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性別觀點引入翻譯領(lǐng)域的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匯合了翻譯實踐和女性主義思想,為翻譯理論開辟了嶄新的領(lǐng)域。小說集《臺北人》是旅美臺灣作家白先勇的代表作,該小說集描述了很多異鄉(xiāng)人在臺灣的經(jīng)歷和故事。本文將從女性主義視角對白先勇作品《臺北人》的自譯本進行分析,指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原文進行了增補和劫持,彰顯了譯者在翻譯活動中的女性主義立場。
【關(guān)鍵詞】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自譯;白先勇;《臺北人》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36-009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6.031
一、引言
中國短篇小說作家中的奇才白先勇先生一生創(chuàng)作了多部經(jīng)典作品。小說集《臺北人》由14篇短篇小說組成,被公認(rèn)為其代表作之一。在這個系列中,白先勇呈現(xiàn)了許多經(jīng)典的女性形象,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色,她們的生活背景涵蓋了社會的各個層面。有的是出身上流社會的貴婦,有的是淳樸的民間女性,甚至還有命運不幸的風(fēng)塵女子。在這本小說集中,白先勇透過女性的窗口描繪世界,表達(dá)過去的嘆息、輾轉(zhuǎn)反側(cè)的創(chuàng)傷、肉體的掙扎,同時以不同于普通男性作家的獨特視角思辨她們的心理,以一顆慈悲的心深入她們的精神狀態(tài)和生存困境。
《臺北人》于1982年由作家白先勇和自由文學(xué)翻譯家陳佩霞首次譯成英文,出版社為美國印第安納大學(xué)出版社,小說英文標(biāo)題為Wandering in the Garden,Waking from a Dream:Tales of Taipei Characters。2000年,該小說出現(xiàn)新譯本,譯者仍是白先勇先生和陳佩霞女士,出版社為香港中文大學(xué)出版社。2013年,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采用1982年版譯本,引進并出版了該書的中英文版。
目前,學(xué)術(shù)界對白先勇《臺北人》的自譯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小說集《臺北人》英文譯文的學(xué)術(shù)論文共有24篇,研究視角分為文外視角和文內(nèi)視角。其中文外視角有以下視角:“行動者網(wǎng)絡(luò)理論視角”“翻譯倫理視角”“贊助人理論視角”“布迪厄社會學(xué)理論視角”等。文本內(nèi)視角包括“自譯翻譯策略研究”“人名引喻的互文性翻譯研究”“文化負(fù)載詞的翻譯”等。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還沒有學(xué)者從“女性主義翻譯視角”研究《臺北人》的自譯本,發(fā)表相關(guān)論文。
“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由學(xué)者弗洛圖(L·Flotow)和西蒙(S·Simon)提出。該理論主張:1.翻譯研究和翻譯實踐中不應(yīng)有對女性的歧視;2.翻譯不應(yīng)只注重兩種語言文字層面的轉(zhuǎn)換,還應(yīng)考慮到譯文涉及的文化、意識形態(tài)等諸多問題;3.譯作和原作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得以重新規(guī)定,兩者的地位相等。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認(rèn)為譯者需要在翻譯實踐中察覺那些貶低和歧視女性的原文,并對其進行修改,破除文化,意識形態(tài)中對女性不友好的概念和刻板印象。在以往的翻譯理論中,譯著、譯者一直被認(rèn)為不如原著和作者,就像女性不如男性一樣。女性主義翻譯者受到雙重歧視,因為他們既是女性又是翻譯者。
在《翻譯與性別:女性主義時代的翻譯》一書中,弗洛托從女性主義的角度探討了“翻譯的政治”問題,她列出了三種翻譯策略以實現(xiàn)女性主義的翻譯,這三種翻譯策略分別是:增補(supplementing)、加寫前言和腳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劫持(hijacking)。這些翻譯策略表達(dá)了女性主義翻譯者不斷覺醒的自我意識。為了強調(diào)自己在解讀文本含義時的責(zé)任感和合法性,她們公開宣稱自己是女性主義翻譯者的身份。這些策略也表明女性主義翻譯者對文本的政治取向高度敏感。此外,他們不僅在翻譯中翻譯帶有性別認(rèn)同的女性主義先驅(qū),而且在翻譯其他文本時,以各種方式最大限度地“為婦女運動事業(yè)服務(wù)”。
二、文本分析
(一) 增補
增補(Supplementing)本指在原文涉及文化差異的地方采用增補的策略來補充介紹文化背景,以便讀者理解。因為東西方的語言差異,所以對于譯文的很多翻譯也是采取這種方式,對翻譯內(nèi)容加以補充和說明。女性主義作者們也通過增補的文中表達(dá)對于婦女的重視,并加強和突出了婦女的社會責(zé)任。白先勇在其譯文中通過運用“增補”這一策略突出小說的女性角色。
例1.
