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勇的西征》早期版本探析

2023-11-08 03:07姚群民
上海黨史與黨建 2023年4期
關鍵詞:流傳

姚群民

[摘? 要]根據(jù)陳云《在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書記處會議上關于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情況的報告》整理而成、署名施平《英勇的西征》一文是中國共產黨關于長征早期傳播的重要文獻。該文于20世紀30年代經由上海等地有關書刊收錄而形成的多個早期版本,在作者署名、文章題名、小標題設置、內容完整性及具體表述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反映了不同出版機構的編譯考慮和文獻來源的異同狀況。在保持該文獻原貌同時所進行的文獻來源、作者身份及有關內容表述等的校訂和完善,體現(xiàn)了有關研究的進展和對《英勇的西征》早期版本認識的不斷深化。

[關鍵詞]《英勇的西征》;早期版本;流傳;長征傳播史

[中圖分類號]? D231?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009-928X(2023)04-0069-06

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人開展的紅軍長征早期傳播活動中,根據(jù)陳云《在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書記處會議上關于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情況的報告》整理而成、署名施平的《英勇的西征》與“陳云撰寫的《隨軍西行見聞錄》同為最早宣傳、介紹中國工農紅軍英勇長征的文獻”?!峨S軍西行見聞錄》一書自首刊后,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間有不同題名的多種版本問世,已見較多學者論述。而《英勇的西征》一文自刊于《共產國際》雜志1936年第1—2期合刊后,其在國內流傳的早期版本至今鮮見研究。有關史料表明:1936—1938年間,《英勇的西征》或被國內有關報刊轉載介紹或被收入有關紅軍的著作中,形成了多個早期版本。本文根據(jù)有關資料進行梳理,以期深化對中國共產黨早期長征文獻傳播與發(fā)展軌跡的認識。

一、《英勇的西征》早期版本介紹

《英勇的西征》刊于共產國際主辦、在莫斯科編輯出版的《共產國際》(中文版)1936年第1—2期合刊上,署名施平。文章分3個部分,分別是“西征目的已經達到”“作戰(zhàn)的經過”“我們成功的原因”,較為全面地介紹了紅軍長征的目的和原因,中央紅軍轉戰(zhàn)贛、湘、粵、桂、黔、滇、川等地所經歷的“四個階段”的作戰(zhàn)經過,并總結了長征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紅軍隊伍中擁有“在國內戰(zhàn)爭的炮火中鍛煉出來和生長起來的……真正英勇不怕犧牲的紅軍戰(zhàn)士”;第二,“黨在思想上和組織上都成長起來了”,“特別是黨的領導成長起來了”,并產生了毛澤東、朱德等“身經百戰(zhàn)、智勇雙全”的將領和黨的領袖;第三,長征“到處都得到群眾的擁護”。此外,文章對長征初期的軍事路線錯誤等方面問題進行了客觀剖析,較為系統(tǒng)地反映了中央紅軍從江西出發(fā)到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于四川的真實歷程,是中國共產黨關于長征早期傳播的重要文獻。

但鮮為人知的是,1936—1938年間,上海等地有關書刊也比較完整地收錄了《英勇的西征》或節(jié)錄其主要內容,由此形成該文獻的其他早期版本。據(jù)筆者所見,主要有以下5個版本:

一是《少年真理報》的連載報道。共青團江蘇省委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少年真理報》于1936年春的第111—116期連載署名西屏的《中國紅軍的“鐵流”》一文,對中央紅軍從江西出發(fā),轉戰(zhàn)贛、粵、湘、桂、黔、滇、川等省的歷程及主要戰(zhàn)斗情形作了敘述,其內容即來自于《英勇的西征》一文。

