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麗君
上一期,我們講到老鼠之所以能在生肖中排行第一,是因為沾了“牛”的光。本來牛跑在最前面,結(jié)果被老鼠搶占先機,最終屈居第二。
說起牛,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可能會想起《西游記》中的牛魔王,也可能會想起在地里辛苦耕作的老黃牛。從漢字的字形發(fā)展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古人眼里,“牛”是牲畜家族的重要代表。
比如“牢”字,它最初是圈養(yǎng)牲畜的場所,類似現(xiàn)代的豬圈、羊圈等。它在甲骨文中有很多個寫法——,這些字形都由兩部分組成,外面代表圍起來的場所,里面是各種圈養(yǎng)的動物,既有羊、牛,又有馬。后來漢字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用“?!贝媪似渌麆游?。又如“牧”,放養(yǎng)的動物也不僅僅是牛,還可以是羊、馬、豬等。在甲骨文中,字形同樣既有用“羊”構(gòu)成的
,也有用“?!睒?gòu)成的,但是漢字最終同樣選擇了以“?!弊鳛樗袆游锏拇怼W蠲黠@的要數(shù)“牲”字,它泛指所有的家畜,你看字形中卻只有“?!薄?梢姡芭!痹诠湃诵哪恐写_實是牲畜中的“老大哥”。
“牛”在古代之所以能有很高的地位,首先因為牛的全身都是寶。估計你會說牛會產(chǎn)奶,牛肉是美食。對古人而言,??刹粌H僅是美食,他們還重視牛角,從“?!弊值臉?gòu)形中就可見一斑。金文中的“?!奔扔信n^的形象
,也有只勾勒出牛角部分的,比如 ? 。
牛角的功能很多,比如可以用作打仗時的號角,但你可能沒想到它還能幫助人們讀書。隋唐時期,有位叫李密的讀書人為了抓緊時間學習,連走路都看書。過去有點身份的人出門,一般都有交通工具,或坐車或騎馬等。不過馬跑得太快,騎坐在馬上看書只能一目十行,所以李密騎的是牛,優(yōu)哉游哉。他用繩把書固定在兩只牛角上,這樣一來,牛角瞬時化身為我們現(xiàn)代人用的讀書架了。想象一下,這位叫李密的隋唐人騎在牛背上一邊行走一邊讀書的情景,是不是相當了不起?后來我們的漢語中便有了“牛角掛書”這一成語,比喻勤奮好學。
牛皮也很有價值,主要用作人類服飾的材料,比如現(xiàn)代人穿的皮鞋、背的皮包等。不過你可能同樣沒想到,在古代,牛皮和書籍也有關(guān)系。紙還沒有被發(fā)明之前,比較早期的書籍用竹簡或木簡編綴而成。表示書冊之意的“冊”字,甲骨文寫作 ? ,豎線就代表竹簡或木簡,中間的橢圓形表示繩索。因為要經(jīng)常翻閱,所以繩索必須結(jié)實,古人常用堅實又有韌性的熟牛皮。但對于特別愛看書的孔子來說,即使熟牛皮也容易斷,因為翻的次數(shù)太多,牛皮自然而然也受到磨損,這就是成語“韋編三絕”的來源?!绊f”就是熟牛皮,“三”是多次,“絕”是斷,意思是編連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后來常用“韋編三絕”比喻讀書勤奮,刻苦治學。
牛在古代還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詩歌中,牛作為坐騎的形象比比皆是,而且大多和兒童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清人袁枚的《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边@首詩描繪了一幅夏天的場景,放牧的兒童騎著黃牛正在歡快唱歌的時候,忽然閉上了嘴,原來是怕驚動了樹上的蟬。宋人雷震則在《村晚》詩中描繪了鄉(xiāng)村日暮時牧童吹著笛子,坐在牛背上回家的平和畫面:“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蹦镣T牛,慢慢也成為很多繪畫作品的題材。
除了以上這幾點,牛還是人們耕作的好幫手。在農(nóng)耕社會,這是牛最重要的價值,也是它有別于羊、豬、馬等牲畜最重要的一點。耕地是一項很辛苦的工作,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但??偸呛翢o怨言默默地工作著,所以在中國人心目中,牛漸漸成了憨厚、吃苦耐勞的代表。中國有位非常著名的作家——魯迅先生曾經(jīng)這樣評價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备叨荣潛P了牛無私奉獻的精神。他還有一句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睓M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的人,俯下身子甘愿為老百姓做孺子牛,表達了魯迅先生對敵人的憎惡和對人民的熱愛,表明要像孺子牛那樣不辭辛苦、篤實忠誠地為人民服務(wù)。
當然,人無完人,牛也不是盡善盡美的。牛一旦發(fā)起脾氣,也是相當厲害的,現(xiàn)代人常用“牛脾氣”來形容人倔強執(zhí)拗。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中國文字整理與規(guī)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