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鈴
文題亮相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全民閱讀,要加強引導,讓大家多讀好書,多讀經(jīng)典。
——陳魯民
讀一本不好的書也像交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
——〔英國〕菲爾丁
打開書的禁區(qū)之后,肯定(不是可能,而是肯定)會有真正的壞書(不是假道學所說的“壞書”)出現(xiàn)。這是我們完全可以預見也用不著害怕的。讓人見識見識,也就知道應當怎樣對待了。
——李洪林
材料對我們讀書有所啟示。談談你的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綜合三則材料內(nèi)容,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教師下水文
遍讀好書,縱享成長
從古到今,書籍浩如煙海,它們除了內(nèi)容有別、樣式有異、載體不同外,還良莠不齊。但唯有好書,才可增長知識、提升境界、慰藉心靈。所以我們應遠離壞書,閱讀好書。那么,我們怎樣界定好書與壞書呢?
好書能讓人有所收獲,從中汲取向上的力量,不斷成長。讀《離騷》,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誠摯愛國之情貫穿全篇,使我們的愛國之情油然而生;讀李白的詩詞,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岸不屈的靈魂令人肅然起敬,使我們的精神品格得到提升;讀蘇軾的詩篇,被他泰然自若、從容淡定的人生態(tài)度折服,使我們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認識;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從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成長之路,使我們懂得了不斷斗爭才有無悔的人生……多讀好書,多讀經(jīng)典,才能讓我們穿越千山萬水,走出迷霧,才能使我們成長,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但同時,我們要遠離壞書。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書籍的樣式、內(nèi)容和閱讀載體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書籍良莠不齊的現(xiàn)象也越來越嚴重,壞書的隱蔽性更強了。叔本華曾說過:“劣書是損害我們精神思想的毒藥?!庇行臅涑庵┝Α⑵?、厭世的情緒,荼毒著青少年的心智,使人們的思想受到腐蝕,讀這些壞書就是在耗費生命,讓我們的理想瓦解,從而讓自己變得迷茫,失去人生的方向,最終陷入深淵。那么,怎樣才能遠離壞書呢?
當你遍讀諸子百家,大量吟誦唐詩宋詞,賞讀明清小說之后,便不會去讀那些無病呻吟的口水詩、網(wǎng)絡博主所寫的引人發(fā)笑的“段子”;當你熟讀中國四大名著、廣泛涉獵世界名著,接觸文學大家之后,便不會迷戀網(wǎng)絡上“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庸俗情節(jié),不會相信無用的心靈雞湯……恰如胡適在《夢與詩》里所寫“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閱讀也是如此,唯有先廣泛涉獵,才能辨別優(yōu)劣。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保持一顆清明心,始終銘記自己應擔負的使命和責任,牢記奮斗的目標和夢想,自覺遠離那些淺薄、媚俗的書籍,不斷成長,最終走向成功。
讀一本好書,會開啟美好的一天;讀無數(shù)本好書,我們將得到成長,迎來璀璨明天。
學生佳作一
好書在手若益友,如有春風伴我行
◎夏 爍
一本好書,正如一位良師益友,指引著我們前進的道路,為我們閉塞的心靈打開一扇窗,讓我們的世界擁有了光明。而在當下,物欲橫流,文學作品良莠不齊,怎樣讀書,以及怎樣讀好書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認為,只有精讀好書,才能于“淤泥”中不染,于“清漣”中不妖,得到精神的振奮。