二是收錄于少年真理報社編印的《中國紅軍的“鐵流”》小冊子?!渡倌暾胬韴蟆愤B載報道刊登后,受到了讀者的歡迎。根據(jù)讀者要求,上海少年真理報社于1936年5月將連載報道“印成小冊子”予以出版,但仍然“有許多讀者還沒有得看看,要求再版”。9月,該社再版署名西屏著《中國紅軍的“鐵流”》一書,并收錄西屏的《中國紅軍的“鐵流”》和李璜的《紅軍西征是怎樣勝利的呢?》兩篇文章,其中前者即《少年真理報》連載內容的匯編,亦即《英勇的西征》一文的內容。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兩個版本由俄文報刊翻譯而來,因《中國紅軍的“鐵流”》小冊子編印時作了明確說明:“1934年10月(以)來,偉大的紅軍主力從江西開始西征,1935年6月到達四川西部,在懋功一帶與徐向前率領的紅軍第四軍團(即紅四方面軍——引者注)匯合。匯合以后,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率領一部紅軍北上抗日,現(xiàn)在正激戰(zhàn)于陜甘,并終日不斷的在猛烈發(fā)展中。這小冊子是親自參加西征的指導者之一西屏同志寫的,只寫到兩軍匯合為止,曾在蘇聯(lián)共產黨機關報《布爾什維克》上發(fā)表過。經光同志即譯在《少年真理報》從一百十一期起到一百十六期止連續(xù)登報過。經讀者們要求在五月初已經全文譯出,印成小冊子了。”這一信息表明,《英勇的西征》早期版本中還有俄文版的存在。

三是收錄于《朱德將軍卅年戰(zhàn)斗史》一書。署名施平著《朱德將軍卅年戰(zhàn)斗史》(救亡出版社1938年版)一書收錄有關朱德生平及其紅軍生活經歷的兩篇文章,其中第二篇《朱德將軍領導下的工農鐵軍》,雖以朱德領導“工農鐵軍”為題名,內容實系《英勇的西征》一文的重刊。

四是收錄于《紅軍時代》一書。署名唐人編的《紅軍時代》(陜西戰(zhàn)時論壇社1938年版)一書收錄中共與紅軍領導人毛澤東、朱德、方志敏的個人生平與事跡介紹,中央紅軍長征、紅二十五軍長征經過,紅軍第五軍團發(fā)展歷程等報道文章共8篇。其中第一篇即署名施平著《英勇的西征》一文。

五是節(jié)錄于史諾(即斯諾——引者注)著、汪衡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書(上海黎明書局1938年版)。該書目錄分別是:“在長征以前”“長征的第一階段:從江西到貴州邊境”“長征的第二階段:從黔邊到遵義”“長征的第三階段:從遵義到揚子江”“長征的第四階段:從會理到四川”“到達了新的根據(jù)地”及附錄“紅軍第一軍團西征中經過地點及里程一覽表”。根據(jù)該書編譯者、復旦大學文摘社編輯汪衡在譯序中的說明,“本書的材料是以美國名記者史諾氏(E.Snow)在亞細亞雜志(Asia)上分四期發(fā)表的《長征記》(Long March)為主體”及譯自“美國新共和周刊(The New Republic)上發(fā)表的《中國蘇維埃》一文”,“其中有許多細節(jié)而原文所無的則都是編者三數(shù)好友供給的材料”。可知,《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內容來源不止斯諾個人的采訪報道。而經比對內容,該書有關長征準備工作情況介紹,長征的第一、二、三階段的基本史實和敘述,長征初期存在的軍事路線錯誤等方面情況的分析,與《英勇的西征》有關內容表述幾乎一致,由此可以確定這部分內容,即《二萬五千里長征》所稱的“細節(jié)”源自于《英勇的西征》一文。這是《英勇的西征》一個比較特殊的早期版本,即節(jié)錄本。

二、《英勇的西征》早期版本的比較分析

綜觀《共產國際》首刊本及其他5個版本的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英勇的西征》早期版本內容所述基本相同,但版本方面既有共同點又略有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關于作者署名。早期版本在有關作者署名上有不同?!豆伯a國際》首刊本、《紅軍時代》一書及所收《英勇的西征》一文均署名作者為施平?!渡倌暾胬韴蟆返倪B載報道、《中國紅軍的“鐵流”》小冊子作者皆署名為西屏,按照筆者的理解,“西屏”是原署名作者施平的相近諧音,這一署名的使用跟譯音有關?!吨斓聦④娯δ陸?zhàn)斗史》全書作者署名施平,具體所收的兩篇文章包括《朱德將軍領導下的工農鐵軍》未再署名?!抖f五千里長征》一書署名史諾著,編譯者沒就其中有關《英勇的西征》的內容來源與作者信息作說明。

