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強
讀完朱俊的詩集《花間河山》,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腦海里總是回想著他那素樸、真摯的詩句,以及詩句背后折射而出的一顆璀璨、晶瑩的詩心。他的詩歌輕靈、柔然,內在的清韻在表情達意上會讓人讀到清麗的美感。詩人工作、生活在湖北恩施州的宣恩縣,一個山清水秀以旅游為支柱產業(yè)的縣城,青山綠水的環(huán)境給了詩人以唯美的啟示。同時,安寧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又可以讓他避開都市的喧囂,在寂靜的山水間尋找可以安放的詩心,達成人生孤獨的思考。朱俊以深刻的生命體驗入詩,寫出生命的內涵和人生那一瞬間的悸動與震顫,他的詩心始終是安寧的,不為任何浮華的表象所動。他熱愛著俗世的生活,同時,又能夠及時從俗世生活中抽離出來,以一個詩人的視角,解構俗世生活中那些感人、動人的細節(jié),完善日常里的詩意,超脫俗世的庸常。在朱俊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安心與詩歌創(chuàng)作,與詩意相伴的年輕詩心,是如何以飽滿的激情在現(xiàn)實主義的舞臺上哼唱著浪漫主義歌謠。
詩集以四個章節(jié)串聯(lián),分別是第一章“景起花間”,第二章“一頁河山”,第三章“詩間故人”,第四章“月落五更”。大都是短制,有凝思、遐想、修辭、比喻,有激動人心的時刻,有安于現(xiàn)實的隱喻,有訴諸筆端的抒情,有質樸鮮活的想象。詩情以“宣恩”為原點,書寫故鄉(xiāng)的一景一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雖然是寫故鄉(xiāng),但朱俊筆下的故鄉(xiāng),有別于鄉(xiāng)愁的苦悶和虛偽的抒情,同時又告別了傳統(tǒng)鄉(xiāng)土詩陳舊、俗套的寫法。他在《花間河山》中對故鄉(xiāng)的吟詠和書寫,在我看來,更像是一種在場的、高于現(xiàn)實的、源自生活深處鮮活力量的客觀呈現(xiàn)。詩人將自己的詩心,與現(xiàn)實生活里的人物、景物、事物,緊緊相連,將情緒、情感,積極融入生活之中。將詩歌的基調定格在輕盈、輕靈、輕柔的精神層面??肯胂罅映?,不論是歌唱愛情、回望友情、凝視親情,他總能在特殊言說的比喻里,完成“詩性言說”的可能。
比如,他寫 《北緯三十度上的城市》:“躺在云貴高原的手掌里/山水都是詩歌的模樣/吊腳樓和月亮,人們和太陽/白鷺穿過云朵的上方,用羽毛寫作”,詩題自然是寫“宣恩”,但在詩歌中,詩人摒棄了主題先行的寫法,從一個個側面來勾勒這座城市的美感。躺在高原的手掌心是動感的,有用羽毛寫作的白鷺是詩意的,山水都有夢境,城市的風骨是千古的文章,乃至“尋高處登臨,河山俱在花間”,北緯三十度上的城市,是詩人的靈魂所系。詩人在詩歌中升華了主題,升華了情感,將想象力和言說的層次嵌入詩中,有了明朗與清新的感覺。類似的寫法在《夜上墨達樓》一詩中也有技巧的運用:“走兩步,撿起一片月光/廊間滿是詩意,卻沒有下筆的地方/牌坊上鐫刻著河山/收藏了秋天最后一縷霞光”,單純明凈的畫面,清新的意象疊加透明的色彩,抒情的氣息是淡淡的,但是內在的情感卻是厚重的。誰人不愛自己的家鄉(xiāng),誰人又不愛自己腳下的土地? 但把這份沉甸甸的愛表達出來,就需要讓詞語靈活起來,傳達自己的深情厚誼,這樣表達順暢才能激起共鳴,才能在時光的漫溢中,找到和鳴的聲音,完成詩性韻味的寫意。
朱俊善于把自己的心靈和情感融入到情境之中,化解內心的緊張感和敏感性,讓語言不斷呈現(xiàn)陌生化或者新鮮化的表達,抽離無謂的干擾,形成獨特的畫面,在時代精神和個性表達之間,尋找到一種平衡。讀《花間河山》里的詩,思想和詩意都是有所暗指的,單純從字面上你只能覓到清新的氣息,而要想讀到更多詩人內心真誠的闡述,就需要在字里行間找到那些暗設的密碼。當然,純粹而又樸素的詩句里,這種尋找,本身就是一種樂趣,一種閱讀上的樂趣。我與詩人有過一面之緣,詩人生活的城市我也曾游歷過,故而對他筆下所寫的詩境以及內心涌動的詩情都不陌生。詩人在寫詩時是自信而自省的,且能極力控制自己的情感,而不至于讓詩句呈現(xiàn)碎片化、散文化的抒情。朱俊在寫詩時,力求追求詩歌的韻律感和人性真實的感受,同時在探索詩意上,不斷嘗試變換著表達技巧而避免陷入自我重復的境地。不論是在觀音堂前看春燕銜泥或者在清水塘與一群魚相逢,抑或在伍家臺沖泡春天、和貢水河邊的白鷺對話,甚或提著春光回家、南風里閱讀村莊,他都把語言明快、意象精煉、構思精巧作為寫詩的目標,讓真誠的思考上升到理性思維的層面。寫出自己的特點,寫出對美好生活的詩意闡釋。