不管人事怎么變化,尹雪艷永遠(yuǎn)是伊雪艷。(《永遠(yuǎn)的尹雪艷》)
But however,the affairs of men fluctuated,Yin Hsueh-yen remained forever Yin Hsueh-yen,the “Snow Beauty”of Shanghai fame.(《Eternal Snow Beauty》)
《永遠(yuǎn)的尹雪艷》是白先勇《臺北人》的首篇,主人公是從上海到臺灣的高級舞女尹雪艷。憑借著傾國傾城的姿色,尹雪艷使眾多男性為之著迷,但隨著那些男性事業(yè)和財產(chǎn)的沒落,尹雪艷最終也離他們而去,去尋求自己追求的紙醉金迷,尋歡作樂的生活。該作品通過描寫尹雪艷的故事,揭示出當(dāng)時臺灣上流社會醉生夢死的墮落生活。在這個例子的翻譯中,在原文基礎(chǔ)上,譯者白先勇憑空增添了“the ‘Snow Beauty’ of Shanghai fame”。在譯文中,“the snow beauty”強調(diào)出了伊雪艷傾國傾城的美貌,“Shanghai fame”點出了她在上海名利場的地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綜上所述,這句話的增補翻譯強調(diào)了伊雪艷這個女性角色。
例2.
跟了錢鵬志那十幾年,筵前酒后,哪次她不是捏著一把冷汗,任是多大的場面,還是應(yīng)付得妥妥帖帖的?(《游園驚夢》)
In the dozen or so years she was Ch’en P’eng-chih’s helpmate,she always handled banquets and such as if she were walking on eggs,smoothly perfectly, no matter how great the occasion.—— (《Wandering in the Garden, Waking from a Dream》)
《臺北人》還收錄了一篇名為《游園驚夢》的中篇小說。該小說以中國國民黨將軍的遺孀田玉到竇公館赴宴為線索,通過她在宴會上的感受、回憶及其心理活動,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臺灣地區(qū)的社會變遷:舊貴族的沒落,新興中產(chǎn)階級的興起。作品籠罩著濃重的悲愴氣,表現(xiàn)出一種美人遲暮、人生如夢的滄桑感。在這個例子中,譯者增譯了“she was Ch’en P’eng-chih’s helpmate”,小小的增譯點出了女主人公藍(lán)田玉對錢將軍的幫助,即使她是一屆戲子,但將軍將其娶回家后,她不僅僅是一個填房夫人,還是一個得力的賢內(nèi)助,突出了這位女性過人的社交能力。
(二) 劫持
弗洛圖在書中寫到劫持就是指以女性主義真相為理由在翻譯實踐中對一些有攻擊女性的原文進行修改。對“劫持”的其他理解為“反叛式改寫”?!胺磁咽礁膶憽笔侵冈诜g過程中基于個人的想法和偏好,譯者修改和重寫原文中與女性主義思想的沖突之處,去除原文中歧視女性的部分,增加讀者對原文的理解。白先勇先生在其譯文中通過運用“劫持”策略將原文中對女性帶有攻擊含義的詞語改寫和轉(zhuǎn)換成為“中性意義”的描述。
例3.
喜妹是個極肥壯的女人,偏偏又喜歡穿緊身衣服,全身總是箍得肉顫顫的。(《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
She was a big-breasted female who was particularly fond of wearing skintight clothes,so tight. —— (《A Sea of Blood-red Azaleas》)
該小說的主人公王雄18歲那年從湖南農(nóng)村來到了臺灣,在異鄉(xiāng)臺灣一呆就是20多年,40歲后到富裕人家去做仆人。雇主家里六歲的女兒讓王雄想起來了自己的母親以及母親為他購買的童養(yǎng)媳,勾起了王雄的思鄉(xiāng)之情。王雄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這個小女孩身上,但隨著她的成長,王雄的情感無處安放,逐漸走向絕望,最后自殺。文中的喜妹一直對王雄抱有好感,她是個極肥壯的女人,“偏偏又喜歡穿緊身衣服,自以為很有風(fēng)情的樣子”,經(jīng)常撩撥王雄,尋找樂子。在這個例子中,作者用“肥壯”,“箍得肉顫顫的”等詞來描述喜妹豐滿的身材,這兩個詞語充滿對女性身材的論斷和歧視意味,譯者在翻譯時將這兩個具有攻擊性的詞語翻譯成了“big-breasted”,“tight”,將其轉(zhuǎn)化成了對現(xiàn)實現(xiàn)象的一種描述,去除了原文中對女性不友好的含義。
例4.
這首歌,我熟得很,收音機里常收得到白光灌的唱片。倒是難為那個女人卻也唱得出白光那股懶洋洋的浪蕩勁兒。(《一把青》)
I know that song well;I hear Pai Kuang singing it all the time on the disc-jockey shows on the radio. Actually,this young woman wasn’t bad at all. She sang in the same lazy,sexy style as the popular singer.(《A Touch of Green》)
《一把青》是《臺北人》收錄的一篇短篇小說。該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朱青的女人,她在少女時期與飛行員郭軫戀愛結(jié)婚,結(jié)婚后二人因為內(nèi)戰(zhàn)而分居,后來郭軫在戰(zhàn)場墜機喪命。朱青無法接受事實,終日以淚洗面,最后被親人接走,杳無音訊。幾十年后,當(dāng)郭軫的師娘再次和朱青相遇時,她不再是以往的單純誠實的面貌,好似玩世女子。“浪蕩”意為“行為不加約束、任意胡為、行為不檢點;放蕩”,是男權(quán)社會對“行為不端莊,不檢點”女性的描述,帶有厭女的色彩,在翻譯這句話時,譯者將其轉(zhuǎn)化成了“sexy”這個中性的形容詞,去除了原文中的歧視色彩,免除了對女性的攻擊。
例5.
