qū)域移栽到缺苗部位,及時間苗、定苗,加強苗期病蟲害防治,尤其要注意科學防治蚜蟲、薊馬、灰飛虱、粗縮病等病蟲害。小喇叭口期要根據不同品種的特性,科學進行化控防倒工作。大喇叭口期要注意防治玉米螟、黏蟲、大斑病、紋枯病等常見病蟲害,并進行科學的水肥管理,根據玉米長勢情況及時追施氮肥。而當玉米生長進入中后期,則要做好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治及肥水管理工作,雨水較多的地區(qū)注意做好排澇工作,確保穩(wěn)產、高產。
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大斑病是比較常見的玉米病害。發(fā)病的玉米植株上會出現不同大小的斑塊,損害玉米的葉片、葉鞘和苞葉,從而導致其出現凋零和枯萎的情況。因此,為了防治玉米大斑病,在種植時首先要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其次,可以結合當地的氣候情況,合理地選擇播種時間,讓玉米能夠避開大斑病的高發(fā)期;第三在玉米施肥的過程中,要注意增加磷鉀肥的用量;第四要做好除草、培土工作;最后,在玉米病害的高發(fā)期,要做好田間調查工作,早發(fā)現、早處理。
對玉米病毒病進行分析,主要包括了矮花葉病和粗縮病兩種,在玉米整個生育期均可染病,一般3~5片葉前后發(fā)病為嚴重。為了防治此病,首先,要加強田間管理,盡量縮短玉米和小麥的共生期,麥收后及時滅茬,增施肥料促壯苗,增強植株抗病能力,病株要及時拔出并帶出田外燒毀。第二,可以采用樂果、甲胺磷等藥物進行防治,并做好蚜蟲、薊馬、灰飛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蟲的防治工作,切斷傳毒媒介。第三,在播種前用噻蟲嗪拌種,減輕粗縮病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在我國玉米種植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促進其可持續(xù)發(fā)展,還需要切實做好先進種植技術的應用,提高玉米的產量和效益。同時,在先進技術應用的過程中,要按照其標準和流程進行規(guī)范性操作。此外,種植戶也要切實認識到病蟲害的危害性,積極做好病蟲害防治,這對實現我國玉米種植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