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冬
兒子喜獲龍鳳寶寶,我當了爺爺,期盼的“六口之家”終成現(xiàn)實,但兒子第一時間發(fā)朋友圈,宣布他升級為“四口之家”!這讓我頓感失落,這說明,我和妻子被排除在外了。
記得他少年時,我說,時間就此打住多好,你爺爺奶奶總是六十幾歲,精神矍鑠,我總是意氣風發(fā)的中年(四十歲,也可說是青年),你總是健康無憂的少年。時光不進不退,身體無病無災(zāi),這樣的家庭結(jié)構(gòu),多好!不料兒子斷然否決,他說:“那不行,我不能總是孩子!”
初為人父,乃是人生的大喜事,“四口之家”,更是命運賜福。所以,盡管他口中的“四口之家”讓我稍有不適,也由衷替他高興。當年,我娶妻、生子,不也以擁有了“三口之家”沾沾自喜嗎?親情也迅疾移向小家庭和孩子。想我的父母,也有過不適吧——不是添丁進口了嗎,怎么這個家,又只有我們兩個老人了?
如今,我重蹈父母舊轍。但也明白,這在情理之中。況且,“六口之家”原本是個偽命題,父母健在,四世同堂,我們應(yīng)是“八口之家”才對。只不過,這種人口累加的算法,從我開始就變了,如今能怨兒子壞了規(guī)矩嗎?
將這種失落說給朋友。朋友說這好辦啊,你們夫妻以后多去陪老人,不又是“四口之家”了嗎?何必去跟孩子們湊熱鬧呢?又說,無論幾口之家,親情都沒變,變的只是家庭的結(jié)構(gòu)——過去多是大家庭,幾代人一起生活,只要老人健在,就不能分家。沒有哪對小夫妻會自稱“三口之家”,即便有想法,也不宜、不敢宣揚。那樣的家庭,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F(xiàn)代家庭受政策、觀念、就業(yè)、地域影響,體量小且分散,每誕生一個小家庭,就會有一對老人重回二人世界。在大家庭里,家庭成員朝夕相處,親情靠倫理、規(guī)矩維護,如今的小家庭,敬老愛幼則尤顯珍貴,親情更貼近天然,是“形散而神不散”。
聞言釋然??刹宦?,我家現(xiàn)在有八口人了,卻生活在三個地方,已很難從形式上“統(tǒng)一”成一個大家庭,但親情是凝聚在一起的,甚至相互吸引力更強了。所謂的幾口之家,已無實質(zhì)意義。愛小家便是愛大家,尤其做長輩的更愿意看到。記得母親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好了,比什么都好?!倍@句話,我也對兒子說過許多遍了。
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好比他精心耕作的一塊土壤,拱出了小苗苗。難怪他會宣稱升級為“四口之家”。而我們夫妻,已不在那片土壤上,變成了土壤上空的空氣,拉開了距離,卻提供著他們需要的氧氣。如此推論,我的父母呢,便是更高遠處的太陽,以陽光的形式播撒著親情。
陽光、空氣、土壤,是一種新型的親情結(jié)構(gòu),家不是變小了,而是成為一個更廣闊的小宇宙。
選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