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娜
正如里爾克在1907年致卡爾·馮·德·黑特的書信中所說:“藝術家,天生是生命中許多事物的觀察者,他將會經(jīng)歷生命的一切……在他身上,仿佛生命及其所有可能性貫穿而過?!币粋€詩人何以寫詩?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如何耐心地觀察事物?又如何通過自身獨特的體驗和領悟說出生命中經(jīng)歷的一切及其可能性?本期“青年詩人6 家”中的六位詩人用他們各自的書寫為我們展示了詩人們觀察世界的不同視域以及他們所體認到的生命中的重要片段。這些片段蘊含著詩人們對俗世生活的覺知、對被遮蔽事物的凝視、對精神世界的勘探;他們尋找著自己的聲音,并用不同的聲調塑造著自己的詩歌“溶洞”。
詩人馬澤平的詩歌常常流露出一種自省的精神,這讓他的語調充盈著審慎的克制,也讓他的詩歌不僅僅是停留在對事物外部的描摹,而是試圖深入事物的內里,發(fā)出對生命本質的詰問和思忖。通讀本卷刊發(fā)的馬澤平組詩《寬恕》,會讓人強烈感到詩人“內視”的觸角活躍,無時不刻都在掃描著一個人生命的地圖。《一個人》中,“月亮整夜閃動寒芒,一個人抬頭,擦掉汗珠/他還需要在卡槽和這世界之間補上一枚清晰的牙印”,這牙印是漫長生活的磨礪與痕跡,也是風塵仆仆的塵世中眾多無名者咬牙堅持的存證。那么,一個人該如何面對塵世的喜悲和消磨?“三十多歲了/還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詩人在《寬恕》中這樣感傷道。自己想要的樣子是什么樣的?詩人該如何生活?他怎樣辨識生活的意義?他又在寬恕什么,或者誰能將自己寬???這首詩讓我想起晚年木心曾說,“不知原諒什么,誠覺世事盡可原諒”。也許,只有在寬恕中,世事才會敞開它更加闊大的部分?!霸~語擦傷的部分”(《過楊家峪杏林》)、“一個人獨立和可疑的部分”(《有時候塵世只剩下這一塊灰》),林林總總,生命會總向我們顯現(xiàn)那些時間的裂紋和泡沫,而一個詩人的悲心讓一切變得可以寬恕,這是詩人與自我、與塵世的和解,也是生命寄予一個邁向中年之旅的詩人的啟思,詩人馬澤平正走在這樣的旅途中。就像在《雪中南行》,他寫到了愛爾蘭的作家克萊爾·吉根,小說家在另一個時空的冷峻筆調似乎正在為詩人嶄新的冬天鋪墊著一場鵝毛大雪。
與馬澤平近似 “一個人的孤旅”不同,曹僧的組詩《如何用身體認清了秩序》書寫了許多與“他者”相關的故事。搓繩,一門古老的手藝,也是兩代人的“結繩記事”?!八鼉蓚鹊姆块g /是生活用力想象的兩端,像貓和老鼠的忘情追逐”,幼年的記憶、代代人相傳的血脈、手藝、生活秩序,有什么是雋永的》又有什么將永久地停留在老房子里。另一首《望江》也彌漫著詩人對流逝和恒常的追索,逝者如斯,奶奶家的江流依然汩汩滔滔,“人生代代,也都有這樣的好光映照?”對于詩人而言,時間是世界顯見的隱喻之一,對時間的感知就是對生命、對存在的理解?!斑@未曾說出的,是何時刻已屬于我?”(《海邊圖書館》)生命中眾多的時刻,一些像太陽的強光照射著我們,像磁石一樣將我們牢牢吸住,迫使我們記錄下“此時此刻此生此處”的體驗,就像詩人曹僧在《后來》中寫到“輪蹄碾壓粒粒星石,發(fā)出微光與清響”,這是生命令人目眩神迷的時刻,也是詩人為之嘆慨不已的篇章,它們在詩人內心起伏律動,在“秘密花園”中生長、盤旋?!睹孛芑▓@》一詩則區(qū)別于曹僧帶有敘事性的詩歌,這首詩短小輕盈,充滿奇思妙想的天真。詩人的天真是對世界抱有探索欲和想象力的寫照,這讓我看到詩人曹僧身上還具有充沛的創(chuàng)造力和駕馭更開闊題材的可能。
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對未知的渴望、對記憶的重建、對自我的突破,也來源于“夢的余溫”。馬青虹的組詩《夢的余溫》仿佛一條暮色籠罩的小路,引領我們踏上詩人用記憶勾勒的某個小鎮(zhèn)的背陰處。在那里,“大理是一杯加冰的美式”(《大理暮色》);偶然想起“買菜時擦身而過的顧客”(《夢的余溫》);“哼著腦袋里突然冒芽的旋律”(《出走》)……馬青虹的詩歌擁有諸多日常而溫暖的細節(jié),善于使用相似的意象鏈接不同的場景,能將讀者代入到某一情境之中?!肚锼蓧A》中,詩人以父親曾經(jīng)經(jīng)常使用的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藥物懷念父親過世前與“我們”在一起的生活場景,父親的音容笑貌宛若眼前,樸素真摯。馬青虹在詩中一再寫到“父親還活著”,讓人想起博爾赫斯的《雨》,“我的父親回來了,他沒有死去”,這是對至親至愛之人的追憶,也是人在面對生離死別時,內心最深沉的念想和哀傷。如何面對別離,是生命中重要的一課,一個詩人如何書寫生存和死亡,也是詩歌“嚴重的時刻”。馬青虹的詩質地簡樸、內向,我相信在通往記憶深處的森林一定還有分叉的小徑,在那里,或許還有更旖旎的風景。
