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濤
(聊城市市政工程管理服務中心,山東聊城 252000)
道路交通是城市建設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背景下,城市道路主要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1)交通功能,主要是指道路通行的能力,能夠通過城市道路的合理設計來實現(xiàn)快慢車、人流與車流的有效分隔,從而有效保證城市道路交通安全;(2)城市構造功能,主要是指城市道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作為劃分城市用地性質和用地范圍的主要依據(jù),成為城市街區(qū)、干路網(wǎng)的主要劃分界限;(3)公共空間功能,主要是指地面、地下軌道以及快速公交等交通形式能夠兼顧電力、排水等設施在公共空間中的布置,從而有效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4)景觀環(huán)境美化功能,依靠城市交通道路的設計,能夠通過空間輪廓、尺度比例以及色彩線條等有效搭配來更好地滿足提升城市整體景觀風貌和環(huán)境質量的目的[1],對于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促進城市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建設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交通需求對工程設計和建造產(chǎn)生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城市道路交通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車流需求。城市的發(fā)展規(guī)模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正式的車流量。以機動車為例,城市機動車車流需求一般需要通過式(1)和式(2)來計算。
其次,是公共交通需求。公共交通需求一般包括快速交通需求、公交專用道兩方面內(nèi)容。除此之外,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還主要包括非機動車車流和貨運車流的需求。在交通工程設計中,需要結合城市道路交通的整體發(fā)展情況,確定好不同車流量的大小,并以此為依據(jù)來設計不同車道。
在現(xiàn)代化城市建設和發(fā)展的背景下,許多城市原有的道路交通網(wǎng)絡體系已經(jīng)難以滿足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但在城市土地資源本身有限的情況下,要想實現(xiàn)建設道路交通工程的主要目的,就需要依據(jù)城市道路的實際情況來對工程建設內(nèi)容進行合理設計。
結合國內(nèi)外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建造的經(jīng)驗來看,在交通工程的設計中,對于道路橫斷面形式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交通工程的設計和建造效果。而對于道路橫斷面形式的選擇,最主要的就是依據(jù)城市道路的分類來理清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2]。當前我國對于城市道路交通系統(tǒng)功能的分級和技術要求,如表1 所示。
表1 大城市道路功能分級及部分技術要求
基于道路功能分級和設計建造的相關技術要求,在選擇道路橫斷面形式時,需要遵循盡可能減少物理分隔的方式,避免因道路交通流的變化影響到道路交通的運行安全[3]。以快速路為例,在快速路設計車速為80 km/h 的前提下,對于快速路橫斷面形式的選擇,包括一塊板和兩塊板兩種形式,能夠有效滿足與城市用地聯(lián)系不多的快速路段的交通設計要求。
在城市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以增添新的城市道路交通為主要目的,在交通工程的設計中需要加強對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設計,才能夠保證道路車流的合理分配和調(diào)整,在提高道路設施空間利用率的同時,也能夠保證道路交通的行駛安全。
具體而言,對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設計,需要在遵循適應交通流特性、合理利用道路設施空間、降低不同交通流之間干擾等原則的基礎上,從進口道、出口道、調(diào)頭車道、行人過街橫道、非機動車交通處理等方面來提高道路交通的設計和建造效果。
在進口道的設計方面,需要以保證進口道與交通路段的通信能力相匹配為前提。通常情況下,我國城市道路交通進口道的每條車道寬度最小在2.75 m 左右,而進口道的設計寬度在2.75~3.25 m 的范圍之內(nèi)。對于進口道長度的計算,主要由展寬漸變段長度和展寬段長度兩個部分組成,通常需要應用式(3)和式(4)來進行:
