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dá)明
作家劉震云于2012年出版了長篇小說《我不是潘金蓮》,該書先后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瑞典文和其他文字。
被譯成不同文字時,翻譯家都要求劉震云寫一篇序,對序的要求也很簡單:給外國朋友解釋一下潘金蓮是誰。對此,劉震云感慨道:“潘金蓮在中國家喻戶曉,外國卻沒人認(rèn)識她,解釋起來并不簡單,一切都得從宋朝說起。宋朝的潘金蓮說完,還得說當(dāng)代的潘金蓮——李雪蓮。因為有人說李雪蓮是潘金蓮,李雪蓮用了二十年時間向所有人解釋她不是潘金蓮?!?/p>
小說中有段話解釋起來更復(fù)雜,一人向另一人介紹李雪蓮時說:“我們覺得她是‘小白菜,她前夫說她是‘潘金蓮,她說自個兒冤得像‘竇娥,這不就成仨人了?又跟白娘子練功似的,一練練了二十年,可不就成精了?”除了解釋潘金蓮和李雪蓮,劉震云還得解釋小白菜、竇娥、白娘子。他只好先從清朝說起,又說到元雜劇,再說到民間傳說。
劉震云不嫌麻煩,耐心解釋,還剖析了潘金蓮、小白菜、竇娥、白娘子在中國都沒有好下場的原因:“她們的故事開始都是因為性,結(jié)局又是因為暴力。為什么暴力會干涉她們的性,原因很簡單,因為她們長得漂亮。”這樣的解釋讓翻譯家很滿意,劉震云也得意地說:“在這一點上,各民族又是相同的,只要從人性上把道理說清楚,潘金蓮是誰,外國朋友也就不困惑了?!?/p>
(摘自《聯(lián)誼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