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楨
陳崇正新出版的詩集《時光積木》收錄了他二十年來的百余首作品。與很多詩人不同,陳崇正沒有刻意為文本標注寫作時間或是地點,詩集中的作品也并未完全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或許此般安排正是《時光積木》這一書名的旨中之義。
詩集的開篇便是與詩集同名的《時光積木》。記憶如同一塊塊的積木,按照“方形的命運一節(jié)壓著另一節(jié)”的方式疊合,指涉著關于成長和痛感的種種話題。當日常生活裹挾著人類的記憶被壓縮成規(guī)整的形狀,原初的、鮮活的生命體驗則只能居于積木的底層,讓“柔情來自谷底,來自渺無人煙的空曠”。在詩人看來,整飭的時光積木隱喻了人類不斷被削減、被規(guī)范化的生命歷程和成長軌跡,牢不可摧,難以撼動。除了死亡之外,如果要找一種方法去顛覆積木、重組記憶,讓留存靈魂的時光信息不再蒙塵,便只有依靠寫作本身。
對陳崇正來說,詩歌就是重新喚醒記憶的一劑良方。在秉持強勢回歸內心的寫作向度中他多調動自然景物或是生活即景作為歌詠的對象,以“內斂”化的情思敲擊著內心的隱秘經驗。憑借簡凈的字詞與平和的筆調,詩人將諸多澄澈的意象云集于詩行之中,將靜態(tài)意象和事態(tài)化意象雜糅共生,有效推動了精神主體的內在建構,使得抒情者的溫情與痛感緩緩流出。在《清明:那個掩埋苦難的人》中,“用骨頭掩埋苦難的人/終于被泥土掩埋/他的尸骨坐落在大山深處/清明,我已認不得進山的路”。這是詩人對祖父的懷念,其間也浸潤著中年人的厚重悲傷。陳崇正意識到記憶的輪廓早就難以勾勒,生命整體感的缺失將其引入了難以疏解的苦境。
現代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城堡,商業(yè)文化日益膨脹,將人們的幸福感固化為確定的物質指標。陳崇正敏銳地窺見其中的悖論,“除了人世間競爭的規(guī)則/我們沒有明白更多的道理/更未弄清幸福的根由/一直到死”(《你我活在卑微的人世》)。城市的“物質感”不斷侵襲著人們的思想,為了擺脫它的操控,叩問存在的意義,詩人梳理并重建了內心的經驗邏輯和感覺系統(tǒng)。正如“新南方寫作”的實踐者對地方經驗的依戀,陳崇正讓鄉(xiāng)情與夢境整合,期待“在夢里重鑄一個故鄉(xiāng)”(《異鄉(xiāng)夢》)。夢境因鄉(xiāng)情而生,也由鄉(xiāng)情而破,抒情者經常會被故鄉(xiāng)河流里的浪花聲驚醒,“習慣深夜醒來/和這片靈性的土地對話”(《八月,在松山湖》)。詩人渴望做一個歸家的孩子,即使難以返回精神原鄉(xiāng),也期待“另一個我在故鄉(xiāng)被喚醒/他坐直了身子,揉揉眼睛/凝視著不變的河水”(《那些年的優(yōu)雅》)??梢哉f,陳崇正夢境中的故土存在于“時光積木”最底層且隱秘的部位,它的悄然降臨為城市懷鄉(xiāng)者保留了找回完整魂魄的機會。
相對于陳崇正的小說創(chuàng)作,與地理風土相關的南方要素并未成為他詩歌寫作的主要素材。更多情況下,是微小的事件、場景以及細節(jié)構成了詩人詩思的生成。如《明日隔山岳》中,詩人反復想起一個“無休止降落的夢”,墜入深井,在幽暗中飛馳,這一簡單的場景精準定格了抒情者靈魂運行的狀態(tài),緩慢揭開了一幅繁復的夢幻圖景。詩人的思維方式是將現實與超現實的想象置于同一空間,通過“也許”“如果”“假如”等構建假設關系,讓自我與記憶重新相逢。此外,《假如我在迷谷遭遇不測》《忘記》《七月行走》等作品中,也是通過對虛擬的“夢境”或“幻景”的擬現,以夢幻的智性思維和詩性結構主動進入反時間理性的世界,從而拓展了文本內在的精神縱深感。
