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燕
熱點材料
日前,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fā)布了2023年第1號預警:警惕“培訓貸”陷阱?!爱厴I(yè)近一年,不僅沒找到工作,還背上了貸款,每月還貸1200元,至今尚未結清?!睋?jù)報道,又有大學生深陷“培訓貸”陷阱。一些不法機構編造“包就業(yè)”“拿高薪”“找不到工作就退款”等幌子,誘導初入社會的大學生借貸用于崗前培訓,不少求職者落入這一陷阱。
各抒己見
@向往光明:以培訓促就業(yè),本無可厚非。但這些“培訓貸”背后的不法機構,卻絕不是為大學生就業(yè)助力,而是將大學生視作“待宰羔羊”。讓沒有收入的年輕人背一身債,后期如果還不上貸款還會被各種催債逼債,甚至于陷入債務泥潭。
@花樣年華:當自己遭遇“培訓貸”陷阱時,一定要學會依法維權。我們可以到公安局報案,向消費者協(xié)會、工商部門投訴,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螢燭之光:麻繩專挑細處斷。畢業(yè)未就業(yè)的大學生是就業(yè)市場最脆弱的群體,對以他們?yōu)槟繕说摹芭嘤栙J”騙局絕不能聽之任之,必須強化打擊力度與輿論監(jiān)督,依法懲治此類違法行為。
我的感悟
所謂“培訓貸”實質上是不良校園貸的另一種翻版,這些機構精準對標大學生的“剛需”,不斷翻新騙局和陷阱,不停地“換馬甲”坑害大學生。遏制“培訓貸”陷阱,必須多管齊下,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一方面,當前“培訓貸”市場存在辦理貸款業(yè)務門檻低、經(jīng)營者資質參差不齊、身份審核形同虛設、合同信息不透明、風險提示不充分等一系列問題,相關部門必須對專盯大學生的涉黑貸款組織或機構依法嚴厲打擊,絕不手軟。另一方面,大學生被騙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找工作難。要給他們提供切實可行的幫助,通過政策幫扶、法律援助等,創(chuàng)造良好的就業(yè)氛圍,引導其就業(yè)。針對大學生掌握知識與企業(yè)實際需求相脫節(jié)的問題,高校要拿出真招實招,例如學校不妨增加相應的技能培訓供給,開設教育培訓課,將就業(yè)培訓納入課程體系;還要廣開門路,搞好校企對接,暢通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渠道,由此從根本上避免學生淪為不良機構攫取非法利益的對象,發(fā)揮“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應。此外,廣大在校學生務必要增強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不要輕信培訓機構所謂“邊學邊賺錢”“先學后付”等誘惑貸款的承諾,不要在陌生網(wǎng)絡平臺注冊信息、轉賬匯款及辦理貸款等,求職期間注意甄別招聘信息與公司資質,如遇搞不清、拿不準的情況,請及時與學校、家長溝通,理性判斷,謹慎選擇,避免落入“培訓貸”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