(二)關于文章題名。早期版本因系不同出版機構,題名上各不相同。《紅軍時代》一書保留了《共產國際》首刊本的題名,使用了《英勇的西征》,而《少年真理報》連載及小冊子使用了《中國紅軍的“鐵流”》的題名?!吨斓聦④娯δ陸?zhàn)斗史》一書則以《朱德將軍領導下的工農鐵軍》為題名。署名史諾著、汪衡譯一書則以《二萬五千里長征》為題名。上述不同題名的使用,反映了編(譯)者的不同用意,如《朱德將軍領導下的工農鐵軍》題名的使用跟《朱德將軍卅年戰(zhàn)斗史》一書編者意在突出朱德作為工農紅軍領袖的作用與貢獻有關。而以《二萬五千里長征》為題名,則重在體現(xiàn)紅軍長征艱苦轉戰(zhàn)二萬五千里、英勇奮斗的輝煌歷程?!吨袊t軍的“鐵流”》題名的使用或與該文通篇以“英勇行軍”或“行軍”代指“西征”有關,亦或出于翻譯用語的選擇和考慮。

(三)關于小標題設置?!豆伯a國際》首刊本的小標題分別為“西征目的已經達到”“作戰(zhàn)的經過”“我們成功的原因”?!都t軍時代》使用了“西征的目的已經達到”“作戰(zhàn)的經過”“我們成功的原因”,與首刊本僅一字之差?!吨袊t軍的“鐵流”》小冊子用了“行軍的目的達到了”“我們怎樣作戰(zhàn)的呢?”“我們?yōu)槭裁磩倮四??”,與首刊本的表述略見差異,但基本內涵與精神是一致的?!渡倌暾胬韴蟆匪瘍热菀蛳颠B載性質,故以“中國紅軍的‘鐵流’(續(xù)一)”至“中國紅軍的‘鐵流’(續(xù)六)”來體現(xiàn),未再加設其他小標題?!吨斓聦④婎I導下的工農鐵軍》通篇按原刊內容分別展開敘述,也未設小標題。《二萬五千里長征》則根據(jù)長征的進程與發(fā)展情況以長征的“四個階段”作為目錄和標題。

(四)關于內容完整性。經與《共產國際》首刊本對比,《紅軍時代》《中國紅軍的“鐵流”》與《共產國際》所載內容一致且完整?!吨斓聦④婎I導下的工農鐵軍》一書內容也屬完整,但與前幾者相比,最大區(qū)別是該文結束前有200余字關于朱德品格與事跡的描述,如“在紅軍西征的前夜,朱德和毛澤東廢寢忘食,日夜在紅軍參謀部共同籌劃西征的戰(zhàn)略。因為朱德有豐富的軍事經驗和政治經驗……鐵的意志,布爾什維克的決心,英勇無畏的精神,革命名將和軍事領袖的無限才干——這就是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同志的特長”。這一段描寫應是編輯者根據(jù)該書性質為介紹朱德生平及宣傳朱德同志的品格而特意增加的,此段文字在《共產國際》首刊文章及其他早期版本中均未出現(xiàn)過?!抖f五千里長征》一書因系節(jié)錄本,所收《英勇的西征》內容并不完整。其中,長征“四個階段”的提法與具體闡述,長征第一、二、三階段有關內容表述甚至段落層次,與《英勇的西征》有關內容幾乎一致;而長征的第四階段即紅軍搶占大渡河經過及其后長征行程敘述,則來自于斯諾著述的內容,反映了該書兼采斯諾著述及其他材料而成的特點。

(五)關于具體表述。早期版本中,《共產國際》首刊本、《紅軍時代》《朱德將軍領導下的工農鐵軍》等3個版本結構安排相同,內容敘述與文字表達一致。比較特殊的是《中國紅軍的“鐵流”》《二萬五千里長征》這2個版本。

《中國紅軍的“鐵流”》雖在結構安排、段落層次、基本史實與首刊本等版本一致,但文字表達方面有一定差異。如關于長征準備工作,《共產國際》首刊本、《紅軍時代》《朱德將軍領導下的工農鐵軍》均表述為“做得盡善盡美”,《中國紅軍的“鐵流”》則是“很好地完成了準備工作”;關于紅軍渡過金沙江后,擺脫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局面,其他3個版本均稱紅軍“即居于操縱地位”,《中國紅軍的“鐵流”》稱紅軍“成了一切的支配者”。此外,《中國紅軍的“鐵流”》在表述方面還有自身的其它特點,如全篇以“英勇行軍”或“行軍”代指紅軍“西征”的行動;在敘述長征經過不同地區(qū)時均加注予以說明,如紅軍長征“渡過了二十多條地理上著名的大河:例如揚子江上游”,注明此“即金沙江……譯者”,紅軍占領宜章時注明“宜章”在“湖南省南部”,紅軍連克臨武、嘉禾等六縣后,注明這些地區(qū)“都是湖南省南部”。增加這些注釋是編譯者出于方便讀者閱讀的考慮。當然,因為編譯者對有關信息理解等存在局限,該版本對一些人名、地名的注釋中存在錯誤或疏漏之處,如紅軍第一次進占遵義,擊潰了貴州軍閥侯之擔的進犯,譯者譯注為“侯之談(譯音)”;紅軍二占遵義后,國民黨軍吳奇?zhèn)ヂ什窟M犯,譯者將“吳奇?zhèn)ァ弊g注為“軍閥倫杰維(譯音)”;紅軍占領巧家后,在該城之西渡過金沙江。這里的“巧家”系地名,而譯者并不清楚卻以“××”符號標示??傊?,《中國紅軍的“鐵流”》在文字表述上與其他早期版本存在一定差異,反映了該版系翻譯本的緣故。不過,除個別人名、地名注釋不準確外,其基本史實與內容是真實準確的。

