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歡歡 祝明月
“孫子遇上了天使”
“我每天7點半出門,8點半到公司,下午6點半下班?!?/p>
公司的上班時間是9時,而阿森每天到公司剛好8時30分。他習以為常地拿起掃帚,開始打掃倉庫。原來,從阿森上學起,奶奶徐平就讓他養(yǎng)成習慣:每天早點到學校幫忙掃地清潔,能多做就多做一點。
阿森就職的是廣州一家品牌服飾公司,他被分配在倉管部工作,每天的工作內容是把出廠的服裝拆袋、質檢,然后貼產(chǎn)品標和碼標,再裝進塑料袋。剛開始,同事們“放心”地把剪刀交到阿森手上讓他剪線頭,但他當時還沒有理解“線頭”是何物,結果把縫線也剪掉了,讓一批褲子成了殘次品。但公司對此非常包容,阿森的奶奶提出賠償也被謝絕了。那次小意外也讓倉庫主管調整了教學進度。
“到現(xiàn)在我還覺得像做夢一樣,我沒想到他能上班,并且還表現(xiàn)得挺好。”徐平說,“這個社會還是好人多,我孫子遇上了天使?!卑⑸睦习迥饶雀嬖V記者,她聽說徐奶奶年過七旬仍在照顧孤獨癥孫子的故事后深受感動,2021年阿森從中職畢業(yè)后,就直接招他到公司來上班。她表示,孤獨癥患者融入社會不容易,她希望全社會對孤獨癥患者多一些理解,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寬松的就業(yè)環(huán)境。
融入社會完全有可能
阿森兩歲時被確診為孤獨癥,6歲時父母離婚,媽媽離開了他,爸爸忙于工作,從那時起,奶奶承擔起照顧阿森的重任。
很多人曾建議讓阿森讀完中職后繼續(xù)讀大學,但徐平放棄了這個想法。在她看來,孫子需要的不是多高的學歷,而是學會在這個社會生存下來。相比之下,“社會大學”更適合阿森。對阿森來說,因為孤獨癥而形成的“刻板”行為反而成了他工作中的“優(yōu)勢”。在常人看來,服裝質檢和包裝工作枯燥無聊,但阿森完成得特別認真,尤其在熟練操作后,工作速度也快了起來。
徐平坦言,在她看來,很多事情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她想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更多孤獨癥孩子的家長,孩子融入社會是完全有可能的。
(摘自《廣州日報》 肖歡歡 祝明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