式中,ld為道路展寬漸變段長度,m;v 為進口道設計速度,km/s;Δw 為橫向偏移量,m;ls為展寬段長度,m;N 為高峰每一信號周期的左右轉車平均排隊長度,m。
在無交通量的情況下,道路交叉口進口道長度的最小值會依據(jù)路段計算行車速度的變化而變化,如表2 所示。
表2 無交通量數(shù)據(jù)交叉口進口道長度最小值
對于出口道的設計,則需要重點考慮出口到車道數(shù)與進口道同一信號相位流入的最大進口道車道數(shù)相符。如果需要在道路出口道部分設置公交停靠站,在設計中通常會涉及展寬段的延伸段長度這一數(shù)值,并將站臺長度也考慮到出口道長度的設計當中?;谶@一情況,出口道的長度主要由出口道展寬段和展寬漸變段組成。通常情況下,對于出口道展寬段的設計范圍在60~80 m,具體需要按照式(5)來進行計算:
圖1 快速路推薦斷面(一塊板)(單位:m)
式中,l′d為出口道展寬漸變段,m。
如果在出口道的實際條件受到限制時,出口道的展寬漸變段長度一般不小于30 m。
對于調(diào)頭車道、行人過街橫道以及非機動車的交通處理,則需要結合城市道路交通網(wǎng)絡建設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道路長度和車道規(guī)劃。例如,在調(diào)頭車道的設計方面,需要以道路重要分隔帶作為主要的劃分依據(jù)。在重要分隔帶超過4 m 的情況下,通常需要在交叉口人行橫道之前設置調(diào)頭車道,而如果重要分隔帶小于4 m,且道路設有轉車專用信號的情況下,車輛通??梢灾苯討眯盘杹碚{(diào)頭,無須設置額外的調(diào)頭車道。
對于路段的交通設計,一般包括行人過街橫道、路邊停車、出租車、單位出入口、公共加油站等方面的內(nèi)容。以行人過街橫道和路邊停車的設計為例,在行人過街橫道的設計方面,需要在遵循保障行人過街安全性和便捷性原則的基礎上,以減少行人過街對其他交通流的干擾為主要目的,基于整條道路選擇人行過街橫道的主要位置。通常情況下,對于人行過街橫道位置的選擇以道路交叉口為主,在依據(jù)道路的性質、車流量、交叉口間距等道路交通運行的具體情況之后,判斷交叉口部分是否需要增加行人的過街橫道。而對于過街橫道寬度的設計,通常需要以3 m 為標準,在3 m 的基礎上結合道路交通運行的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增加道路的寬度。在對行人過街橫道進行設計時,需要重點關注路段行人二次過街的設計要求,即在路段擁有中央分隔帶的情況下,通常需要借助柵欄等設施來設置行人過街的駐足區(qū),以便能夠更好地保障行人過街的安全(見圖2)。
圖2 有中央分隔帶的道路二次過街人行橫道設置
對于路邊停車的設計,則需要在對路邊停車的利弊進行分析之后,選擇能夠保障道路行車安全的停車位置。路邊停車通常需要占用部分機動車道或慢車道,具有停車方便、周轉快等方面的優(yōu)勢,具有較高的利用率,但如果路邊停車的位置設計不科學,停車位置過多,不僅會降低道路交通容量,還會導致交通擁擠的情況,提高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概率。因而對于路邊停車的設計,通常需要在不影響正常的道路交通狀況的前提下設置停車位置,并配合以嚴格的交通管理措施。而對于路邊停車位置的選擇,也需要結合城市道路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例如,在城市的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路部分禁止設置路邊停車場,在城市中心區(qū)設置路邊停車場時,也需要對停車的時間進行控制,以便能夠提高停車場的停車周轉率。在設置路邊停車場時,也需要考慮停車場位置的選擇能夠更好地滿足動靜態(tài)交通平衡,從而更好地保證路邊停車和路網(wǎng)容量的平衡狀態(tài),保證城市道路交通網(wǎng)絡的運行安全,更好地促進城市道路交通系統(tǒng)和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基于城市道路交通網(wǎng)絡運行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交通工程的設計,能夠更好地滿足城市道路交通對交通量和車輛行駛速度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在更好地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帶動城市整體的經(jīng)濟發(fā)展。結合當前我國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設的情況來看,在基于城市發(fā)展需求設計交通工程時,可以從道路橫斷面、交叉口、路段設計3 個方面來做好交通工程的設計工作,重點從控制車輛的速度、保證交通安全等方面入手,在保證工程設計內(nèi)容符合實際情況的同時,推動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的進一步完善,有效促進交通行業(yè)的整體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