《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書的文字表述和語法提煉與其他版本均有所不同,尤其是敘述時第一、三人稱并用,顯得不夠嚴謹,且有文字不通順之處。如關于長征準備工作,該書一開始使用第三人稱的語氣,稱“他們準備西征的全盤計劃,原定在三個月內完成”。緊接著改以第一人稱表述為“黨已派了一部分紅軍到蘇區(qū)境外”。最后又以第三人稱介紹道:“此外,他們還進行了為紅軍主力遠征所必需的準備工作。”同樣,在關于長征初期的幾個錯誤分析時,先是指出:“第一個錯誤,就是當西征出發(fā)之前,在黨內在紅軍內以及普通群眾中沒有做應有的解釋工作?!彪S后又指出,“第二個錯誤,就是他們帶的行裝太多”。另外,其他早期版本中對蔣介石均直呼其名,稱國民黨軍隊為“敵人”,而在本書里則分別稱“蔣先生”“國軍”或“政府軍”。這顯然是出于該書在國統(tǒng)區(qū)出版,編譯者需要對一些用詞作靈活處理。

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與認識以及有關信息核實困難等因素,早期版本形成時存在一些提法不準確、表達不規(guī)范甚至錯誤之處,主要涉及到中國共產黨領導蘇維埃革命開端時間的表述、紅軍各軍團的稱呼、少數(shù)民族的稱法、紅軍戰(zhàn)斗殲敵數(shù)量統(tǒng)計等方面。這些欠缺在新中國成立后《英勇的西征》的有關研究中得到了校正和完善。

三、《英勇的西征》

早期版本的校訂和修改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對紅軍長征研究的不斷深化,《英勇的西征》及其早期版本的重要文獻價值日益得到重視。有關黨史資料書刊在重刊《英勇的西征》一文的同時,對早期版本進行了必要的校訂,既保留了早期版本的原貌,又就其文獻來源、作者身份、部分內容及表述中的不準確之處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反映了有關長征史研究的進展和對早期版本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一)早期版本的文獻來源。早期版本形成時均未就《英勇的西征》的文獻來源予以說明。故20世紀50年代以后,有關黨史資料重刊早期版本時,也僅指出了首刊于《共產國際》期刊這一事實,至于文獻來源則不明確。如1954年,中共中央宣傳部黨史資料室編印《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署名施平的《英勇的西征》被收錄于《黨史資料》1954年第3期,編者按指出:“本文作于1935年,曾在《共產國際》雜志上發(fā)表過?!辈粌H沒提文獻出處,連刊發(fā)的具體時間也沒作說明。20世紀80年代初,有關研究提出:《英勇的西征》發(fā)表于莫斯科出版的中文版《共產國際》1936年1、2期合刊。其后,貴州遵義地委黨史部門編印《紀念遵義會議五十周年專輯》時全文重刊《英勇的西征》早期版本,關于文獻來源也僅注明“原載《共產國際》1936年第1、2期合刊”這一信息,但文獻來源依然沒作交待。20世紀90年代后,有關部門在俄羅斯國家檔案部門保存的共產國際檔案中,找到了陳云于1935年10月向共產國際報告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情況的俄文記錄稿,早期版本的文獻來源始得以明確。1996年,《黨的文獻》全文刊登《英勇的西征》一文,編者按指出:“本文根據(jù)1935年10月15日至22日間陳云在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書記處會議上的報告整理而成。署名‘施平’是陳云當時在莫斯科的化名‘史平’的諧音。文字整理者情況不明。原文見載于1936年春第三國際主辦的《共產國際》雜志(中文版)第1—2期合刊上?!?001年,《黨的文獻》以《在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書記處會議上關于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情況的報告》為題名發(fā)表了“陳云報告”俄文記錄稿的譯文全文,很快有學者將“陳云報告”與《英勇的西征》進行比較分析后認為:“《英勇的西征》確實是根據(jù)陳云向共產國際報告的內容,經過整理編輯后發(fā)表的。”