讀好書的前提是我們要具備辨別書的能力。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文化典籍燦若繁星,君可見,諸子百家行天下,四書五經(jīng)傳千年;君可見,楚辭漢賦華而美,建安風骨剛且直;君可見,唐詩宋詞雄百代,明清小說領風騷……真可謂“問世間好書為何物?中華文化絕不把你辜負”。國學經(jīng)典傳承千百年而未斷絕,原因乃是蘊含其中的宏大的價值取向,“勤”“儉”“信”“仁”“德”,此類君子之氣在經(jīng)典中隨處可見。好書,恰似春風化雨,能沁人心脾。若尋好書,便直向中華經(jīng)典中去尋,方可徹悟君子之道,盡悟淡泊寧靜之心。這樣的書,就是好書。
讀好書,更須自持,不被“壞書”迷住心智。眾所周知,現(xiàn)在各類信息泥沙俱下,不乏魚目混珠、濫竽充數(shù)之流。近些年最流行的莫過于“霸總文”和“仙俠文”,甚至不少作品還被翻拍成電視劇。這種無甚內(nèi)涵、劇情單調的書為什么能爆火呢?大抵源于其文中所富含的“爽感”。當代青年壓力大,這種快餐式的文字成了他們緩解壓力的天地,但讀過之后,可曾思考過,你是否從中有所收獲,對你的人生有多大幫助?身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肩負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使命,要自持、自律,不能被那些毫無營養(yǎng)的壞書迷惑,放縱自我,要找尋有益的好書,才能實現(xiàn)對自己心靈的進化,使自己獲得成長。
個人沒有力量改變社會,但可以在紛繁的世界中開拓自己的疆域,拓寬生命的寬度。而拓寬生命寬度最好的途徑便是讀好書。當我們真正領悟了好書的真諦,方能學有所成,這便是好書給予我們最大的財富。我們都應當讀好書,如此方能完成國家交予吾輩青年的重任。這就是“好書在手若益友,如有春風伴我行?!?/p>
【湖北通山縣第一中學】
學生佳作二
以好書作友
◎鄭美茜
一本書,一盞茶,文化的香便在茶霧氤氳中散開。
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讀書這個話題引人注目。我認為善辨書之良莠,以好書作友,品讀經(jīng)典,方能浸潤心靈,長久留香。
讀好書,品經(jīng)典,將書中的知識化作人生拔節(jié)的養(yǎng)料。讀先賢詩賦、諸子百家,寥寥數(shù)字,便可引導我們了解為人處世之道。我們可從屈原的《離騷》中體會“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高潔淡雅,可以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中領略愛國憂民的情懷,也可以從陶淵明的“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中品味悠然與閑適……經(jīng)典名著歷經(jīng)千年的積淀,一直綻放著熠熠光輝,都是我們成長的精神食糧,指引著我們成長拔節(jié)、提升自我。
辨壞書,知優(yōu)劣,懂得該讀什么書。和氏璧不會因與石頭放在一起而變得一文不值,低俗小說也不會因為與經(jīng)典名著放在一起而無甚區(qū)別,二者之間本就不同。云泥之別,豈可相提并論?菲爾丁曾說:“讀一本不好的書也像交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如今網(wǎng)絡小說大有“席卷天下之勢”,它們充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受眾之廣,令人瞠目結舌。然而,當你讀過經(jīng)典好書,你才知道壞書的空洞無味,讀它們無異于浪費生命。所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也需要練就慧眼,堅信在時光的淬煉里,如穢草般的壞書終究會被歷史淘汰,唯有真正有價值的好書,才會歷久彌新,對我們的人生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遍讀經(jīng)典名著,助力我們走向理想的彼岸。王佐良回憶在武昌讀書的時候,“公書林”幫他養(yǎng)成了一個看英文雜志的習慣,滿足了他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心,也讓他學好了英文,這為他求學海外、實現(xiàn)夢想奠定了基礎。黑塞說,正是少年時代在祖父巨大的藏書室里發(fā)現(xiàn)的《魯濱遜漂流記》《一千零一夜》開啟了他對閱讀、對思考的興趣,為他的作家之夢掀開了序幕?!案褂性姇鴼庾匀A”,以好書作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精神的慰藉和靈魂的伴侶,更是實現(xiàn)夢想、施展抱負的一條船。
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我們須謹記,善辨良莠,善借經(jīng)典之力,以好書作友,方可成長成才,直達夢想的彼岸。
【湖北通山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