“遭毒手了吧?”金大班冷冷問道。近兩三個月,有一個在臺灣大學(xué)念書的香港僑生,夜夜來捧朱鳳的場,那個小廣仔長得也頗風(fēng)流,朱鳳竟是十分動心的樣子。(《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Got stuck, huh?”Taipan Chin coldly inquired. For the past two or three months a student from Hong Kong studying at Taiwan University had shown up every night to give Phoenix a big rush,and that Cantonese kid was some lady-killer,too.Phoenix was quite smitten.(《the Last Night of Taipan Chin》)
《臺北人》里還有一部小說叫《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該小說的主人公是臺北市“夜巴黎舞廳”的領(lǐng)班舞女金大班。金大班原來是上海的頭牌舞女,已經(jīng)步入中年,嫁做人婦,在她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夜,她回憶了過去二十多年的種種往事。故事不像《臺北人》的很多其他小說那樣以背景開始,而只是從濃郁的音樂和氛圍開始。觀眾首先聽到“高跟鞋的聲音”,舞廳的聲音,然后是“金大班領(lǐng)隊”的“盛裝舞者”,最后形成了嘈雜而多彩的環(huán)境。然后,當(dāng)金大班走進舞廳時,他遇到了很多人,既有舞者也有客人,他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對話,比如和舞者談生意,和客人玩得開心。而這些人也奠定了整個故事高潮的基石,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勾起了金大班不同深度的回憶,直到她最深刻的自我反省,她才終于遇見了月如并與之發(fā)生了關(guān)系,這也是整部小說的高潮,最終故事的主題得到升華,逐漸走到結(jié)尾。在這個例子中,“遭毒手”的意思是舞女與客人相愛,陷入情關(guān),“遭毒手”暗含著對這類舞女悲劇命運的預(yù)測,以及對其遭遇的嘲諷語氣,而譯者翻譯為了“got stuck”,意為“被愛情卡住了”,去除金大班對朱鳳的嘲諷語氣。
三、結(jié)語
從女性主義角度開展翻譯研究是一種新穎的視角,對以往翻譯理論和研究中的一些關(guān)鍵思想提供了新的解讀,提供了獨特的思路和視角。女性主義翻譯理論通過對差異的重新詮釋,對原文的重新翻譯和改寫,有效地解構(gòu)了男性在原著中的霸權(quán)角色,動搖了男性為主的權(quán)威結(jié)構(gòu),在傳統(tǒng)翻譯研究中對忠實、差異、翻譯主題和文化等重大話題提出了新的思維模式和觀點,進而提升了傳統(tǒng)翻譯理論和翻譯的重要性。白先勇在翻譯自己的小說著作《臺北人》時,也從傳統(tǒng)翻譯方法的運用中,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翻譯的主觀性。由于翻譯作者雙重身份的統(tǒng)一性,在自我翻譯的過程中,白先勇對其他翻譯的判斷也更加準(zhǔn)確,通過增補和劫持的翻譯策略,進一步強化了譯文中的女性主義觀念,增加了小說原文中不具有的女性主義因素。
參考文獻(xiàn):
[1]Flotow,Louise Von.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
[2]Simon,Sherry.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M].London: Routledge,1996.
[3]蔣驍華.女性主義對翻譯理論的影響[J].中國翻譯,2004,(04):12-17.
[4]蔣驍華.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的影響:闡發(fā)與新思考[J].中國翻譯,2003,(05):26-31.
[5]白先勇.臺北人[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3.
[6]胡湘雨.《臺北人》自譯的翻譯策略探究[J].哈爾濱學(xué)院學(xué)報,2017,38(09):99-103.
[7]楊朝燕,胡素芬.朱虹與女性主義翻譯觀下的女性譯者主體性[J].湖北社會科學(xué),2007,(05):118-120.
[8]王振平,陳奕含.《到燈塔去》的女性主義翻譯研究[J].牡丹江大學(xué)學(xué)報,2022,31(05):55-61.
[9]曾淑萍.淺析漢譯中女性主義翻譯觀實踐[J].南昌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0,25(04):157-158.
[10]王曉鶯.現(xiàn)行女性主義翻譯理論之缺憾——以張愛玲的中英翻譯為例[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15,37(08):14-20.
[11]張俏.女性主義翻譯視角下譯者的主體性[J].安徽文學(xué),2009,(09):296-297+3.
作者簡介:
劉文晴,女,漢族,河南開封人,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英文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翻譯學(xué)專業(yè),研究方向:文學(xué)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