(二)早期版本的作者身份?!队⒂碌奈髡鳌吩缙诎姹咀髡呤鹈謩e為施平或西屏,這兩個署名者身份究竟是誰?因長期以來一直不為人知,故《黨史資料》1954年第3期重版《英勇的西征》時沒對作者情況進行介紹。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學者認定“施平”即陳云的化名,不過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工作人員編輯《陳云文選》時,曾擬將署名施平的《英勇的西征》一文編入《陳云文選》,在請陳云審定時為陳云所否定。20世紀90年代初,研究工作者又當面向陳云提起《英勇的西征》作者的事,陳云仍堅持說不是他寫的。有鑒于此,1996年《黨的文獻》重刊《英勇的西征》早期版本時,采用了“署名‘施平’是陳云當時在莫斯科的化名‘史平’的諧音。文字整理者情況不明”這一表述,既點明了“施平”與陳云的關系,又沒武斷肯定“施平”即陳云。這個表述是嚴謹而又恰當?shù)摹?/p>

(三)早期版本內容與表述的校正。早期版本形成于20世紀30年代中期,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與認識,有關內容敘述和表述存在一定缺陷。新中國建立后的有關新版本對早期版本進行了校訂和修改。主要有:早期版本的紅軍各軍團的稱呼如“第二、六軍”“紅四軍”“第七軍”,統(tǒng)稱為“第二、六軍團”“紅四方面軍”“第七軍團”;早期版本稱“從1930年起,我們黨就已經開始用全力解決這個最緊急最重要的任務”,新版本強調了中國共產黨領導蘇維埃革命自1927年起,而非1930年,故改“1930年”為“1927年”;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早期版本稱紅軍曾“消滅了胡宗南的十二個團”,12個團說法不準確,新版本稱“兩個團”;早期版本在涉及西康、四川等地少數(shù)民族時使用了“夷民”“土人”等稱呼,新版本則統(tǒng)稱為“彝民”;早期版本關于第一、四方面軍匯合后形勢發(fā)展中有“我們在現(xiàn)時已占領的各區(qū),極力實現(xiàn)創(chuàng)造一百萬紅軍的口號。這個口號是一定會實現(xiàn)”的表述,新版本修正了“一百萬紅軍”的說法,稱其為“極力實現(xiàn)擴大紅軍的口號”。此外,早期版本均未提及遵義會議召開的情況,新版本在早期版本的表述,即在紅軍“渡江后,即占了遵義,同時占了湄潭”之后,增加了“在遵義,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是符合歷史實際的表述。

作為中國共產黨開展長征早期傳播的重要文獻,《英勇的西征》“是在世界革命陣營內,最早宣傳紅軍長征和中共與紅軍領袖毛澤東、朱德等人的文獻”。其自刊于《共產國際》雜志中文版后,在20世紀30年代形成了多個早期版本,并通過中國共產黨主辦的報刊(如《少年真理報》)和出版社(如少年真理報社、陜西戰(zhàn)時論壇社)及上海、香港等地的出版機構等多個渠道,以重刊、翻譯或節(jié)錄等多種形式進行了一定程度和范圍的傳播,對擴大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紅軍長征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早期版本形成中存在的不足而進行的校訂和修改,則有助于了解《英勇的西征》早期版本形成與變化的軌跡和歷程,對全面認識《英勇的西征》這一歷史文獻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文系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紅軍長征報道文獻整理與研究”(20BZS07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江蘇省南京曉莊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沈? 陽)

猜你喜歡
流傳
經典“詠”流傳
天一閣藏《宸濠抄》流傳顛末
莊麗芬 讓南音流傳得更遠
從敦煌寫經看唐代《金剛經》的版本與流傳
革命先烈精神永遠流傳
高祥杰
古村難久遠,文化永流傳
“宮調聲情說”流傳考
央視《經典詠流傳》回文詩辯正
蹴鞠有達人,一“踢”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