那么,一個“投身以火”的人又怎樣“將一些白色紅色綠色的藥丸/一次次投進身體空洞的隧道里”呢?(《投身以火》),詩人黃清水對父親母親的記憶,與那些內心被烘烤著熾烈怒火有關。父親與母親“兩條平行的鐵軌,直行、彎道、分岔”,而他們卻共同將“我”送達目的地?!锻渡硪曰稹愤@首詩寫出了中國式家庭的糾葛與羈絆、不幸與溫情,俗常煙火,縱使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雜音,但父母深夜發(fā)出的呼嚕聲,叫人安心。就像《鄉(xiāng)音》也印證著一個人的來路和歸途。在《外祖母的月》《火燒云》這樣的詩歌中,詩人黃清水再次通過自己的祖輩漫溯生命的綿亙,從外祖母、祖父那里“我”習得了最初的人生滋味和信念?!巴庾婺噶艚o我的月色”“風中裹來的母親的飯香”,在久遠的年代過后,詩人明白了“故鄉(xiāng)是一艘無依無靠,又在海上//日夜漂泊的船,不能返港”《敘述的一種》。我認為詩人這一覺悟將是其寫作的另一個開端,不沉溺于對“故鄉(xiāng)、祖輩、往事”這一母題的反芻,是詩人之舟在大海中準備揚帆遠航的信號,也許大海上驚濤駭浪,也許暗礁和洋流會讓人迷失方向,或者還有塞壬的歌聲若隱若現(xiàn),但詩人必須踏上這樣的征途,才可能抵達屬于自己的伊薩卡島。
詩人邕粒兒已然經(jīng)歷了這樣面對抉擇的彷徨時分,“大風卷地,紛繁的人群/有的順著激流放縱/有些逆流掙扎/我站在十字路口”(《恍惚》),在人潮擁擠中,當人們面對現(xiàn)實的種種選擇,該何去何從?詩人的恍惚是所有人的恍惚,某一時刻的恍惚是所有世代的恍惚。德國詩人海涅曾經(jīng)有一首叫做《每逢我在清晨》的詩,里面有這樣的感人至深的句子:“我跟一些人一樣,在德國感到同樣的痛;/說出那些最劇烈的苦痛,也就說出了我的痛苦?!敝挥袑€人對生命最深切的感懷融入到廣大的人群中,許多抽象的情意才會具有生動的面影;具有普遍性的聲音才會在另一個時空獲得真實的回響。就像詩人邕粒兒在《田園》中寫到“油菜花開得肆意,它們捧出黃金/是對大地的信任”,在詩人這里,四季輪回,油菜花綻放,不僅時序的更迭,也是情感的綿延。當詩人登上雪山,又陷入雪后“更深的空茫里”,我想她在“野行”時、“恍惚”后,一定會堅定地選擇屬于自己的那一條路,也許是佛洛斯特的那條人跡罕至的林中小路,也許是油菜花競相開放的曠野。
詩人陳雨瀟則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海邊生活,“拋出手中的石子向平靜的海”(《一瞥》),神秘莫測的大海,總是讓人欲說還休,“一個人在海邊,接納全部的蕩漾/就接納了所有自我”,蕩漾的是“情緒的暗物質纖維”(《絲狀編織》)還是“短暫的幸福和睡眠,包含這微風與記憶”(《以所不知》)?是生命的“原始代碼”還是“心的秩序”?詩人運用強大的通感,將自己心靈的澎湃投入生命的洪流中,那些“驚奇而永恒的一瞥”、“百萬個閃過的念頭”,都是觸發(fā)詩人詩意的開關,陳雨瀟的詩意象紛繁、情緒噴薄,能讓讀者體會到詩人的生命力猶如大海在不停歇地涌動。在《絲狀編織》中詩人寫到“我將世界向它們傾斜”,這是一個巨大的石塊,投放在一首詩中,可見詩人的雄心和想象之駁雜。她將注意力傾注于她對世界、心靈的“未解之謎”,她樂于孜孜不倦地探索“我的心略大于宇宙”(佩索阿)的奧秘。陳瀟雨的詩歌起筆很高,較多使用大詞和大的框架,也許和她喜歡大海的寬廣有關,期待她能聚集起足夠的明亮,來照耀那些看不見或“被看見的地圖”。
再讓我們回到1896 年3 月,年輕的里爾克在寫給拉絲卡·凡·歐斯特倫的一封信中說,“藝術家只有一種,他們靈魂里盡是當下,自我創(chuàng)造的現(xiàn)代人,他們放眼長空,直視太陽。用渴盼筑起藍橋,通往每顆閃亮的星辰?!鼻嗄暝娙藗冋谟米晕业膭?chuàng)造和渴盼筑起藍橋,我們在本期撿拾起他們看到的幾顆閃亮星辰,并再一次領會詩人在生命中通過詩歌完成自我。如何將自己耐心地完成呢,青年詩人們還有時間來耐心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