同時,詩人還是一個內心細膩且敏感之人,像 《老街口賣麻辣燙的嫂子》《貢水河邊開出租的師傅》《用石磨子推歲月的舅媽》等詩,所寫的對象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或者常見的生活場景,但是這些司空見慣的事物在詩人的內心投射出不一樣的感悟,就會生成別樣的詩意風景。那一份來自靈魂的顫動,那一份來自內心的激蕩,在詩言情、詩言志的明喻里,完成了對人性之美的呵護與觀照。他在寫這些普通人時,是俯身凝視的,帶有著愛的關懷,表達出了我們忽略的人間冷暖,同時又把生活之美的側面展示出來,有現(xiàn)場感,有生活氣息,有生命律動的溫情??吹贸鰜?,詩人在寫詩時,內心是自由的,精神是向上的,與現(xiàn)實生活保持著共振,同時不忘在日常尋找令人難忘的光芒。
寫詩就是完成內心深處對美學的追求。通讀詩集《花間河山》,在其詩歌明晰的質地中尋找美感體驗,猶如打開一扇個人經驗的詩學之門。驚異于詩人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詩意處理,一個場景,一個事件,一個人物乃至一個傍晚,在詩性空間里,都有其躍動的風景。詩人站在墨達樓下的行吟與獨白,站在文瀾橋上的凝思與感懷,一次次修正語言世界里的孤寂和空靈。詩人尋找著野椒園、彭家寨、貢水、柚子園、鐵匠鋪……這些獨屬于“宣恩”的意象,搭建成靈感的骨架,建構自己的詩學小屋,然后從這些獨特的意象出發(fā),撿拾有鮮活生命力的語言,完成創(chuàng)作,像:“野櫻桃花,在晚霞里/站成了春天的樣子/和我一樣,氣定神閑/迎接每一個回家的天涯客”(《貢水三橋的野櫻桃花》),以及“夜晚的天空很藍/和校園里面的藍色裙子一樣讓人沉靜/流星像一群離開校園的孩子/往山坳上奔跑”(《第一次在酉水河邊喝酒》),字里行間噴射出清新的氣息,迎面而來的是生活新鮮的場景,是有著生命力的情感表現(xiàn)。這些閃亮的詩句,隱約而開闊,有獨白,有情懷,且有精神的叩問。能夠寫出這樣的詩,一方面說明詩人觀察細致入微,另一方面詩人始終以一顆赤誠的詩心來捕捉生活中的感人瞬間。
在詩集的第四章,詩人寫到了“宣恩”的民俗和風物,我每一首都讀了五遍以上。這種以地方特色入詩的形式,往往具有神秘性和哲理的思辨,朱俊在處理這些題材時,往往以沉靜的心情來承載透明的事物,展現(xiàn)博大和細小的情節(jié)碰撞。追求事與物天人合一的理念,且由于群山環(huán)繞而生發(fā)出的神性特點,詩人以靈動的語言壓住抽象和具象的事物,完成了歌唱與歌吟。而像《雪中的采蓮船》一詩,以“三叔舞采蓮船”為引子,導出民俗的傳承和平凡人物的特殊經歷,不僅僅貼近靈魂的敘述,還有著對親情回望時的情感折射。
朱俊的詩歌不設置閱讀難度,在表達自己獨特聲音的同時喜歡留下詩性的留白,讓讀者讀完詩后有其回味的空間。讀完詩集《花間河山》,我的內心生發(fā)出一種熱戀之情,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故鄉(xiāng)。甚至心靈會不由自主地跟隨著詩人的腳步走向自然,貼近山與水的腹地,感受生命的蓬勃。俯向低處,看似是一種寫作的姿態(tài),實際上是一種靈魂向下的審視,是對自身寫作經驗的梳理,是對凡俗解脫之道的一種尋覓。當生活經驗與個人經驗相重疊,當山水詩情與個人詩心相碰撞,朱俊的寫詩體驗似乎在向我們訴說,那就是以輕柔的獨白尋找回聲,以真情的表達完善詩風的凝重與優(yōu)雅。化繁為簡,獨創(chuàng)的詩意闡釋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里完成經驗的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