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公四歲而孤①,家貧無資②。太夫人③以④荻⑤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⑥士人家⑦借而讀之,或因⑧而抄錄。抄錄未畢,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⑨。自幼所作詩賦文字⑩,下筆已如成人。
(選自《歐陽公事跡》)
①孤:幼年喪父。
②資:財物,錢財。
③太夫人:指歐陽修的母親。
④以:用。
⑤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狀像蘆葦。
⑥閭(lǘ)里:街坊,鄉(xiāng)里。
⑦士人家:讀書人家。
⑧因:借……機會。
⑨惟讀書是務:只致力于讀書。務,致力,從事。
⑩文字:文章。
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他的母親用荻稈在沙地上寫畫,教他寫字,還教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讓他學習寫詩。到他年齡大些了,家里沒有書可讀,他就到鄉(xiāng)里的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會借此機會抄錄下來。還未抄完,他就已經(jīng)能背誦這本書了,就這樣,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讀書。他從小所寫的詩賦文章,就像大人寫的一樣。
說一說,就本文而言,歐陽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是什么?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后人將其與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
修已知道你,你還不知羞
歐陽修是宋朝的大詩人,有很多人去拜訪他,請他指點詩文。有個年輕的紈绔子弟不服氣,要去找歐陽修比試。路上,這個年輕人碰見一個中年人。年輕人問:“老兄,你也是去找歐陽修的嗎?”中年人點點頭說:“是呀!”于是倆人一路同行。
年輕人把自己去找歐陽修的事向中年人說了一遍。中年人說:“看來你很有學問,作一首詩如何?”年輕人看見前邊有一棵枯樹,就隨口吟道:“前邊一枯樹,分成兩個杈?!敝心耆私酉氯フf:“春至苔為葉,冬來雪作花。”年輕人一聽樂了:“行啊,老兄。有了你,我就更不怕歐陽修了?!?/p>
二人走著走著,看見一群鵝跳到河里。年輕人又來勁兒了:“對面一群鵝,撲通跳下河?!敝心耆擞纸恿讼氯ィ骸懊【G波動,頸曲作清歌。”年輕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中年人一番,說:“想不到你還真有兩下子。走,上船。過了河,就離歐陽修家不遠了?!?/p>
他們上了船,年輕人還在賣弄:“你我一只舟,去找歐陽修?!敝心耆宋⑽⒁恍?,又接了兩句:“修已知道你,你還不知修(羞)?!?/p>