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小區(qū)的廣場上被一個4歲的孩子教育了。
說來很偶然,我坐在小區(qū)廣場的長椅上慵懶地曬著太陽,有兩個媽媽帶著她們各自的孩子玩。從她們的相互介紹中,我知道那兩個孩子一個4歲,一個5歲。兩個孩子剛開始玩得非常友好、和諧,可當他們同時想玩一個玩具時,友好就不見了。
兩人先是爭搶,4歲的孩子勁兒還挺大,5歲的孩子見爭不過,生氣了,狠狠地打了4歲的孩子一巴掌。
4歲的孩子“哇”地哭出聲來,5歲的孩子站在那里一動不動,他好像知道自己闖禍了。
這時,兩個媽媽走了過來。
5歲的孩子的媽媽先是教育兒子,給孩子講道理,然后對4歲的孩子說:“如果他再打你,你就打他,不要讓他?!?/p>
4歲的孩子一邊抹眼淚,一邊說:“不!我不打!”5歲的孩子的媽媽問:“他打你,為啥你不還手打他?”4歲的孩子說:“疼,我打他,他會疼?!蔽冶缓⒆舆@句話震驚了,兩個媽媽應該也很震驚。
一個4歲的孩子,剛剛挨過打,他卻不想還手,不想報復,因為他知道挨打的人會疼。
自己受了傷害,所以知道傷害會帶給人痛苦,從而懂得憐憫,拒絕傷害別人,這是何等的善良?這樣的善良來自一個4歲的孩子,讓多少懂得無數為人處世大道理的成年人汗顏?。?/p>
(摘自《演講與口才》 京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