值得注意的是,陳崇正的詩歌里充滿了關于“時間”的隱喻,甚至在他的夢境時空中,“時間”也充當了決定性的要素。作為帶有明顯象征意味的“時間”,一方面,縫合并連綴了詩人的記憶碎片;另一方面,它又賦予這些碎片非常規(guī)拼合、組接的機會,于變形化的時空中為意義的再生預留了可能。透過時間的縫隙,詩人尋覓到此在肉身與記憶中的“自我”之間那種妙不可言的聯(lián)系,設立一個超現實的未來語境,利用抽象的哲思揣測思維延展的可能方向。與艾略特在《四個四重奏》中對時間要素的認知一致,在陳崇正的視域里“時間的機器壞了,走走停停,世人渾然不覺”(《清宮怨》),導致的后果便是“那些死去的人,活在未來”(《異鄉(xiāng)夢》)。陳崇正是希冀透過時間的魔術,謀求精神的回溯之道。如果時光停住,他“就可以沿著來時的路/一個人靜靜走回去”,甚至“回到溫暖的子宮”(《時光停住》);如果時間可以行走,那也“應該逆著河流均勻往回走”(《祖先的眼神》)。由此可見,詩人已經意識到世俗時間對生命創(chuàng)造力的消磨,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地在此岸重復著彼岸的錯誤,既無法逃出循環(huán)的命運,也不足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借助夢境中重塑的時間觀,詩人道出了凡人在時間面前的無力感,徹底回到自己的內心,在專屬其身的物我聯(lián)絡體驗中盡力彰顯詩人獨立思想者的存在意識。
《時光積木》中變形化的時間賦予陳崇正更多的自由,也讓詩人的思想變得可感可觀。某些時候,陳崇正還會把詩境引入極端化的想象場域,以超驗的感覺搭配純凈的語言,使主體的懷疑感和荒誕感交織其中,如頻繁調用“深夜”“死亡”“荒野”等意象敘寫靈魂的動蕩、情緒的波動以及意識的驚跳。時間、經驗乃至命運變幻與轉化的玄妙,均在想象的空間和豐富的細節(jié)間得到合理的安置與釋放。在科技與商業(yè)混融的時代,很多人陷入虛妄難以自拔,唯有真正的暗夜才能讓人重新讀懂生命的卑微,理解詩和滿天星辰。如“光編織在水里”(《碧河吟》)、“光禿禿的記憶已停滿烏鴉”(《有什么掛在橫梁上》)、“世界建在樹杈上/人與人被空氣分開”(《石頭正在裂開》)、“記憶握在手里如烈日下的冰塊”(《純潔》)等詩句,諸多意象宛如蒙太奇般組合串聯(lián),語義節(jié)奏感極強,讓人感受到詩歌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力量。
陳崇正的詩是否定之詩,遍布著絕望,而“人類的絕望是一排竹子,終日與風為偶”(《與風為偶》)。詩人悟讀出存在的卑微感,認定“沒有誰會仔細辨認一只螞蟻/走過的痕跡”(《卑微幻想曲》),只能選擇“帶著命運的謊言,孤獨地走完一生”(《眨眼睛》)。陳崇正相信,詩人的使命便是在微小的痛感經驗中顯揚繆斯的想象力,唯有痛感才是真實的生命體認,它可以印證自我的存在,進而實現人類的自我救贖。因為“真正的幸福不是忍住淚水/而是把食指放到上下齒之間/狠命一咬,令它疼痛”(《回憶過往美好時光》)。詩人以極端的方式喚醒人們對存在的感知,而脆弱與生機并存并形成悖論式的張力,這就“需要一種悲憤的力量/讓生命顫動/讓生活凄涼”(《尋找悲劇》),只有“熱愛那真實又赤裸裸的悲傷”(《日子以東的遺老》),才能向世界宣告“我的孤獨無藥可治”(《我親愛的孤獨》)。憑借對孤獨、痛感的獨到理解,絕望中那些常被解讀為負面的精神要素猶如閃電,成為陳崇正滌蕩精神、塑造自我的強大力量。
通覽整部詩集,陳崇正一直在為自我的精神形象尋找合適的象征物,最后默默無聲的“石頭”成為靈魂的理想化身。他說自己像一塊“固執(zhí)的石頭”(《石頭》),一塊“顫抖的石頭”(《雨中的第三只手》),在夢境的時間里不斷下沉,“寫出像石頭一樣質樸的詩”(《什么時候能》)。詩人往往會在自己的句子里植入詩觀,或許這“石頭一樣質樸的詩”正包孕了陳崇正對理想之詩的全部理解。
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6323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