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宸
在我的印象中,對于爸爸的印象是模糊的。從出生開始,爸爸陪伴我的時間就很少,我對他的記憶更多地來自手機視頻中的畫面。從內心深處來說, 我也很希望像別人一樣,能夠每天坐在爸爸的肩膀上享受童年的快樂,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我的爸爸這么特殊,不能像別人的爸爸一樣,每天按時回家,每個周末都陪著我一起去喜歡的地方。直到這個暑假,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爸爸工作的地方,一個遠離陸地的小島。
爸爸工作的小島很遠,只有部隊的船才能到,遇到惡劣天氣,可能一個多月都沒有一艘船。我們到達小島的旅途也很辛苦,由于風浪的原因,船在海面上搖晃得厲害,像極了荒島漂流時的場景,讓人在船艙中有種莫名的窒息感。船抵達碼頭時已接近傍晚,遠處的落日把半個腦袋埋進了海平面之下,似乎在露著半個腦袋看我見爸爸時的喜悅。
接下來的幾天,爸爸帶著我體驗島上的生活,島上并不像電視里那般樹木參天,遠處光禿禿的石頭上,依稀可見幾棵羅漢松。爸爸說,島上常年臺風,連大棚里種的蔬菜都很難存活,更不要說島上這些植物,很多植物在發(fā)芽階段就被臺風破壞,能長出來的羅漢松都是經(jīng)歷過無數(shù)風雨的。而這些羅漢松更像島上這些守島的軍人,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扎根海島,守住了清貧寂寞,守住了身后的萬家燈火。
離開海島時,隨著船的遠去,爸爸的身影逐漸變小,而遠處山上的羅漢松卻在我眼前逐漸變大。對我而言,沒有爸爸陪伴庇護的我更像是海島上的羅漢松,缺少了平時的遮風擋雨,會獨自面對更多,但這樣成長的羅漢松卻能更加挺拔,承擔更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