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音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個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會影響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東北地區(qū)有“四大怪”,即“窗戶紙糊在外、反穿皮襖毛朝外、養(yǎng)個孩子吊起來,大姑娘叼個大煙袋”。這些習俗的形成與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怪:窗戶紙糊在外
因為東北地區(qū)冷,所以冬天都會用紙條把窗戶的縫隙糊起來,這不奇怪,但是奇怪的是糊在外面。那是因為東北的冬天長達4~5個月,糊在屋里容易被水蒸汽弄濕,也容易被窗戶縫的風吹壞。所以早些年在沒有鋁合金窗戶之前,東北家家戶戶都是這樣的。
第二怪:反穿皮襖毛朝外
反穿皮襖毛朝外,這是東北四大怪之一。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就不能稱其怪了,商場賣的皮草,街上行人穿的皮草,人們趕時髦哪個不是毛朝外的?可東北人反穿皮襖毛朝外主要是為了實用。
反穿皮襖毛朝外是窮人穿的皮襖,一般是三種人必須得有:打獵的、打魚的、趕車的。這三種人長期在外奔波,有時在野外吃住,要趕上大雪,沒有這樣東西,難熬活下來,這是救命的衣服。
另外它也有實用性,打獵需要偽裝,冰天雪地,穿身毛朝外的皮襖,就是最好的偽裝;打魚玩水避免不了要把水弄到身上,有毛,一抖動就下去了,不至于弄濕衣服;
趕車的走遠路,有時兩三天見不到村落,長時間在外,臉很容易凍傷,如果把兩個毛袖子往臉上一捂,是很好的保暖設施。
它還經(jīng)濟實惠,毛朝里必須要掛面,毛朝外,縫隙被毛擋住,風鉆不進來,要比毛朝里暖和得多,同時不用掛面,省下一身衣服錢。
第三怪:養(yǎng)個孩子吊起來
說起小孩睡的搖籃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以前東北人給孩子睡的搖籃和別的地方不一樣,是用繩子把搖籃吊起來,一般都是吊在房梁上,這樣,母親在屋里做活計的時候只要抽空推一下,搖籃就可以自己晃好長時間,這個習俗是源于東北最早的居民是滿族和蒙古族,這兩個民族都是馬背上的民族,是游牧民族,所以當他們逐水而走的時候經(jīng)常把孩子放在搖籃里掛在馬背上遷移。就有了現(xiàn)如今東北的第三怪。
第四怪:大姑娘叼個大煙袋
過去的東北人抽煙是個風俗習慣,人人都抽。為什么東北人有抽煙的習慣呢?這與東北的氣候有關。東北是個寒冷的地方,在0℃以下的天氣大約有半年,而零下三四十度的氣溫也很常見,冬天正常的溫度也都在-20℃,即使氣候變暖的今天也是很寒冷的。
寒冷的冬天還經(jīng)常大雪紛飛,大雪封門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所以冬天里東北人就都呆在家里不出屋,什么活都不干了,也什么活都無法干了,東北人習慣地稱之為貓冬,與動物冬眠差不多。冬季寒冷又漫長,人們干什么呢?抽煙。抽煙是一種“營生”,大伙邊抽邊嘮,消磨漫漫的長夜、寂寞的光陰……這樣,煙和東北人結下了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