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生
我有好多年沒有聽過雄雞打鳴了,住在城里是聽不到雄雞打鳴的,那種聲音多好聽呀,一聲長、一聲短,在鮮牛奶的空氣中穿越,至今仍在我的聽覺博物館里收藏。
我的聽覺博物館,還收藏牛羊的“咩咩”哞叫、輪船的聲音、小販叫賣的聲音、馬蹄的聲音、獨輪車的聲音、葉子的聲音、流水的聲音。6歲那年,我到鄉(xiāng)下去,看到一只羊,拴在一棵榆樹上,邊叫邊啃著青草。從此,記住這只羊,撅著的胡須,指向天空的蒼茫。一個人與牲畜,在旅途中意外相逢,生命中孤獨鳴叫,我把這種聲音,小心翼翼地用金絲絨收藏。
還有什么聲音,能夠讓一座城市的兩片樹葉微微碰撞?市井的哼唱,用吳頭楚尾的方言,脆嫩或者沙啞,是這座城市磚瓦縫隙里渾然天成的窸響。我至今記得,“磨剪子嘞,戧菜刀”“賣白蘭花、梔子花耶”“炸炒米哦,響啦”。
我的鄰居韓大爺,往自行車后座上綁一只木箱子,箱子里嚴嚴實實捂著厚棉墊,韓大爺握一塊木板,在路邊不緊不慢地敲著,扯開嗓子喊:“棒冰,棒冰!赤豆、牛奶、香蕉棒冰?!币粋€盲人拄著竹杖,胸前掛著一只大布袋,一邊篤篤地敲著路面,一邊沿街叫賣:“貓耳朵,一分錢一包!”在風(fēng)中走遠了。
有人說,叫賣聲是一座城市“最瀕危的聲音”。一個詩人說,街頭的叫賣,是這個城市生命的跳動。它們消失了,城市的一部分也就消失了。
20年前,輪船汽笛的聲音,劃破黎明的天光拂曉。我睡在硬板床上一骨碌翻身,聽著輪船的“嗚嗚”鳴叫,“突突”的聲音靠近了,知道這是有人坐船來了,水手正手執(zhí)靠球,經(jīng)過了一夜航行的小火輪,睡眼惺忪,正徐徐??吭谒a頭。
許多人以為,我生活的濱江小城,水網(wǎng)地帶,從前沒有馬,其實是有馬的,人騎在馬上很神氣,全然不同于我在公園里看到的萎靡不振的馬。兒時我住在西門大街,馬有受驚和淘氣的時候,經(jīng)常有某一匹馬或兩匹馬,掙脫了韁繩,沿西門大街,往東門牌樓狂奔,嘚嘚的馬蹄聲,曳起一路紅塵……小城逝去的馬蹄聲,響徹在遠去的天空中。
獨輪車源于諸葛亮發(fā)明的木牛流馬,車轱轆輻射著,“吱嘎吱嘎”,由遠及近。西門大街原是一條沙石路,經(jīng)常有鄉(xiāng)下人推著獨輪車沿街叫賣山芋和菱角。有一次,我看到一個男人推著老娘進城,老娘頭上插著一朵油菜花,穿著藍印花布,一臉的喜氣洋洋,他們大概是來城里走親戚的,或者到百貨大樓買娶親的“三大件”,小伙子滿頭大汗,停在一處樹蔭下歇息。有時候,獨輪車的聲音明顯沉悶,車一側(cè)斜倚著一位病人去醫(yī)院,一側(cè)裝著暖瓶鍋碗、純棉的被褥,花花綠綠……
流水的聲音,讓人想起自己曾是故鄉(xiāng)河流中的一條魚。汪曾祺的小說《受戒》中,小和尚明子和農(nóng)家少女小英子劃船經(jīng)過蘆葦蕩,“船槳撥水的聲音,水流的聲音:‘嘩——許!嘩——許!”
聽覺,能夠捕捉舊日情感和時光的斑駁,過濾掉心里的雜質(zhì)。多少年來,我用這些聲音穿成一串紅木手鏈,去撫摸歲月的蒼涼。
一個人在沒有聲音的世界里會聽到什么?有一次,到一家生產(chǎn)洗衣機微電機的工廠采訪,主人帶我參觀噪聲檢測室,在一個四周穹頂凹凸、模仿人耳建造的湖藍色房間里,用來監(jiān)測每一臺電機所發(fā)出的噪聲,當(dāng)時只能聽到自己的太陽穴在撲通撲通地暴跳。在那間房子里,我恍若變成一條透明的魚,能看到自己的筋絡(luò)、內(nèi)臟。
在沒有聲音的世界里,只聽得到自己孤獨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