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子睿
自打我記事開始,記憶里就一直存在著兩根木棒棒。我不似那些童年時期定格在美好鄉(xiāng)村的孩子一樣,我的記憶里沒有太多泥土的氣息和稻花的香味,有的只是熱鬧嘈雜的街道和“咚咚作響”的棒棒。按奶奶的話說,我是城里長大的小娃娃,父母的一方雜貨店便是我孩童時期最大的“桃花源”。而那時候,總有一位彎腰弓背的叔叔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我也從沒想到這位孩童時期的匆匆“過客”會在我以后的記憶里永久停留……
他們叫他“棒棒”。
我喊他“馬叔”。
馬叔有個小兒子,是我童年時期不可多得的玩伴。爸媽每周進貨一次,馬叔便每周來一次。那些早晨叫醒我的不是爸爸媽媽,而是馬叔的棒棒。“砰砰當當”是馬叔棒棒敲擊時特有的聲音,它不像細細的木棍也不似寬寬的木樁,僅僅扁擔一般長度,但分量卻是不可小覷。馬叔的棒棒不一樣,長短不一各有樣式、各有用途。馬叔和爸媽很熟絡,他在忙時便常把小兒子放在雜貨鋪,我們倆最喜歡拿著馬叔各式各樣的棒棒嬉笑打鬧,那時的我對這些木頭玩意兒好奇得很。
后來才知道,馬叔就是靠這些棒棒養(yǎng)活了全家人。
年輕時候的馬叔有力氣,跑貨速度快,是當時棒棒圈的一把好手,我對馬叔的回憶雖然留存不多,但是其中一定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浸滿汗水的老頭衫和長滿老繭的雙手。馬叔習慣在跑完貨后給兒子和我捎上兩根棒棒糖,粗糙的手掌常常帶著棒棒上的木質(zhì)香味,混著汗水又讓我覺得奇怪刺鼻。我家常常是他一天工作開始的第一站,當然,也是結(jié)束的最后一站。
城市的街頭總是喧囂又熱鬧,馬叔就在這片小小的土地上來回奔波,他的腳步踏遍了這里的每一級臺階,褲腰帶上鑰匙扣的碰撞聲也是此起彼伏,我常常好奇馬叔是怎么天天甘愿穿梭在這些街頭小巷的,小時候我只覺得疑惑,現(xiàn)在想來卻多了幾分無奈與理解。
棒棒挑起的是無數(shù)貨品,也是馬叔全家的未來。
記憶里有一個冬天,馬叔遲遲沒有來接兒子,小孩子心性的我只覺得玩耍的時間又多了不少。玩累了的我倆正昏昏欲睡之時,馬叔才窸窸窣窣地走了進來,睡眼惺忪的我只聽見爸媽的嘆氣聲,然后映入眼簾的就是馬叔滿手的鮮血,天氣冷得讓原本的血色慢慢變得紫紅。那是小小的我第一次感受到揪心和害怕,我也難以想象,身旁的小男孩雖然面露難色但也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模樣,他只是自然地拉起了馬叔的手,撅起小嘴吹了吹,小男孩問:“爸爸,疼嗎?”馬叔笑了笑答道:“一點都不疼,來,你們吃糖……”這個冬天和這雙手,始終是我難以抹去的記憶。
日子慢慢悠悠地晃著,一些變化也于無形中悄然發(fā)生……我只記得慢慢地,有形形色色的大卡車出現(xiàn)在路邊,朝我家送貨的也慢慢變成了身穿清一色制服的人。我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但我知道馬叔來得越來越少了,我也再沒有吃到馬叔帶回的糖。
好像時代的進步總是要拋棄一些東西的,馬叔和他的棒棒也就這樣落了單……
再見馬叔是在我初二那年,我和他兒子在縣里的同一所初中上學,但是我卻少見馬叔,中途這幾年馬叔雖然還為我家跑過活兒,但是次數(shù)是越來越少了。我想即使馬叔依然如年輕時一般身強力壯,但一雙手和兩根棒棒也比不上四個輪子的大玩意兒吧。這天馬叔許是來還錢的,因為我隱約聽到的都是他感謝爸媽的話。我看著一個小小的、四四方方的紙袋子被塞得鼓鼓的,心里有些發(fā)酸。臨走之前馬叔像小時候一樣,塞給了我一根棒棒糖,這也成了我和馬叔的最后一次對話。第二天我起早上學,不遠處的街椅上坐著沉默的馬叔……
我沒有打擾,只是在他身后停留了短短幾分鐘。
已記不清我在那短短的幾分鐘想了些什么,我只記得我好像又聽到了棒棒的敲擊聲,聽到了腳板踩過一級級臺階的踏步聲,聽到了馬叔鑰匙扣上金屬的碰撞聲,聽到馬叔又在跑貨時放聲歌唱:“一根短木棒,風雨扛肩上,帶著全家的希望,吆喝回聲滿城蕩……”
過去并未消失,而未來已經(jīng)存在。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我們身上,馬叔轉(zhuǎn)頭向我微微一笑,示意我向前看,“你看,棒棒跑過的路你們不用再跑啦”。我轉(zhuǎn)身朝著大路走去,翻新的店鋪和憧憬的面孔充滿了這條童年里的街道。
(責任編輯/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